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高標準自律 才能避免「禁足」窒息經濟

防疫行動 抑制社區傳播 總統為何不發緊急命令?

全球逾十億人因新冠肺炎疫情被「禁足」,台灣雖然仍在可控範圍內,但專家呼籲,要避免政府被迫祭出「剛性規定」,民眾現在就應拉高自律規格。

撰文‧楊竣傑、鄭閔聲


歐美各國因為疫情爆發,紛紛下達禁足令,以往摩肩接踵的紐約市街道空蕩蕩,儼然成為空城。

「境外移入個案暴增,為因應緊急情況,非本國籍人一律限制入境,必要時才放行,三月十九日零時起實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三月十八日面色凝重地宣示「限制國境」。

這一刻起,攸關台灣醫療體系與社會運作是否可正常運作的關鍵,才剛鳴槍開戰!

自三月十五日起,台灣十天內激增一五三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案例,占台灣二一六例個案(截至三月二十四日)的七成,來源包含歐洲、美國、中東,反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歐美等國無一倖免。

統計至二十四日止,已有三十五個國家、近十七億人受「禁足令」影響,除必要活動都得待在家中。以往人聲鼎沸、五光十色的大都市都成為空城,儼然進入「禁足時代」。

歐美疫情壓不住 台灣還不到該剛性管制的時候

美國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已超過七千人確診,被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為「重災區」,州政府下令非必要事業,如電力、醫療以外的從業勞工須待在家中,不得上班;人口密集的「大蘋果」紐約市,更為防止病毒傳播,三月十七日起關閉夜店、電影院。若加上加州、伊利諾與康乃狄克等州,平均計算下來,整個美國,每三人就有一個人被「禁足」。

跨越大西洋,已逾六千人死亡的義大利,醫療系統幾乎潰敗,封國後除超市、藥局外,所有商店關閉,各式生產活動全數暫停;英國二十三日起宣布全國三周居家防疫,只許出門買生活必需品,飯店、遊樂場關閉,禁止兩人以上聚會。奧地利、荷蘭、西班牙也實施嚴格「境內封鎖」。

歐美各國如此嚴厲,是因爆發社區流行,「圍堵」與「減災」都無效,只好採強而有力、嚴格社交距離的「抑制」手段(Suppression Strategy),減少人對人傳染機會。

台灣會走到「境內封鎖」這一步嗎?陳時中強調,自三月十八日起,雖有十例本土案例,其中三例感染源不明,但台灣還不到該恐慌的地步,「國外的病例都是台灣幾十倍的病例密集度,才會做剛性管制,當台灣出現大量社區傳播、多重性社區群聚,才可能採取相關措施。」
至於近來各界討論政府是否應宣布「緊急狀態」以擴大防疫戰的彈性空間,疾管署前署長、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表示,「歐美各國都進入緊急狀態,台灣發布『緊急命令』才能替法規解套、提前備戰。」他強調,若本土案例增加,國安高層應評估剛性管制下的風險與損失,從「防疫角度」,總統蔡英文應發布「緊急命令」,要求國人在家兩周不外出、關閉公共場所,才能在最嚴峻的兩周,有效抗戰。

蘇益仁提到的「緊急命令」,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至今,曾有四次發布緊急命令,分別是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一九七八年中美斷交(隔年一月補充上月發布的緊急命令)、一九八八年前總統蔣經國逝世,與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

業鑫法律事務所所長陳業鑫表示,九二一地震後,時任總統李登輝於九月二十五日發布緊急命令,跳過《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政府採購法》,彈性採購救災物資、調派人力。「台灣超前部署的能量一直在流失,總統應盡快發布緊急命令,不能再晚了。」陳業鑫憂心地說。

但即使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呼籲此事,總統蔡英文十九日發表談話時仍強調,目前法律與政策工具足以因應現階段疫情,未來情勢變化造成更大衝擊,再視需求快速立法或發布緊急命令。
忍耐、臉皮厚一點 民主制度下的自律自救

至於蔡英文政府至今不願「剛性管制」,恐是擔憂社會百業蕭條下,若再嚴格管制人流,對日常經濟活動按下暫停鍵,勢將重創經濟。

管制不嚴,擔心國內疫情潰堤;管制嚴謹,又怕國內經濟窒息……,兩相權衡下,不少專家呼籲,民眾應該「在目前的彈性空間中,採取高標準的自我管理」,才能讓台灣社會避免走入剛性管制的階段,面臨「禁足令」的社會衝擊。

舉例來說,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雖然認同指揮中心說法,認為歐美國家是因為疫情壓不下來,才須全面關閉餐廳、百貨;然而他也認為,即使台灣目前的「公眾集會」指引雖僅要求「千人以上」活動須風險評估,但他評估「五十人以上活動」就應全面暫停,「病毒傳播力強,大家要忍耐啦!」

此外也有專家呼籲,當境外移入成為防疫壓力,民眾在參加各種聚會或單獨與友人見面時,何妨臉皮厚一點,禮貌性地詢問旅遊史與接觸史,才不會產生「防疫破口」;又或者更進一步,讓「聚會前主動告知自己的旅遊史與接觸史」,成為防疫期間一種合情合理的公民素養。

此外,必須「自主管理」者,也可思考是否提升至「居家檢疫」等級,盡可能在家不外出,不搭乘大眾運輸或參加娛樂、聚餐等活動;外出時戴口罩,嚴格與他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

事實上,疫情同樣快速惡化、但至今尚未實施「境內封鎖」的德國,雖規定公共場合聚集最多僅限兩人,而且距離他人一.五公尺以上,但負責官員日前對外指出,若實施宵禁之類的舉措,會對德國經濟造成相當程度的負擔,政府仍希望避免走到這個階段,「如果民眾仍然如常聚集,我們或許別無選擇。」

就在德國政府密切觀察民眾活動的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也發表談話:「我們屬於一個民主制度,我們生活的基石不是強迫,而是共有的知識和共同努力。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任務,這個任務只有我們一起才能完成。」

要避免「強迫」限制的不便,前提,是民眾的共同努力。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14期

本文摘錄自‎

全民高標準自律 才能避免「禁足」窒息經濟

今周刊

2020/第1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