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第2份薪水,投資ETF最穩?

Money錢月刊120期_ETF

撰文:劉宗志


自去年下半年台股站上9千點整數關卡後,不少投資人就開始擔心股市拉回,但台股近一年驚驚漲走勢絲毫未間斷,短短一年又是大漲千點以上的多頭走勢。


已經錯過前一波行情的投資人,若現在要進場,更怕會買在高檔,但不進場,又擔心無法參與多頭行情,尤其是想要藉著投資打造第2份薪水、累積財富存退休金的穩健型投資人,因為這一路來抱著「居高思危」的想法而遲未進場,這2年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市從7千、8千、9千點,一路漲到萬點之上。投資人目前心中最大的疑問,就是股市萬點以上還能不能投資?如何投資才能為自己打造第2份薪水?


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不同世代的退休理財現狀與趨勢, 透過問卷調查國內25歲以上不同年齡族群的民眾,進行財務收支、理財工具及退休金規畫研究。

想60歲退休 準備900萬元才夠


中經院調查發現,多數台灣民眾對未來的退休準備規畫,明顯不足;有56.95%的未退休族群民眾表示, 目前並無額外準備未來退休金。另一方面,不論是哪一個年齡族群,對未來退休生活最擔心的事項分別為:退休金準備不足、醫療費用、身體健康問題及意外事件發生等,普遍存在著對未來退休的不安全感。


「若國人60歲退休後須面對每月生活開銷、醫療支出以及長照費用,預期總開銷支出將至少在892.58萬元以上, 民眾未來退休準備很可能出現不足。」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


吳中書認為,考量各年齡族群對於投資因素的衡量及投資工具的選擇偏好,未來若能適時提供具多樣性及交易便利之理財工具(例如ETF等) 的投資誘因, 不僅可增加國民理財操作的運用彈性,也可滿足不同族群的退休儲蓄需求、協助個人分散風險、掌握一定程度報酬,以提高國人對未來退休金準備的信心。


吳中書建議,政府可以參酌國外經驗,未來若能規畫一套兼具儲蓄及投資功能之個人儲蓄帳戶,結合具多樣性質之金融商品,並搭配具一定條件的優惠措施及相關限制機制(如:閉鎖期、提領年齡等),預期將有助於提高民眾退休金準備誘因,可以活絡資本市場並促進經濟成長。


2009年底全球ETF發行檔數1,700多檔, 但是到2017年,發行量已經超過6,100檔、總規模突破4兆美元,ETF發展呈現三級跳。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表示,國際主要退休基金多已提高被動式投資的ETF部位至70%∼90%,「這麼高的比例令人非常訝異。」

Money錢月刊120期_ETF

0050近10年還原權值走勢圖
原型ETF長期走勢與所追蹤指數相近,0050就是以追蹤台灣上市前50大權值股表現為目標,可以分散個別公司風險,又可享有台灣最具規模公司的績效表現。


由於股市與經濟成長、產業與公司獲利表現高度相關,長期投資應可期待相對穩健的報酬。以0050為例,即便投資人不幸在2007年10月台股近萬點高檔才進場買進0050(還原權值價格為51.86元),今年8月漲到83.25元高點,累計也有6成的投資報酬率,計算式為(83.23-51.86)÷51.86=60.62%。

風險分散、成本低 ETF成退休理財首選


胡德興建議, 退休理財的最佳方程式就是定期定額搭配長期投資, 而ETF則是最佳的退休理財工具。由於ETF具備長期績效佳、成本低、風險分散的優勢,標的是一個區域、國家或是產業,不會受到單一公司營運、或是主動操作時看對指數選錯股票的窘境,因此非常適合做為資產配置時的工具。


胡德興分析,根據統計,同時持有不同區域資產的投資組合,其年化報酬率可達近10%,遠優於單純持有單一國家部位。只要選擇長期趨勢看好的ETF, 加入退休理財的投資組合,不僅可提升投資組合績效,亦可降低投資組合波動率,效率大大提升。

原型ETF 可分散個股風險


原型ETF多半是以追蹤特定指數表現為主,以台灣50(0050) 為例, 其追蹤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產業龍頭公司股票,好處是,萬一遇到個別公司表現不佳時,其他公司的獲利往往可以彌補虧損,即使遇到最慘烈的狀況,單一家公司股票下市變壁紙,在50檔標的當中比例也相對微小,投資人受傷有限。


理財作家施昇輝的投資也是以0050等原型ETF為主, 除了專家一般建議的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方式之外, 他建議股市在9千點以上,可以採高賣低買的價差操作。他分享自己在0050波段操作的原則, 是以大盤的日K值20以下進場買, 等到日K值來到80以上高檔賣出。他分析,K值小於20, 通常是股市低迷時,就是「買在低檔」;K值高於80,通常是股市相對高檔,就是「賣在高檔」。


但是,買0050為什麼是看大盤的K值?施昇輝的理由是,0050與大盤的走勢相當接近,而大盤K值的變化較為平和,而0050每年都會遇到配息時股價扣抵產生的K值修正,因此他建議看大盤K值買賣0050。

 

分批投資 才可避免套在高檔


不過, 要特別注意的是,ETF雖然可以分散個別公司風險,但遇到系統性風險時,整體股市下跌,ETF因為追蹤指數, 也會跟著下跌,投資人這時恐怕就會套在高檔。


要避免買在高檔,除非投資人自認有勝率高且精準的「擇時進場」能力,否則專家一般建議可以採用分批、定期定額的方式進場。因為,相較於單筆進場可能買在高檔的風險,分批買進雖然無法讓投資人全數買在低檔,但是可以避免全數買在高檔。


此外,如果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在股價低時可以買到較多股票、股價高時只能買到較少股票,長期下來必然可以降低平均投資成本,「成本越低、贏面越高」。


專職投資人張鴻文就是採用逢低、分批進場的投資方式。他從2011年開始分批進場買進0050, 在這幾年當中, 台股經歷歐債危機,之後又從7千點一路爬升至2015年4月的萬點,張鴻文分批買進的平均成本在48元,他在台股近萬點的相當高檔時, 也就是0050在70多元時有部分獲利了結, 之後0050掉到60元時,他再度買進。


「我的朋友們都沒買到,因為他們設定55元以下才要買,但我認為買在相對低點就好。」張鴻文當時就是在台股8,000點、跌破10年線的時候再度進場,因為他自認「猜不到底」,所以也不貪心,相對低點有買到就好。


事後看,2015年7、8月, 台股指數一度重挫至7,203點,但是近2年股市不但重回多頭,今年還站上萬點創下27年新高。張鴻文這幾年「分批」布局的成果不錯,0050潛在獲利約7成。


近幾年國內ETF蓬勃發展, 掛牌數已近百檔, 除了既有投資國內的相關ETF之外, 包括投資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印度、香港、韓國等地的ETF也已陸續掛牌, 投資人無須「錢」進海外,在國內市場就可以直接投資全球重要股市。

Money錢月刊120期_ETF

今年來全球股市多頭格局持續,以國內的原型ETF績效表現來看,元大韓國(00667)、元大台灣50(0050)、元大中型100(0051)、富邦印度(00652)、國泰中國A50(00636)、FH 香港(00649) 等,今年至7月底止分別都繳出15%∼20% 的優異表現。這意味著,台股並非一枝獨秀,而是全球主要股市表現都相當強勢。


面對全球主要股市創新高、台股站上萬點,投資人或許會擔心現在進場會「買在高點」。其實,想要長期投資、穩健累積退休金的投資人,只要秉持分批(定期定額)、分散(原型ETF) 投資的原則, 要參與股市長期向上的獲利,並非難事。此外,股債組合向來被視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元素, 今年國內也有美債ETF掛牌,方便投資人進行股債組合的資產配置,長期投資可望降低波動度,同時兼顧相對穩健的報酬
···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Money錢月刊120期

本文摘錄自‎

賺第2份薪水用ETF最穩

Money錢月刊

2017/9月 第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