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型大生意

資本市場掀整併潮 非侵入式醫美市場上看600億美元

全球醫美市場潛力可觀,其中尤以具「療程時間短、恢復期快、術後有明顯變化」優勢的微整型,最具成長動力。愛美是天性,台灣廠商在韓國及中國對手競爭下,如何從台灣擴及國際市場,走出自己一條路?

文/尚清林
去年,醫美機構愛爾麗集團總裁常如山因為有意參與競標台灣《蘋果日報》,一時間,市場才驚覺到,原來醫美產業的老闆們這麼有實力!千萬不要輕忽醫美產業的成長力道有多驚人,大家若不健忘的話,十年前借殼上市公司基因生技,並轉投資胖達人麵包而轟動一時的背後老闆,也是整型診所的負責人徐洵平,當時被市場起底的身價至少三十億元。

醫美風潮不只在台灣,放眼全球皆是蓬勃發展;從社交平台的網紅醫美分享,到街頭四處林立的醫美明星代言廣告,多少可以一窺這塊商機的潛力。根據國際機構Frost & Sullivan 在二○二○年疫情之前所做的報告,全球醫美市場自一五年至一九年間穩定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約為八.九%,一九年市場規模來到一四五九億美元。

其中,醫美產業成長的關鍵,在於具「療程時間短,恢復期快,術後有明顯變化」三大優勢的微整型市場,愈來愈普及,而年輕女性對醫美療程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報告估算,目前全球非侵入性醫美療程銷售額約六百億美元,預料三○年以前可能達到現在的三倍以上;成長主要是來自包括雷射、肉毒桿菌和各種皮膚填充物的微整型療程。


▲只需要花一個小時就完成微整型,年輕人接受意願愈來愈高。彭世杰/攝

產值 全球市場規模 超過千億美元

一位負責生技產業的法人說,從國際醫美器材股的逆風飆漲,可以看出醫美市場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熱度。像是雷射美容設備供應商Cutera,就是靠著雷射儀器熱銷,激勵這兩年的股價從十二美元一路飆升至六十美元,大漲四倍。另一家高科技醫美設備大廠Establishment Labs,主力研發各種醫美、塑身等填充物,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進而帶動股價從二十美元衝上八十美元。

創新的醫美生技公司除了吸引著華爾街的資金外,近幾年幾樁重量級的併購案也可以一窺醫美產業的熱度。一直是醫美生技業界翹楚的愛力根(Allergan),旗下著名產品肉毒桿菌Botox 是醫美界的火熱產品;而主攻醫美領域的藥廠艾伯維(AbbVie)二○年溢價四五%、以六三○億美元的價格併購愛力根。當時美國分析師是以「艾伯維為自己做好了醫美手術」,來形容這件醫美產業併購案的潛力。併購愛力根之後,艾伯維為了完成醫美王國的地位,再以五.五億美元收購醫美設備廠商Soliton,目標就是瞄準在新科技冷凍減脂設備,及非侵入性的體雕。
此外,波士頓科技去年也以一○.七億美元,從霸菱亞洲私募股權基金旗下一個附屬企業收購Lumenis,主要也是瞄準在醫美使用的雷射系統。

在亞洲,醫美市場戰火一樣激烈。韓國最大的醫美廠商Hugel,旗下多款品項拿下韓國醫美市場市占第一;最重要的是,Hugel 的肉毒是首家獲得中國上市許可的韓廠,增添許多成長的想像空間。因此,亞洲最大的醫藥投資機構康橋資本( CB C),今年二月收購四三.九%的Hugel 股權,金額雖未公布,但預計是亞太地區醫美生技最大收購案。消息一出,就連拿下Hugel 中國代理權的四環醫藥都成為受益者,股價也跟著勁揚。


▲醫美產業成長驚人, 相關的玻尿酸、肉毒等醫材也跟著火熱。攝影組

產業 美國、亞太 陸續掀起瘋狂併購

從康橋資本收購Hugel 股權,劍指中國醫美市場,透露出中國醫美市場的龐大商機。法人攤開一篇篇的中國醫美報告指出,從市場規模度與市場滲透度來看,中國醫美市場的確讓人不得不重視。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中國醫美市場在疫情前就達一七六九億元人民幣,占全球醫美市場規模的一八.六%,年增率二二%。這僅是中國醫美人口數滲透比從二.四%增長至三.六%,若按照日韓醫美滲透比已經達一五至二○%來看,中國醫美的未來商機充滿無限想像。

元富投顧報告指出,中國醫美龍頭企業愛美客,二○年在A股掛牌時,短短數月就成為繼中國酒王茅台、生產機器人的石頭科技之後,第三家股價上千元人民幣的企業。當時,愛美客市值衝上人民幣一四六○億元,董事長簡軍身價飆升到五百億元人民幣,讓市場驚呼「原來賣玻尿酸,比賣酒還要賺」。一場愛美客的IP O(首次公開募股)大秀,不只讓簡軍的財富推向頂峰,也讓中國醫美的資本市場鼓譟起來。
中企 龍頭愛美客 成為第三家千金股

「過去,中國的醫美醫師幾乎都是由台灣醫師帶出來的。」同時擁有醫美醫師及醫材業者雙重身分的謝佳憲說,若將醫美產業鏈分別看待,在醫師這一端,台灣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十多年前是台灣的醫師去中國地區教學,才讓中國醫美機構逐漸蓬勃起來。

至於雷射儀器、玻尿酸、肉毒桿菌等醫美醫材部分,則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上,不管是台灣或中國廠商,都吃不到這塊大餅,主要以代理商模式為主。因此,早期看好中國市場潛在商機的台廠,則以下游通路廠商為主。

目前在台灣掛牌的三家醫美機構:麗豐、佐登及羅麗芬,都是以KY身分返台掛牌,不過主要重心也都是放在中國市場。其中,一四年返台掛牌的麗豐還一度造成台股市場的轟動,股價還一度衝上三百元,成為生技股中的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2/5月 第659期

本文摘錄自‎

微整型大生意

《財訊》

2022/5月 第6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