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平靜無波恐暗藏風險?金融市場的幾隻黑天鵝是…

聯準會升息與縮表,推動2018年底美國主要利率將超過2%,並主宰利率和匯市的趨勢,這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與經濟的變化,也可能是2018年全球市場震盪的源頭。

聯準會在2017年12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中再度宣布升息一碼,從2015年12月首度升息後至今約兩年,將聯邦資金利率升息五次,同時也從2017年10月啟動縮表機制,逐漸往中性利率調整。2018年的經濟前景看來,似乎一片光明,但我們認為,金融市場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確定性,全球金融市場仍有不少的變數。

2016、2017這兩年的確是全球金融市場的豐收年。如果往前推,在這兩年之前的十二月份,金融市場是否也高枕無憂呢?答案恰恰相反!2015年12月,擔心2016年的三隻黑天鵝(英國脫歐公投、川普選上美國總統和義大利憲改公投)。這三隻黑天鵝只有義大利那隻沒來,但金融市場卻用「利空出盡」炒作出多頭行情。

■ 鮑威爾(右)成為新任聯準會主席,將和華爾街市場有一段磨合期

縮表效應逐漸擴大

2 0 1 6 年1 2 月我們擔心什麼?擔心每逢「7字頭」那年金融市場都會出大事─川普擔任總統後在政治、外交和經濟可能脫序的問題。結果到目前為止,川普的稅改在國會過關,幾乎實現大部分選前的承諾,也讓美股在2017年頻創歷史新高。川普在外交上也的確讓人捏一冷汗,包括最近宣布承認耶路薩冷為以色列首都,擺明要和全球約15億人口的穆斯林對立。

川普上任至今,華爾街市場認同他的稅改政策,是美股創新高的動能。雖然美股的強勢多頭力道未歇,2018年的美國經濟前景目前看來也似乎一片光明,市場普遍認同2018年還是一個多頭年;但這樣的市場氛圍才是最令人擔心的。最該擔心的就是2018年的市場貨幣水位,不再像前兩年那麼充沛,可能會影響市場的資金動能。聯準會至今已經升息五次,市場預估2018年還有可能再升息2∼3次。如果升息三次,聯邦資金基準利率將會看到2%。

不僅如此,2017年10月啟動的縮表計畫,會在2018年第一季執行第二階段、第三季執行第三階段,到第四季會執行到第五階段直到縮表結束(詳見附圖)。從美國到期公債餘額來看,第三季開始聯準會的縮表會造成市場資金水位下降,如果市場提前反應,最快在第二季市場就會擔心縮表進度開始影響市場資金動能不足的問題,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到2018年底,縮表計畫已將3000億美元的資金從市場抽離,相當於升息半碼的資金緊縮效果。如果加上預計的升息進度,屆時美國的實質指標利率應當要超過2%。

除了造成匯市和股市波動加劇外,對整體市場和經濟最劇烈的影響將出現在債市。2017年12月底美國的兩年期公債殖利率約1.885%、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2.406%,兩者間的利差還不到三碼(0.75%)。隨著聯準會的升息與縮表,一定會造成短債的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竄升;相對地,因為這波美國景氣擴張卻沒有造成明顯的溫和性通膨,以至於長債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不去,一旦兩年期公債殖利率超越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將產生市場最擔心的「利率倒掛」問題(就是十年債和兩年債殖利率呈現死亡交叉)。

擔心利率倒掛現象

從1996年以來的美國兩年債和十年債的長期走勢關聯圖來看,只要債市出現「利率倒掛」現象,隔年美股都會出現崩盤以及經濟衰退,這是聯準會最擔心的事情。第一次在2000年1月(A)出現接近利率倒掛現象(僅有9.9個基點利差),第二次就真的在當年五月(B)出現利率倒掛的現象。隔年美股出現科技股泡沫化,2001年第一、三季美國GDP分別出現-1.1%和-1.3%的負成長。當時的美股出現長達兩年的空頭市場直到2003年3月才結束。

第三次美債市場在2006年6月(C)再次出現利率倒掛現象,第四次在2007年6月(D)出現接近利率倒掛現象(僅有24.8個基點利差)。這次出現的利率倒掛現象碰上美國的次貸風暴,隔年九月就出現金融海嘯,也造成全球股市之後的空頭市場格局。當時利率倒掛現象對美國經濟造成比前一次更嚴重的衝擊,當時美國GDP分別在2008年第一、三、四季以及2009年前兩季都是負成長,當時最大的GDP負成長出現在2008年第四季的-8.2%。後來全球四大央行實施Q E政策,就是因應金融海嘯危機後遺症所形成的政策,也是人類金融史上首度實施Q E 政策。

這次聯準會的升息與縮表政策,造成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的角度明顯陡峭,但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卻維持在2.4%上下震盪。假如2018年股市震盪幅度很大,川普減稅效應造成資金大量回籠美元部位。很多保守的資金回籠美元部位後,直接買進十年期以上的長債保值。假如流入長債的資金部位龐大,很可能形成十年期以上的長債殖利率不升反跌,將更容易形成利率倒掛的現象。

短期美元Libor利率創高

放眼當前的美國經濟情勢,2017年第四季GDP年增率有3.2%表現,川普稅改過關後可望帶動美國企業放海外的資金重返美國並進行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美國ISM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近兩年來維持50以上的擴張,2018年的經濟成長大致沒有太大的疑慮。假如2018年美債果真出現利率到掛現象,比較有可能造成股市得大震盪,進而牽動市場資金大挪移。

全球股市大多頭市場到2018年3月底屆滿九年,近兩、三年因為銀行利率太低,市場游資透過買進ETF的形式投資全球各地的股市,美股和國際股市短線漲幅的確很大,2018年的產業目前看起來沒有很明顯的亮點,會不會造成美股和全球股市的劇烈震盪是需要觀察的地方。我們目前最擔心全球股市的回檔起跌點有可能在第二季。除了先前談到的縮表將在第三季形成很明顯抽離現象的問題外,第二、三季是美國景氣循環的淡季,如果這兩個現象加起來是否對股市造成回檔的影響將非常值得關注。假如這樣的假設成立,這波股市的高點可能會出現在2018年第一季,然後一路震盪到第四季才可能有比較好的行情。


近期三個月期的美元Libor利率持續上揚,已來到九年新高,這會吸引國際游資不得不往美元部位挪移,可能會造成中國資金持續外流。因為中國企業發行美元公司債部位越來越龐大,三個月期美元Libor利率持續上揚,在美國發債的中國企業需要更多的美元部位付利息給投資人,有可能牽拖到中國利率市場出現緊俏。另外,美元指數近期在92~94點間震盪,川普稅改若能吸引海外高達2.6兆美元資金部位的一半回流美元部位,造成美元指數站上97點,屆時美元指數又可能形成多頭走勢。這兩個現象都不利於人民幣匯價的升值,而美元若強勁走多頭,其實也不利美股表現。

美國S&P 500指數成分股中,有超過48%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當美元指數走強時,美國企業在海外的營收不但沒有匯兌收益,更可能出現匯損,不利於美股表現。就慣例而言,美國企業的獲利表現受到美元指數的影響會落後約兩季,匯率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落後一~二季。

鮑威爾要接受市場檢驗

2018年2月底聯準會主席將換成沒有經濟學博士和貨幣政策背景的鮑威爾,他將掌舵聯準會。華爾街市場可能會透過市場的震盪考驗鮑威爾的能力。前主席格林斯班接掌主席大位後兩個月美股曾出現有名的「黑色星期一」大崩盤,當時格林斯班處理市場震盪與經濟的能力獲得華爾街認同。鮑威爾接掌聯準會的初期,市場出現類似大震盪的機率也會有,屆時就是考驗鮑威爾能力的時候,他能否獲得華爾街的信任就決定在一夕間,這也會是2018年的市場風險之一。

放眼全球四大央行就只有聯準會開始回收Q E,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雖然也想回收Q E,擔心歐元區部分成員國出現自治區獨立或是脫歐的疑慮,是影響整體歐元區經濟成長的變數。以至於從2018年1月開始先減少QE釋出金額一半成為每月300億歐元為期九個月,被市場解讀為「鴿式縮表」。另外,歐盟與英國政府從2017年的下半年開始脫歐談判,並在11月底出現突破性的進展,英國政府願意付出歐盟所提600億歐元的分手費。如果脫歐談判能成功,對歐盟比較有利,會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將歐洲營運總部從英國到歐盟境內,將有利當地經濟發展,也有利歐元匯價表現。

展望2018年的外匯市場,假如美元指數沒有太強勢,突破2017年年初高點的103.82點後又再走一段多頭行情的話,全球外匯市場走盤整型態的機率較高,如此也對各國企業的獲利表現有利…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快報理財年鑑第2018期

本文摘錄自‎

金融市場的幾隻黑天鵝

財訊快報

2018/理財年鑑第20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