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風雲 晶圓戰無法複製的奇蹟

各國搶著要建廠 英特爾也跨足代工


全球大鬧晶片荒,美日及歐盟紛紛要求製造導回國內,但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讓它不只成為護國神山,也是世界之霸。

席佳琳(Kathrin Hille)


▲台積電在南台灣的新工廠占地4萬8千坪,預計明年量產,而且使用的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 5 奈米製程。

李大森小時候經常走在甘蔗田間去上學,四十年後,這個南台灣落後的農村出現建設熱潮,因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在此建廠。 「去年相鄰農地價格翻了三倍,交易量是十年來最高。 」李大森是二十一世紀房地產公司台南善化店店長,他正目睹台積電工程師搶購新建住房的熱潮。

但台積電新廠的影響範圍遠不止於南台灣,在半導體世界中,這裡是宇宙的中心。新廠預定明年量產,使用的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五奈米製程,可讓晶片上的電晶體更小、耗能更少、速度更快。新工廠占地四萬八千坪,規模之大呼應了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製造上呼風喚雨的地位。

夾縫求生 霸主地位漸穩固

台積電通常很低調,但在全球晶片短缺迫使日本、歐美的汽車生產放緩甚至暫停之際,以及在許多國家的政要疾呼將製造導回國內的背景下,台積電在全球晶圓生產的霸主地位逐漸受到世人注意。

由於中國攻台威脅始終都在,台灣長期是華盛頓與北京在東亞軍事對抗的核心,台灣捲入兩強之間的科技競爭更是難以避免。中國企業想與台積電分庭抗禮一直未能成功,而美國英特爾也不得不把部分處理器生產外包給台積電。美國國防部一直敦促政府擴大投資先進晶圓製造,減少美國軍備對外國廠商的依賴。

雖然許多政府希望能夠模仿台積電,但它們也發現要複製台積電成功的成本令人卻步,台積電的客戶也開始意識到它們打交道的不是一個傳統的供應商。供應鏈諮詢公司 Seraph 創始人兼執行長康若伊(Ambrose Conroy)說:「汽車大廠曾自信它們是世界巨頭,但此刻半導體製造商才是巨人,汽車採購團隊是螞蟻。 」

台積電生產的半導體用來賣給蘋果、AMD(超微半導體)和高通等品牌,它控制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客製化晶片市場。而且,隨著每一個新製程技術的發展,台積電主導地位愈發穩固;雖然台積電在二十八至六十五奈米(大多用於汽車晶片)的收入占營收的四○到六五%,但在最先進製程的市場,市占率近九○%。

今年,台積電將資本投資上調至二五○億到二八○億美元,比二 ○ 二 ○ 年高出六三%,超過英特爾和三星。分析家認為,這其中包括台積電將為英特爾代工所需的投資。英特爾被迫委外生產部分處理器,因為它一直難以及時而穩定的製程——十奈米與七奈米—— 來生產自己的晶片。


▲英特爾宣布投資設廠搶攻晶圓代工,但台積電短期內不大可能受衝擊,因為當前晶片供不應求。

天價成本 技術關鍵難比拚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 Patelsinger (杰辛格)最近表示:「我們對七奈米的信心增加。 」但他也透露正加強與台積電和其他代工廠的接觸,並將部分處理器的製造外包給台積電。儘管杰辛格承諾要重振英特爾的製造實力,英特爾至少在過渡期需要台積電,才不至於將中央處理器(CPU)市場讓給競爭對手AMD。據熟悉台積電和英特爾的人士透露,英特爾已有一組團隊與台積電合作一年多,準備在台南新廠生產CPU。

伯恩斯坦晶圓產業分析師 Mark Li 估計,英特爾二三年會將其CPU生產的二○%外包給台積電;僅此一項,台積電就須投資約一百億美元。天價成本使得其他公司望而卻步,但正如英特爾一例所示,錢並不是唯一因素,技術關鍵—— 縮小電晶體尺寸,更是一項艱難的工程本領。
不過,台積電在晶片製造業龍頭地位日強,也引發政治關注。在美國,國會議員引晶片短缺現象來證明美國需要重振國內半導體製造實力。去年,台積電在川普政府政治壓力下,承諾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座價值一二○億美元的工廠。日本也愈來愈擔心。台積電已宣布在日本設立一家子公司,從事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日本主導半導體產業的上游材料供應。一名日本政府官員說:「台積電只在台灣是不安全的,必須再分散一點,這是為了對抗台灣爆發戰爭的風險。這種風險是非常真實的。 」就連歐盟成員國也渴望將尖端晶片生產帶回歐洲,計畫投資建設一座二奈米晶圓廠,這也是台積電在南台灣建設三奈米工廠之後下一代程序技術的節點。

如果台積電屈從於這些壓力,其商業營運必遭掣肘。分析師表示,台積電高效與高獲利的一個關鍵,是台灣的製造可以就近配合。台積電發言人高孟華表示,台積電在台灣的主要生產地彼此靠近,必要時可以靈活動員人力。該公司估計,美國的生產成本比台灣高出八到一○%。

台積電尚未準備好將製造業務分散到全球。台積電一位高階主管表示:「在美國,當局明確表示將補貼成本後,我們承諾建造一家工廠;在日本,我們的投資集中在一個對我們未來至關重要的技術領域。但在歐洲,案子不那麼強,歐洲人該弄清楚他們到底想要什麼,以及能否用他們自己的晶片來實現。 」

美國軍事晶片 仰賴台積電

歐洲半導體業內人士贊同,英飛凌、恩智普和ST等歐洲製造商稱霸汽車晶片和其他利基市場,但長期以來它們一直專注集中在晶片設計,而不是晶片生產上。歐洲幾家最大的晶片公司保留了一些製造部門,但它們不再投資新產能,而是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等代工廠,也因此,歐洲在程序技術上落後台積電和三星幾代。

一家歐洲晶片公司主管說:「我們現在是二十二奈米,但從二十二奈米到二奈米,就像要跳上台北一○一摩天大樓的頂端——跳不上去,就粉身碎骨。此外,歐洲專注的半導體不同於美國,美國專注在大眾市場消費項目,因此先進製程對美國帶來的成本較輕。 」
在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新廠將採用五奈米先進製程,不過二四年開始量產時,它仍落後於台積電在台灣的三奈米廠。這家台灣公司承諾在美國投資,是五角大廈長期努力在美國重建先進晶片製造力的結果。十多年來半導體製造業集中遠離美國本土,令華盛頓國防相關部門擔憂。因為這項技術是武器生產的關鍵,從模擬導彈軌跡的超級電腦的處理器,到導彈本身的耐熱晶片,以及近來興起的無人戰鬥機等都需要它。

不過,部分業內專家警告,美國政府主導的重新本土晶圓製造的努力可能無法持續。舊金山貝恩策略顧問公司合夥人韓伯里說:「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事。如果你想要三百萬美元,後來又要一五○億美元,兩年後得再花一八○億美元,之後還要再花二百億美元;這些都是大數目,保持領先地位是一項持續的投資。 」這正是台積電站上龍頭的原因,它的對手,包括格羅方德和聯電,都已放棄了在先進製程一爭雌雄的決心,因為所需的投資實在太大了。 英特爾又喊對幹 專家質疑有關台積電主導地位的噪音現在才浮出水面,但這家台灣公司的主導地位已有一段時間讓客戶感到擔憂。韓伯里表示:「幾年來,晶片設計廠都擔心台積電的主導地位將賦予其更大定價權。 」他說,當台積電唯一剩下的美國對手格羅方德一八年退出開發先進製程競賽時, 這些擔憂變得更加明顯。

英特爾在先進生產技術還

在努力,但日前也宣布將成立代工業務,投資二百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家工廠。不過,部分產業專家對此持懷疑態度。經紀公司里昂莎(CLSA)技術研究主管塞侯明孝說:「我想這很難,因為英特爾幾年前就嘗試過,即使當時它們仍然擁有最好的製程技術,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

台積電不會輕易屈服,憑著龐大的資本投資計畫,台積電決心保持領先地位。半導體工具供應商的一名負責人表示,台積電預計資本支出的「相當一部分」將投入極紫外線(EUV)光刻機,這種設備在尖端製造設備中是必不可少的。主導EUV市場的荷蘭公司艾司摩爾最近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其產能供不應求。台積電現在下的每一個訂單,都有助於它拉開任何潛在競爭對手的距離。這位半導體設備公司高層表示:「當然,英特爾解決困難的時間愈長,差距就會愈大。 」台積電此刻穩得很。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630期

本文摘錄自‎

台積電風雲 晶圓戰無法複製的奇蹟

《財訊》

2021/第6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