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月增四成 離採購承諾仍遠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讓人懷疑中國是否能實現中美貿易協議中的巨額進口數字。專家表示:「儘管中國難以達成不切實際的採購目標,但這場疫情為川普政府提供一個維持協議的藉口。」

◎Josh Zumbrun


▲中國已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量,但仍難以滿足中美貿易協議要求。

在新冠疫情限制全球貿易之下,中國重新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對美國農戶和其他出口商而言是少有的亮點。

四月,中美雙邊貿易額增至三九七億美元(約一.一八兆新台幣),較三月增長近四三%,再度超越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的貿易額。美國與中國一月簽署一項貿易協議,中國同意大幅增加對美國農產品和其他商品進口。

川普無法誇口貿易協議成功

中美貿易額仍遠低於二○一八年十月的六一四億美元最高紀錄,而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令人懷疑,中國是否能夠實現協議中明確的巨額進口目標。但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測,中國是今年唯一可能實現正成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會長艾倫(Craig Allen)說:「中國可能會在二○年至二一年成為全球GDP成長最大引擎。」他說:「我們當然希望美國公司受益。」

儘管貿易額成長,但中國迄今可能還沒法滿足中美貿易協議的要求。該協議要求兩年內中國對美國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額,需在一七年基礎上增加兩千億美元。

艾倫認為,不應僅以購買規模來評判協議執行情況,長遠來看,中國放鬆監管措施的承諾對美國公司意義更大。艾倫說:「在知識產權、農業和金融服務領域,監管已發生非常重大的變化。」中國在保護外國公司知識產權的承諾上會走多遠還有待觀察,長期以來美國公司一直不滿,稱中國競爭對手竊取商業機密而未受懲罰。不過至少從農產品指標來看,中國加大了採購規模。

之前中國減少採購美國農產品以反制關稅戰,美國農民損失最為慘重。近幾個月來,中國對玉米、小麥和大豆等作物的採購量增加,超過了貿易戰前水準,中國已成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買家。

肯定的是,即使對中關係的改善帶來經濟利益,激進的兩年採購目標若無法實現,巨大缺口可能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帶來更大困境。中美兩國在貿易之外的緊張關係正在加劇,包括中國削減香港自治權,及美國批評中國最初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等議題。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稱:「新冠疫情已令中國在政治上變得有毒。」他還稱:「即使美國的出口量比任何人預期的更高更快,再也不能為川普提供他在政治上想要的東西,他沒辦法聲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是對中關係的成功。」

中國能源採購量僅達承諾的三%

美國政界對中國是否實現目標的討論日漸高漲。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六月十一日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如果中國沒有遵守目標,「我們必須致力追究責任。」不過,中美兩國都已在公開場合表示試圖維持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五月罕見聲明稱,雖面臨全球公衛危機,中美官員都期待及時履行第一階段協議。

即便全球經濟強勁,中美也需要許多不同項目的貿易額空前增長才能實現目標。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說:「我一直懷疑這些目標能否實現,在新冠大流行破壞全球經濟之前就是如此。」

據鮑恩計算,要實現二○年採購目標,中國今年需購買一七二○億美元美國商品。相關部門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中國至少需購買約五八○億美元美國商品,才有望實現目標。據鮑恩估算,目前中國只買了二六○億美元美國商品,還不到二○年採購目標的一半。但中國已購買美國部分出口農作物一半以上。如果一個國家進口另一國某種商品占比逾六○%,根本無法再將占比提高一倍。

對其他商品而言,金融市場重挫帶來嚴峻挑戰。中國迄今對美國能源的採購量僅達所承諾的約三%。二○年迄今全球能源價格暴跌讓目標更遙遠,經濟需求放緩,代表即使是中國,今年對能源的需求也會不如預期。中美一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原油每桶約六十五美元,到了四月已跌破每桶二十美元(部分甚至跌為負值)。若以每桶二十美元計算,中國將必須購買三倍以上石油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採購額。

服務貿易被疫情鎖國措施阻斷

中國在協議裡還同意促進服務貿易,但因為旅行限制,該目標可能無法實現了。美國對中國服務逾一半出口都是透過旅遊業和高等教育,限制措施直接阻擋了此類服務。

同時貿易協議的監管條款為美國的銀行、信用卡和保險公司等在中國鋪平道路,為美國金融服務業帶來數年最好的增長機會之一,即便服務貿易目標不能實現,這也是企業取得勝利的實例。鮑恩表示:「可以說,儘管中國難以達成不切實際的採購目標,但這場疫情為川普政府提供一個維持協議的藉口。」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737期

本文摘錄自‎

中美貿易月增四成 離採購承諾仍遠

新新聞

2020/第17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