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看這邊!12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每年6∼9月,是台股投資人領「年中獎金」的時候,很多企業會選擇在此時「除權息」。除權息期間,要注意哪些事項?今年要不要參加除權息?是投資人每年到了除權息旺季都要再思考一回的事,我在此分享自己參與除權息的心得。

領配股配息 最晚除權息日前一天買

  「除權息」到底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有賺錢,把部分盈餘,用股票(除權) 或現金(除息)的形式,分配給持有股票的股東們,也俗稱「配股」和「配息」。

那我們要怎麼參加除權息呢?難道要打電話跟公司報名嗎?當然不用那麼麻煩,我們只要在「除權日」或「除息日」的前一天收盤前還持有那張股票,就「自動」視為「要參加」除權息, 即便在「除權日」或「除息日」當天之後賣出股票,一樣享有參加除權息的權利。 我們來看實際的例子,由於企業還沒完全公布今年的除權息日,因此我們用2016年的中華電(2412)來舉例。

2016年中華電除息日為7月21日,因此想領股息的人最晚要在7月20日收盤前買進,但7月21日當天開盤後,就可以任意賣掉股票,且同樣享有參加除息的權利。配發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企業會自動匯入投資人買賣股票的戶,而實際入帳日期,會在除權除息日後的一個月內。

參加除權息 先搞懂3件事


除權息可以讓投資人領到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但要特別注意以下3件事。 ➊ 融券強制回補

如果有放空股票, 一定要特別注意「融券最後回補日」,在那天之前要找適當的時機回補股票。

如果忘記這件事, 券商會自動在「融券最後回補日」隔天開盤時,「不計代價」買進股票回補,最慘的情況是個股大漲,投資人就被「軋空」啦!而且大部分的股票除權日或除息日在同一天,也有少數企業是訂在不同日期,這樣就要融券回補2次,有融券的人要特別留意。
  ➋ 除權除息參考價

公司配發股利,為了維持公司股票總市值不變,所以原本的股價要扣除股利,除權息參考價的算法可參考附表的公式。

今年中華電尚未除權息, 我們以2016年除息日(2016 年7 月21 日)為例,2016年7月20日收盤價是123元,當年度配發現金股息5.49元, 除息參考價是117.51元(123-5.49)。

不過, 實際上2016年7月21日那天的開盤價是119元, 而非117.51元。會產生差價跟個股消息面、盤前買賣力道⋯⋯等因素有關,因此除權除息參考價僅供參考。懶得自己算參考價,可以上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自動試算小網頁(見下圖)。
➌ 參加除權息要繳的費用

買賣股票除了要繳給政府的證交稅、給券商的手續費之外,股利也要合併在個人的綜合所得中申報,單筆超過20,000元以上還要再扣繳1.91% 的健保補充費。因為「兩稅合一」及「不重複課稅」的精神,既然企業已經為盈餘繳過一次稅了,分配盈餘給股東當股利時,股東就不用為了同一筆盈餘重複納稅,除非是個人的綜所稅率高於股票的「可扣抵稅率」才要補差額,若股東的綜所稅率低於個股的「可扣抵稅率」,就可以退稅了。 只是隨著政府的財政狀況吃緊,2015年開始實施「可扣抵稅率」減半,原本要為股利繳稅的投資人要繳更多稅,而原本可以退稅的人,退稅金額則變少了。

今年政府又要開啟另一次的股利稅改,雖然尚未定案,但以財政部研擬的方向來看,可能會採取「股利分離課稅方案」,可扣抵稅率將成為歷史。也就是說,以後薪資所得和股票股利所得會分開計算並課稅,因此未來每年5月報稅季之後,小股東會收到一點退稅的小確幸,可能就沒有了。

如果是這樣, 那以後還值得參加除權息嗎? 相信這是很多存股投資人共同的疑問。我覺得每個人對這一題會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最好等稅改方案出來後,實際計算參加除權息的利弊得失再來決定。若是要多繳稅,但算起來領取股利的好處還是比較多,就繼續參與除權息;若弊大於利,再來考慮是否棄權息。

價差沒到20% 繼續參加除權息

  一直到今年(2017)的5月16日為止,我手上持有的股票,有仁寶(2324)、聯強(2347)、第一金( 2892)、合庫金(5880)、中信金(2891)、華南金(2880) 等。這些股票都是我在去年或前年, 參考免費的Money「艾蜜莉定存股」軟體買進的。 其中仁寶的平均買進成本約18元,以2017年5月16日收盤價20.5元來計算,帳面價差獲利超過10%,但我買股票通常會在「便宜價」以下分批買,並至少等到「合理價」以上或價差獲利20% 以上才會分批賣出。因此,若在今年除權息之前股價沒有漲到合理價或20%以上,我就會把仁寶留著領股息。仁寶今年預估發1.2元的現金股息,算起來我的殖利率約6.5% 左右,留著領股息也不錯。

至於聯強,由於受到去年各國貨幣匯率變化,以致股東權益項下長期投資累積換算差異產生負數的影響,股利只發1元。目前聯強股價和我的持股成本32元差不多,所以若在除權息之前沒有太多價差可賺,只要企業經營的基本面不變,就算殖利率只有3%,我也只能參加除權息了。

談談不少存股族喜愛的金融股,2016年全年基本上都算是大多頭年,沒有太多便宜的績優股好下手,但金融股族群因為各種利空跌到便宜價以下,雖然我不太喜歡金融股,但抱著「人棄我取」的精神,買入了第一金(平均成本14元多)、合庫金(平均成本13元多)、中信金(平均成本14元多)、華南金(平均成本15元多)。
沒想沒想到後來金融股為我帶來意外豐富的獲利,尤其是2016年初買的第一金,持有至今,帳面獲利部分超過32%, 而且2016年還領了1.4元股利(現金股利0.95元、股票股利0.45元)。因此第一金的價差雖然已經達到了我的獲利滿足點,但由於2017年一樣會配1.4元股利(現金股利1.2元、股票股利0.2元), 算起來殖利率接近10%,所以我會繼續持有。 我持有的其他金融股,目前帳面獲利也分別有8%∼15% 左右,倘若除權息前未達到價差滿足點,我就會繼續持有並參加除權息。

考量能力圈 買熟悉的股票較好

  我的投資決策會參考「艾蜜莉定存股」軟體,而如果想買進股價相對便宜、殖利率又超過4% 的績優股來參與除權息,也可以藉助這套軟體,迅速判斷個股的「便宜價」、「合理價」和「昂貴價」。

我通常不會在「合理價」買股票,而是接近「便宜價」時才買。另外,如果是和原物料相關的景氣循環股(如台泥、正新),由於這幾年原物料處於相對高檔區,未來長線下跌的可能性頗大,因此無論目前股價是否便宜,我個人都不會買。

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每個人的「能力圈」範圍不同,所以軟體中「艾蜜莉觀察名單」篩選出來的標的僅供參考,投資人還是要自行判斷是否買進該股票。如果買了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只要消息面有風吹草動,導致股價震盪,通常投資人就會擔心到抱不住股票,這樣會很容易賠錢。

上網查除權息資訊 簡單又清楚


查詢個股除權息日期的方式很簡單,現在有很多網站提供免費查詢除權息資料的功能,以CMoney股市網站查詢中華電為例:
知道除權息日期後,更重要的是查詢個股會配發多少股息。個股今年(2017年)會發的股息,是去年(2016年)的盈餘。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MONEY錢 :12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本文摘錄自‎

小資女艾蜜莉 參加除權息這麼做才對

MONEY錢 :12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201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