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衝刺晶片產業會是「代價高昂的失望」嗎?

中國衝刺晶片產業、打造「世界科技強國」, 會是「代價高昂的失望」嗎?


◎閻紀宇


▲美中科技戰,中國阿里巴巴推出5 奈米製程的「倚天710」伺服器晶片。(美聯社)

今年3 月,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矢言要將中國建設為「世界科技強國」,不再高度倚賴其他國家的技術、元件與設備。為此,全球最大電商「阿里巴巴」義不容辭,跨入一個自身並不熟悉、成本與風險居不下的領域:處理器晶片(芯片)設計。今年10 月,阿里巴巴推出5 奈米製程設計的「倚天710」伺服器晶片。

「倚天710」將用於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伺服器「盤久」,推動「阿里雲」 服務發展。不僅阿里巴巴摸著石頭過河, 做社群平台與遊戲的騰訊、做手機的小米也響應黨國號召,斥資數十億元投入晶片產業。騰訊11 月大動作公佈3 款晶片「紫霄」、「滄海」與「玄靈」的研發進度,未來將分別用於AI、視訊、高性能網路。小米的「澎湃」晶片則用於自家手機。

一個代價高昂、注定失望的夢想?

但是《美聯社》指出,北京當局追逐的目標可能是一個代價高昂、注定失望的夢想。儘管中國官方與民間都不惜血本,但是打造晶片製造產業鏈是一項極為艱鉅的工程,不藉助外國(美國、日本、台灣、歐洲)的先進技術、元件與設備更是不可能的任務;今日除了中國,也沒有任何國家做這種嘗試。

歷經中興通訊事件、華為事件之後,中國想要「一空依傍」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 )合夥人漢伯理(Peter Hanbury )指出:「很難想像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重新建立一切,而且擁有最先進科技。」阿里巴巴在推出「倚天710」的同時也強調會與英特爾(Intel )、輝達(NVIDIA )、超微半導體(AMD )、安謀(ARM )等業者繼續合作。

中國是全世界的3C 工廠,一年進口晶片3000 億美元,金額甚至超過原油, 近年新冠疫情讓晶片供應鏈大亂,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在鬧晶片荒,中國當然也不例外。華為等中國業者能夠設計出尖端的邏輯晶片,不輸英特爾、安謀、三星與高通(Qualcomm );然而談到製造,中芯國際(SMIC )落後台積電(TSMC )至少10 年。

「台積電一馬當先,中國業者遙遙落後」

貝恩的漢伯理對《美聯社》表示: 「台積電一馬當先,中國業者遙遙落後。」就以阿里巴巴的「倚天710」為例,它的基本架構仍是來自安謀;中國鼓勵業者愛用國貨,但它要求的5 奈米製程,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中國業者做得到。

先進晶片製程約有1500 個步驟,關鍵技術與知識掌握在美國、歐洲與日本幾家公司手中。例如美國加州的科磊 (KLA Corporation )控管製程,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TEL )專攻半導體成膜與蝕刻。許多相關技術與設備被各國政府列為軍民兩用(dual use ),因此管制出口,對中國晶片製造業形成嚴重阻礙。


▲美中科技戰,中國力拚晶片產業。(美聯社)

中國業者採購先進製造設備越來越困難

最新的阻礙來自微影技術(photolithography )。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 )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製造商,中芯國際今年3 月與艾司摩爾簽約12 億美元採購深紫外光(DUV ) 微影設備,卻遲遲未獲荷蘭政府批准, 取得極紫外光(EUV )設備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想要拉近與台積電的落差也越來越不可能。
此外據《彭博社》報導,拜登(Joe Biden )政府正在考慮對中芯國際祭出新的制裁,更為嚴格限制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 ) 科磊、科林研發公司(Lam Research Corp. ) 對中芯國際供貨,可能作法是將管制出口項目從「專門用於」(uniquely required )製造先進晶片的設備擴大為「可以用於」(capable for use )。


▲美中科技戰,中國紫光集團設計的晶片。(美聯社)

美中「科技脫鉤」趨勢日益明顯

中芯國際在去年12 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出口的「實體清單」 (Entity List )。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 )日前表示,美國將與盟邦政府⸺尤其是亞洲盟邦⸺協調,對中國採取一致性的出口管制政策。有學者指出,拜登政府的中國貿易政策在許多地方延續川普(Donald Trump ) 政府,美中之間「科技脫鉤」(tech decoupling )趨勢日益明顯。

此一趨勢也令許多分析家憂心,認為有可能拖累全球科技創新、破壞貿易秩序。未來全球市場可能會涇渭分明,區分為不相容的標準與產品,從電腦元件、汽車零件、手機作業系統到網際網路協定,都必須針對歐美市場或中國市場量身打造,這對人類整體發展前景而言恐怕不是好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 )今年9 月發出警告:「華府與北京必須避免讓世界陷入分裂。」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818期

本文摘錄自‎

中國衝刺晶片產業會是「代價高昂的失望」嗎?

新新聞

2022/第18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