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存老本不嫌晚!簡單3招每年多賺100萬

年金被砍沒在怕穩健存老本不嫌晚

 

簡單3招每年多賺100萬


7 月1 日軍公教年金改革新制正式上路,月退俸大砍、18%優存退場,都讓軍公教的荷包縮水了至少3成,有人因此惶惶終日,也有人很早就覺知而提前準備,活用存股、基金、保險等理財工具,把失去的年金賺回來,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年改正式上路,七十三歲陳姓退休軍人六月底收到考試院銓敘部寄來的「重新審定退休給與處分書」,發現他的月退俸被砍了二成,十年過渡期後更要砍三成多;他們一家三代超過半數是公務員,前年好不容易盼到兒子升等成國立大學的副教授,未來得工作超過三十年才能領到比較多的退休金,氣得老伯伯大罵「政府背信忘義!」

根據銓敘部試算,以任職三十年、新舊制合併的「委任五等年功十級五二○俸點」的公務員來說,非主管與主管職退休後原本每月都可領到五萬多元的退休俸,但新制上路後,降幅將分別達到一○.六二%和二○.五九%,換算下來每個月最高減了將近二萬元。

第一招:存股

算利教官愛高息股,股利年收一五○萬


其實,只要積極規畫理財,每個月賺回二萬元並非難事。只不過,過去軍公教薪資穩定,摩根資產管理每年進行的退休關鍵調查發現,軍公教族群月收入六萬元以上的比率是各行業之首,但是有投資習慣的比率,卻低於服務業和製造業勞工。

關鍵在於退休後所得替代率又高達七五到九五%,遠高於歐美日上限五○%的水準,因此理財普遍偏保守,多以定存、養老險、收益型商品、房租等保守穩健的商品為主。

但也有人早已做足準備,不怕年金改革。今年四十五歲、人稱「算利教官」的楊禮軒,退休前為大學教官,若軍職做滿二十五年,每年退休金約可領到七十萬元。他三十四歲便開始投資非景氣循環股,累積了七年後資產就翻了三倍,便決定提前退休;如今股票操盤部位達三千萬元,去年光被動現金股利收入就高達一五○萬元,相當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新鮮人年薪四倍,加上租金收益和四萬多元的月退俸,一家四口過得相當愜意。

楊禮軒小時候父母聽名牌投資光碟股,結果大賠二百萬元,因此長大後他選擇收入穩健的軍職,一有錢就拿去繳房貸或定存;但軍中生態和外界想的截然不同,他在陸軍司令部擔任通資處資訊系統參謀官期間,週六、日幾乎都要加班;以前他以為一個月將近六萬元已比一般勞工高,後來才知道連公車司機月薪都有八萬元,於是開始試著投資。

他嚴守紀律,每月盡量拿出薪水至少七成投資,又善用資訊專業找資料、整理數據,持續逢低買入高殖利率且具防禦性質的電信、有線電視、塑化、天然氣等非景氣循環股,現金殖利率五到一○%,就算沒什麼價差,但長期下來複利效果驚人。即使經過金融海嘯和歐債風暴,他的資產仍持續增長,四十一歲退休那一年,每年股利收入就高達五十萬元。

相對於大部分的散戶偏好股價波動大的科技類股,楊禮軒卻偏好一般大眾耳熟能詳、體質健全的民生消費股,並依據五個原則篩選:一、長期現金殖利率大於五%,須納入金融海嘯時期數據;二、具有利基或龍頭地位;三、長年獲利穩健,如EP S(每股稅後純益)大於一元、毛利率大於二○%,或業外投資穩健;四、股利政策波動小;五、進場價位低。通常以三年平均標準差為基準,當個股股價低於三年平均標準差,就可進場。

除了標準差,楊禮軒也會使用變異係數做進階比對。變異係數表示股價變動的幅度,愈小表示變動愈小,近三年變異係數在八以下適合存股,三大電信的變異係數就在六以下。

堅守以上條件,他紀律性地購入大豐電、台汽電、大台北瓦斯等。以大豐電來說,即使一四、一五年有線電視經營受衝擊,但由於長期持有,平均成本約三十元,去年又勇於加碼,今年光股利就領了四十萬元,「但有線電視環境愈趨惡劣,現在我就不會把大豐電列入名單了,」他提醒。

楊禮軒強調,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劇,把很多傳統的定存股價格炒高,就不適宜貿然進場。現在他的股票庫存中有七十檔,每檔部位市值約五十萬元左右,以多元配置分散風險。


除了股票,基金也是累積退休資產的重要工具。現年二十七歲、現為陸軍上尉軍官的小林(化名),靠著自修與師長的協助,利用基金和股票理財,也悄悄累積上百萬元的身家。小林說,年改後同儕都很悲觀,也知道以後還會再被砍,很多屆退就乾脆趕快退休找工作,但像他這樣還要熬好幾年的,只得開始準備自己的退休金。

出身單親家庭的小林坦言,因為家境不好,台中一中畢業就考取軍校,不但免學費,每個月還有一萬四千元的零用金;他盡量省吃儉用,累積到一定金額後,就自己看書學理財,研究股票、基金、保險。

第二招:基金

小資上尉押基金,資產規模翻兩番


小林從穩定配息的金融股入手,偶爾也跟風買科技股,但因工作屬性特殊,下單後往往一個多禮拜才能再開電腦看盤交易,大多套牢。二十二歲那年,他買了年繳型的醫療險,考量下部隊很忙,比較適合基金,便選定台股基金和全球債券基金,開始定期定額扣款。

累積了五年多,債券基金報酬率約五%,打敗定存,台股基金報酬則是超過一○○%,上述兩檔不停利停損,除非年化配息率小於五%才會出場。今年美中貿易戰造成新興市場動盪,他把上述兩檔基金停利,轉而單筆投資穩定收益基金,以及今年遭到下殺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兩者都是月配息級別,年化報酬率約八到九%,配息再投入台股基金和跌深的中國A股基金,這兩檔都不停損,台股基金設定八%停利,負一○%加倍扣款;A股基金二○%停利,負一○%加倍扣款。小林認為,儘管可能配到本金,但既然是滾入再投資,便可增加總單位數、擴大資產部位,反而有機會賺到更大的報酬。儘管他每檔基金每月只扣少少的三千元,但透過時間複利、轉換與善用配息,自成一個生生不息的系統,達到停利點他又部分贖回,把現金轉到更積極操作的股票。

累積至今,基金部位約四十萬元,股票部位約上百萬元;日後退休,也可用配息支應每月的日常支出。前幾年他在國中同學會上遇到過去的數學老師郭勝,得知他在經營台股投資粉絲團「WINNER 印鈔機」,小林就把基金放著自行運作,把絕大多數的精力用來和郭勝一起研究台股。相較於還沒投資前,小林整體資產規模成長了三倍。

政大副校長王儷玲也把基金用來當作主要理財工具,手上約有二、三十檔基金,一、兩年便會調整部分標的。從她任職於金管會的四年財產申報來看,她使用月配型的債券型基金來規畫現金流,長期持有的有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美元級別、聯博高收益債券基金則為澳幣與南非幣級別、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人民幣級別。

觀察王儷玲的理財模式,會發現她全將配息和適時的停利部位,滾入外幣高利定存和股票型基金,長期持有的股票型基金有摩根台灣增長基金、元大寶來全球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成長組合型基金、摩根中國基金和元大台灣加權指數型基金。

撇開不動產,她的基金和定存資產價值,從一三年的二二五四萬元,到了一六年已增加至二六九三萬元,資產增長幅度約二○%。

而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的妻子是老師,以前頂多買儲蓄型的養老險,年改後月退俸少了將近四成,瞬間變成全家身價最低的人,還不如很早就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一對兒女。

張錫笑說,定期定額台股基金有資產分散、時間分散的好處,更沒有匯率風險,長期下來都不會輸。他幫孩子定期定額國泰中小成長基金,今年六月停利,十幾年下來報酬率超過五○%。

第三招:保險

老師買六年期儲蓄險,年領二十四萬


至於保險商品,而磊山保經副總施義宏觀察,「公教人員的困境是繳多、延退、領少,真的要趁早開始規畫。」他舉例,有一對夫妻客戶都是教師,在六年前集中火力,配合退休時程投保六年期繳的還本型增額終身壽險,每人年繳一六八萬元保費,今年九月起開始每年可領二十四萬元,換算每月替自己賺回二萬元穩定現金流。

不過保險本質並非理財,王儷玲指出,真正適合的退休商品是附買回保單和利變年金險。過去國人偏好壽險、養老險,但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增長,這兩類保單難以抵禦通膨和長壽風險,因此利變型年金險更適合退休族群,可解決一般基金做不到「給付保證」的附保證投資型保單,兼具投資理財、死亡給付的功能,很適合用來規畫退休方案…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563期

本文摘錄自‎

簡單3招 每年多賺100萬

《財訊》

2018/9月號第5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