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暴漲暴跌該怎麼辦?留意這3個長線看多類股

宅經濟退燒、QE傳退場,又被中國監管風暴掃到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有時成功的投資需要按兵不動」,這句話,適用當前的台股情勢。

七月中,台股站上一萬八千點,市場喊出台股將上兩萬點,氣氛樂觀。沒想到,八月五日起,形勢風雲變色,接下來的十二個交易日中,竟有十一個交易日下跌,二十三日又強彈四百點,暴漲暴跌反而更讓投資人坐立難安。

文●韓化宇
為何突然風雲變色?短期風暴之一,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的「監管風暴」,引發中國股市崩跌,台灣、香港甚至韓國股市也掃到颱風尾。

中國近期密集對大型民營企業祭出監管新規,又以互聯網企業及補教事業為重災區。例如,七月二十四日,中國發布新規定, 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改登記為非營利機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好未來、新東方、高途等教育股股價應聲暴跌。

BBC中文網報導,過去一年半疫情期間,中國對人口流動的限制,造成底層人民就業困難,加速貧富分化擴大,日進斗金的大型民營企業,遂成了中國貧富不均的代罪羔羊。

中國拿大型民企開刀,凸顯中國股市巨大的不可測風險,令投資人感到恐慌,紛紛拋售中概股,引發的骨牌效益,連台積電也遭波及。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分析,中國股市不斷失血,掀起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贖回潮,「經理人只好賣流動性好的股票,支應投資人的贖回,台積電、三星就成了最佳的提款機,進而拖累了台、韓股市!」

外資在八月十六日至二十日當週,大舉賣超台積電近六萬八千張,創今年外資賣超台積電單週次高紀錄,台積電股價狂瀉不止,連累大盤表現。

短期風暴之二,是美國聯準會(Fed)公布的貨幣決策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官員主張年底左右開始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造成投資人對資金派對曲終人散的擔憂。

此外,台股權重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連十季遭下修, 預計八月三十一日盤後生效,金管會估計,屆時將有六十億元資金流出。


▲註:以7/20與8/20收盤價做為計算漲跌幅基準資料來源:彭博 整理:韓化宇

但,更令投資人不安的是,衝擊台股的不只近憂,還有基本面轉弱的遠慮。

過去經驗顯示,台股指數跟外銷訂單年增率,兩者幾乎是亦步亦趨(見左圖)。截至七月,台灣外銷訂單連續十七個月正成長,但年增率卻連四個月下滑,對應近期股市表現,可以印證此關聯性。


▲資料來源: 財經M平方 整理:韓化宇

消費電子需求開始轉弱

「疫情帶動的極端消費需求,正在消退!」 一名外資分析師解釋,這一年半台股驚奇的表現,歸功於歐美「宅經濟」拉升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出口需求,帶動半導體、記憶體、筆電、面板等公司的業績翻揚。

然而,歐美消費者逐漸將消費重心移往服務產業,消費電子終端需求轉弱,之前受惠宅經濟而業績翻揚的公司,續航力開始遭到市場質疑。

例如,面板報價近期大幅下跌,群創、友達股價由盛轉衰;摩根士丹利出具報告示警,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景氣出現反轉訊號,記憶體族群股價應聲跳水。

短期之內,中國監管風暴、聯準會擬縮減QE的利空罩頂,中長期又有終端需求轉弱的疑慮,下一個領軍台股的明星產業,也尚未浮出檯面,台股走到多空不明的十字路口,投資人該如何應變?
多家投資機構近期出具的研究報告,皆建議投資人,在外部變數未明朗之前,短線應持保守觀望態度,按兵不動找尋長線布局的機會。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白芳苹建議長線布局的投資人,可以關注明年需求仍舊強勁的幾個產業, 像是晶圓代工、車用零組件,以及受惠美國基礎建設題材的鋼鐵產業等。

以晶圓代工為例,英特爾執行長紀辛格(Patrick Gelsinger)日前表示,全球半導體短缺局面可能會持續到二○二三年。

量化寬鬆退場一向短空長多

台新投顧出具的報告指出,新一代蘋果手機iPhone 13預計九月問世,為5G手機需求增添柴火,加上車用晶片持續喊缺,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產能利用率滿載,看好續航表現。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聯準會喊QE退場,對股市的影響是短空長多,投資人應保持耐心,沉穩應對。

星展銀行台灣區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指出,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時任聯準會主席柏南奇在國會聽證會上,首次提及要縮減QE規模,引發美股重挫。但長線來看, 標普五百指數當時約一千六百點,二○二○年初疫情爆發、啟動新一輪的QE之前約三千三百點,這段時間足足漲了一倍,未受到QE退場衝擊。

而當時台股約八千二百點,至疫情爆發前為一萬一千點,漲幅三成多。可見QE縮減對美股、台股,都是短空長多。

「QE功成身退,很大一部分反映美國經濟復甦,」陳昱嘉說,一旦經濟恢復常態,不論對美國內需市場,或對台灣出口產業,都是長期利多,只要台灣科技產業保持競爭力,永遠不怕找不到機會之窗。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63期

本文摘錄自‎

台股暴漲暴跌該怎麼辦?留意這3個長線看多類股

商業周刊

2021/第2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