一次拆解 私募基金的甜蜜陷阱

從黃金礦砂到加密貨幣挖礦⋯狂吸千億資金


公開市場波動太大,上市櫃公司和頂端富豪紛紛將資產轉向私募基金,年化報酬率二○%起跳;但也有不少人受害,他們是被什麼話術迷惑了?

文/洪綾襄

近兩年,不少上市櫃公司如國巨、鴻海、富邦金、國泰金、南紡、元太屢屢公告取得或處分海內外私募股權基金,處分利益動輒千萬元台幣,甚至上億美元,獲利相當可觀,顯示曾在台灣沉寂一時的私募基金又熱絡起來。不僅法人客戶借私募基金槓桿資本影響力,高端客層也把私募基金當作另類投資配置。

根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的統計,二○年台灣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總額三十七億美元(約一○九九億元台幣),創歷史新高,隨著高資產客群對另類投資愈來愈有興趣,二一年和今年可望再刷新紀錄。

私募投資向來不會透過零售通路推薦給一般客戶,資訊也相對不透明;一次交易至少十萬美元起跳,一般人根本玩不起,但一經接觸,就會發現項目五花八門,從投資太陽能電廠、加密貨幣挖礦、外匯高頻交易、音樂版權資料庫、連鎖餐飲門市都有,宣稱的年化報酬率(IRR)至少二○%起跳,令不少投資人躍躍欲試。


▲過去在中港熱門的私募商品,最近在台灣富人圈流行起來。攝影組

穩定配息? 可能賠上本金

近來就有資產管理公司或家族辦公室,透過人際網絡,銷售代理海外私募基金。只是賺大錢的有,反例也不少。曾在香港金融業工作、現在台灣從事高端理財顧問的高先生(化名),就正為自己的案子頭痛不已。

幾年前他投資了一檔私募基金,主要是放款給香港上市櫃公司做「表外融資」,也就是不會顯示在正式資產負債表上的融資放款,台灣其實也有民間融資業者提供中小企業取得墊款融資,利率很高,但倒帳風險也不小。

他回憶, 當時DM上載明該商品屬於「穩健收息」,年化報酬率約一○.五%,由香港持牌的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募集與管理,保管銀行為香港銀行,也有信託業者監理,只是基金公司註冊在塞席爾,看似很完美。他想,雖然非正式管道的融資,但只要基金公司確保授信方抵押的股票足額,徵信業者嚴選放款對象,就算股價有波動,債權應該也都能保全,所以他就透過台灣總代理投資了五萬美元。

超高報酬? 伴隨極大風險

沒想到近兩年香港金融環境劇烈變化,不少公司股價暴跌,基金開始不能正常配息。高先生向基金公司要求提前贖回,卻得到:「現在香港各行各業都辛苦,我們不應該在此時雨天收傘、抽人銀根」的說法;而且為了配息,基金公司也把作為抵押權的股權都賣掉了,現在不僅一年沒配息,連本金也拿不回來,他和一群台灣投資人正準備要對該基金公司提起跨國訴訟。

此時他也才驚覺,坊間不少海外私募基金,其實只是包裝精美的二胎房貸或外匯保證金融資墊款業務,根本不是多麼高大上的理財商品。他也以為自己投資經驗已經夠豐富了,沒想到還是會遇到基金公司耍無賴不還錢、信託公司也躺平不作為的狼狽狀況。
高先生感慨,雖然很不想承認自己被詐騙了,但也難怪私募基金的玩家通常是法人、家族辦公室、或是淨資產一百萬美元以上的專業投資人,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身邊也有會計師、律師幫忙把關爭訟;身家不夠厚實的人,還是乖乖選擇台灣這些安全的保本商品,或者做點小生意還是比較實際。

協助不少中南部企業經營IR(投資人關係)的瑪亞投資創辦人蔡鴻德分析,投資是很專業又在地的事業,不少人有國外投資銀行經驗,現在也想回台灣經營私募基金,但不一定接得了地氣,如果項目又是新興產業,風險可能比台股還高。

「報酬率其實是一種選擇,」蔡鴻德指出,報酬率決定了你的風險屬性與投資商品,但是很多投資人自己也看不清楚,以為報酬率愈高愈好,加上私募本身不夠透明,台灣人在私募投資上的經驗值也不高,因此還是提醒投資人不要一味追求高報酬,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配置,賺取適合的報酬,才是長治久安的資產配置之道。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2/6月 第662期

本文摘錄自‎

一次拆解 私募基金的甜蜜陷阱

《財訊》

2022/6月 第6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