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批說大話,郭董美國製造真能兌現?

川普眉飛色舞地稱讚郭台銘是「世上最棒商人」,外媒卻數落郭董曾承諾的賓州設廠計畫沒進展。看似風光的記者會背後,當地人才不足、聚落不完善等問題浮現。質疑聲中,郭董的挑戰才開始。

撰文‧鍾張涵

鴻海董座郭台銘的美國製造「飛鷹計畫(Flying Eagle)」正式啟動!台灣時間七月二十七日,郭台銘和美國總統川普相偕現身。川普眉飛色舞地稱讚郭台銘是「朋友」、「世界上最棒的商人」;郭台銘則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一百億美元,第一步就是先在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級的液晶顯示(LCD)面板廠,創造就業機會!

今周刊 第1076期
只是,當市場一片頌讚之際,過去郭台銘曾經許諾,最後卻未竟完成的計畫,也被市場重新檢視,他未來的挑戰,正慢慢浮現。

事實上,郭台銘今年股東會時,就已釋出相關訊息,市場只是未料到,短短一個月,郭台銘就能與川普同台,在昔日是美國總統與外國元首召開聯合會的地點「白宮東廳」,攜手宣布這個跨國矚目的投資。這不僅是有史以來外國企業在美國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更是鴻海未來數年,在美國製造領域投資的序曲。

綠地投資
又稱創建投資,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其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


當郭台銘誓言要「為美國帶來前瞻性的高科技製造」時,等於已將鴻海這家公司,拉升至新的高度。

郭台銘和川普攜手召開記者會,也締造台灣企業家在世界舞台備受矚目的新頁。只是,鴻海過去的投資案不可勝數,但郭台銘的計畫,卻未必都順利完成。

舉例而言, 不少美國人就擔憂鴻海這次的美國製造大支票會跳票!美國財經媒體CNBC甚至以〈鴻海美國設廠計畫令人擔憂〉與〈威斯康辛真的會得到鴻海工廠嗎?〉等題,質疑鴻海兌現承諾的紀錄不佳。報導稱二○一三年鴻海曾宣布有意斥資三千萬美元,在賓州蓋一座高科技工廠、招募五百名員工,然而這個承諾從未落實;一四年鴻海也曾宣布要在印尼投資十億美元,後來也未能快速付諸實現。

牽手未必開花結果:

十年來「變卦」紀錄 引質疑


點名賓州、印尼等計畫變卦的媒體,還包括《華盛頓郵報》,該報指出,某美國國務院社區與經濟發展官員談到賓州三千萬設廠計畫時指稱:「不幸的,該計畫未能開花結果。(Unfortunately, a project did not come to fruition.)」

但郭台銘也曾澄清說,賓州設廠計畫暫停,主要是受前州長沒選上,新州長不承認先前計畫影響。投資案看似暫停,但鴻海已和賓州名校卡內基美隆大學,簽訂了三千萬美元投資計畫,所以,鴻海在當地的投資都沒停止。

因此, 對鴻海而言, 計畫改變並非跳票,而是因時因地制宜。再以巴西為例,雖然郭董當年確實有意投資,但巴西政府要求鴻海在當地設的廠必須是最新技術,雙方觀點分歧,才導致該案延宕數年;雖然隨後的確陸續設立了iPhone及iPad組裝廠,但基於巴西經濟日趨低迷、政局不穩、勞動生產力低下,且組裝零件走私猖獗等問題,才讓郭台銘萌生撤離巴西之意。

印尼、印度等計畫亦然,即便當地政府積極招商,郭台銘也喊話表達投資意願,但若協商過程遭遇難題(如稅率或土地優惠不如預期),或當地政經局勢突然動盪不安,都可能導致鴻海中斷投資。

因此,即使鴻海與政府當局宣布了投資計畫,也往往只是有對外展現「交往意願」;雙方沒說出口的事、未來的進度才是重點,是否能開花結果仍待考驗。 回頭看這個美國計畫。引發美媒憂慮的就是郭台銘為呼應川普「美國要的就是就業機會」一言,對外強調:鴻海預計在威州創造三千個工作機會,未來有機會上看至一萬三千人規模。然而川普和郭台銘當天皆未說出廠房地點、產能規模、威州廠負責人及完工時程等確切要點。

今周刊 第1076期

威州設廠的三挑戰:

人才、聚落不足、時間緊


這與今年三月, 郭董大張旗鼓在中國廣州宣布十.五代面板廠正式動工,當場喊出「月產九萬片」、「年產值預估人民幣九二○億元」、「二○一九年完工。二○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十.五代廠」等明確目標,大不相同。

但鴻海此次僅言,這座全新廠房將位於威斯康辛州東南區,地點將在近期公布。未來生產的LCD面板應用,將會涵蓋最新世代電視、自動車、航空器系統,以及教育、娛樂、醫療、尖端製造、辦公室自動化、互動零售、安全生活等範疇。

鴻海宣布的產品和應用也讓專家質疑。美國知名媒體《連線》(Wired)雜誌就說,這大多屬於新一代高階製造業工作,要求高水準的技能,並非提供給汽車或鋼鐵業失業工人的低階製造工作;但威州缺乏這類人才,鴻海恐怕很難找到員工。 《 連線》雜誌報導引述美國聖湯瑪士大學商學院院長連威(Stefanie Lenway)的質疑:鴻海需要高階工程師,但當地缺乏電機、機械工程人才。此外,生產液晶螢幕須具備高無塵標準,目前多採機械自動化,無法解決美國工人失業問題。

今周刊 第1076期
除了人才缺口,市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還點名:缺乏產業聚落支援,會是鴻海一大挑戰,「因為生產液晶螢幕必須要有完善的上下游供應鏈,例如鄰近的玻璃廠房與玻璃基板、曝光機設備等,但目前美國康寧等工廠,都未進駐威州。」

邱宇彬認為, 美國市場是「一翻兩瞪眼」,廠房一旦蓋下去,就必須在當地與產業共生共榮,若是美國需求不好,產能就會動彈不得。「美國和中國市場截然不同,郭台銘是以美國設廠為起點以便投資美國,並主打消費性電子組裝,不會有大規模的產能擴充;但中國仍會是鴻海重要的生產基地、長期產能一定要大,以便供應內需與外銷。」

另一方面, 邱宇彬更直言,「時間會是鴻海最大的壓力。」因川普去年當選,最好能在兩年內展現政績,二○一八年共和黨期中選舉時,更被視為檢視川普的重要時間點。為此,川普勢必會督促鴻海在此之前端出牛肉。郭台銘得從零到有打造一條龍供應鏈、說服美商康寧(Corning)和日本尼康(Nikon)跟進投資,種種挑戰還存在了時間壓力。

種種挑戰, 也讓美國製造業聯盟主席保羅(Scott Paul)在媒體上直言:「我會等到威斯康辛州工人領到薪水時再放鞭炮,因為鴻海有很多光說大話,卻沒兌現的歷史紀錄(Foxconn has a history of talking big and not necessarily delivering on their commitments.)。」

郭台銘如何穩住美國人信心、完成投資計畫,才是看完風光的記者會後,未來更應密切檢視與關注的重點···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 第1076期

本文摘錄自‎

外媒批說大話 郭董美國製造能兌現?

今周刊

2017/8月 第10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