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專不是人!台灣金融業的背後真相?

一家銀行大打廣告,宣稱該行的機器人對客戶的問題可以對答如流。對此不太相信的東吳大學教授蔡宗榮特地打電話過去測試,初期機器人對答不太順,但愈來愈流利,帶著狐疑態度的蔡宗榮,最後忍不住問對方:「你到底是真人還是機器人?」結果對方回答是真人後,讓蔡宗榮證實自己的懷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蔡宗榮同時兼任東吳大學金融科技中心執行長,對於各金融機構推出的FinTech(金融科技)業務,他都會去體驗一下。蔡宗榮笑說,各銀行現在最需要的是聊天機器人,但中文的聊天機器人實在不易開發,當機器人講英文時,因英文的文法嚴謹且有詞性等規定,因此在回答英文的問題較易設計,對答也較為流利。但中文的文法邏輯不強,要機器人以流利中文對答,並非易事,所以目前各金融機構推出的機器人中文客服,大部分是半自動的,也就是當消費者的問題複雜到機器人無法回答時,就會請出「學長姊」協助,這些學長姊就是真人。不過,雖然目前機器人理財尚未完全成熟,但機器人進入金融業務領域卻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金融科技面向廣泛,但綜合來看,台灣目前積極研發推動的主要有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理財、生物辨識、區塊鏈五大區塊,金融業者正透過這些金融科技進行深度大改造,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其中,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又是業者發展機器人理財的核心基礎。

財訊 第529期

金融科技影響下,消費金融面貌更多樣化,圖為消費者在第一銀行選擇金融商品的情形。

五大科技正改變金融面貌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是核心基礎


金融業現在應用的機器人有三個領域,第一個是迎賓機器人(即不少金融業者引進的Pepper),主要是放在營業大廳與顧客互動。第二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提供資訊用在智能客服。第三就是理財機器人。

大數據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幫助金融業更認識自己的客戶,當金融業更清楚客戶的投資面貌就能達到精準行銷,並得以運用到機器人理財上。第一銀行大數據顧問洪瑞隆表示,第一銀行運用大數據分析,將客戶區分成尊榮精英、銀髮養老、潛力理財、小資理財及其他五種共九種類別,每種類別再按照顧客的屬性分成積極、保守、穩健等,這些大數據分析並透過雲端傳送到每位理專的iPad,因此當理專看到客戶是屬於銀髮養老族群,就不會去推薦風險性太高的基金,這樣就能把對的商品賣給對的客戶,既符合客戶需求也提高客戶的滿意度,而這也是機器人理財比真人理專更勝一籌的關鍵所在。

財訊 第529期

除了更了解客戶的投資屬性,目前國外的機器人理財已可把社群網站上的資料,當成投資判斷的重要參考依據。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教授最近帶團到美國參觀貝萊德公司(BlackRock)的機器人理財功能,她表示,貝萊德的理財機器人不只是幫投資客戶分析被投資公司過去多年的財務數據,還進一步分析各社群網站投資人對這家公司的輿論評價,分析的深度和廣度都非常夠。

而在理財機器人利用大數據的強大功能前提下,金融業界相信,不久的將來,恐怕會像打敗全世界無數圍棋高手的AlphaGo 一樣,出現一個打敗所有投資名師的理財機器人,並開啟機器人理專橫行的黃金年代。

交通大學資管與財務金融系教授陳安斌表示,他正與一些金融機構研發「智能call center」,他估計研發成功後,透過大數據與智能機器人協助,只要用十五個員工就可發揮以往五百個員工所能服務的業務量。

陳安斌說, 智能call center對於理專及證券營業員相當重要, 試想如果客戶打電話到call center來,理財機器人透過大數據馬上就可以根據客戶的電話,把客戶過去五年甚至十年的投資績效整理出來,甚至畫出客戶的風險雷達圖,告訴客戶過去某個時段就是因判斷錯誤,買了哪些基金或股票導致虧損,並建議現在應該如何做,真人的理專或營業員如何與智能超強的機器人對抗?

財訊 第529期

金融科技(FinTech)時代來臨,銀行業的員工須熟悉運用各種數位化資訊,協助客戶理財,圖為星展銀行員工查看電腦資訊的情形。

買基金從選經理人變選機器人

打敗投資大師的理財機器人可能出現


陳安斌甚至預言,現在很多投資人在買基金時,會打聽哪些基金經理人的操盤效果較佳,以後會變成選擇那一個理財機器人,因為未來每一個理財機器人被設定的交易模式可能不同,例如有專門操作積極型或保守型的不同程式,不同的理財機器人有不同的特性,供消費者依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而這個時代很快就會來到。

當然,機器人理財也會有風險,常買基金的投資人就經常會看到基金公司不斷強調「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收益」的廣告詞,而機器人的專長就是利用大數據分析過去的資料,還可以儲存大量資料,但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在對未來判斷,這點機器人會比真人行嗎?再者,以往銀行理專如有誤導消費者而造成投資損失,消費者可以向金融機構抗議甚至要求賠償;但未來若理財機器人因設定錯誤,使得消費者產生巨額損失,難道要把理財機器人抓去關?

甚至如果理財機器人經過推算,向投資人推薦一檔從沒有聽過的基金,你敢買嗎?

富邦金控副總經理李相臣表示,理財機器人實際是一部看不到機器人外殼的電腦,目前在國外有做「全委」或「半委」兩種,「全委」就是最後下單投資的決定權完全由電腦機器人決定,而「半委」就是最後還是要消費者做決定,但這類理財機器人還在發展中,未來一開始消費者用理財機器人投資的金額可能不會太大,因為這需要時間驗證,先投資小筆金額測試,理財機器人的演算法不斷驗證後,會愈來愈改善。不過,王儷玲表示,消費者應把理財機器人當成重要顧問,真正重要的投資決策,還是要徵詢多方意見,不能只聽理財機器人的建議。現階段理財機器人還無法完全取代真人理專。

財訊 第529期

大數據顛覆消費金融既有規則

臉書、手機內容也都可以當擔保品


此外,個人在社群網站以及手機通訊也已列為大數據蒐集的資訊,作為徵信的輔助資料,這將徹底改變金融業消費金融的面貌。想像一下,過去消費者申請貸款,銀行最常要的擔保品是能保值的不動產,但往後你向銀行借款,銀行可能要你交出臉書或手機的內容作為擔保。

李相臣說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在真實有世界中,很多人是以真名講假話,而在網路世界裡,則是用假名講真話。」社群網站的資料,當然是未來金融業透過大數據功能搜尋的資料,國外甚至已有金融業者在放款時,要看借款者的手機資料。

 

根據資誠會計師最近發布對台灣地區金融業受金融科技衝擊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達七成受訪金融業者認為,受金融科技衝擊最大的業務是零售銀行業務,這是因過去銀行對於小戶的貸款需求無法滿足,這塊市場可能被金融科技業者用新技術搶走所致,銀行業要挽救這個頹勢用的武器就是大數據分析。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表示,銀行業過去對小戶金融需求服務不足,是相當無奈的事,不是銀行不想做,而是不敷成本。因為銀行除了要創造客戶的價值,也要創造銀行本身的價值,銀行的理專服務每個人的作業成本大致相同,所以當銀行有一萬人各自要買一萬元基金,和有一位要買一億元基金的大戶同時出現時,基於成本考量,銀行的理專當然會優先服務大戶。但在金融科技技術出現後,銀行可以建置大數據分析及各種網路設備,這種情況就會改觀,利用大數據的功效,銀行透過網路和雲端,也可同時滿足這一千個小戶買基金的服務需求,其業務廣度的延伸性,比現在的量體大出許多。

財訊 第529期

雖然金融科技來勢洶洶,但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認為,傳統金融業不會完全消失,他以銀行業的分行轉變為例說,在金融科技衝擊下,除了網路及雲端的虛擬分行外,實體分行將朝兩極化發展,一種是規模很大經過精心設計的理財旗艦分行,另外一種是非常簡單可能只有一台ATM配上真人影像的簡易分行。

蔡明忠說,他曾有機會問一些名牌商品如GUCCI 的老闆,在網路時代他們的商品上網也買得到,為何還要在各大城市付那麼高的租金,租那麼大的實體店面呢?這些老闆告訴蔡明忠:「品牌的形象還是很重要的。」因此,蔡明忠認為,往後銀行分行會逐漸開始往極大和極小兩個方向變形,而不會完全淘汰。

蔡明忠:實體銀行朝兩極化發展

富邦金控也投資海外理財機器人公司


蔡明忠並表示,從去年統計資料來看,全球投入金融科技產業的資金已經開始縮水,根據KPMG會計師聯盟的統計,二○一五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產業金額有四七○億美元,但到一六年只剩下二五○億美元,這應和各地金融主管機關開始加強對金融科技業者監管有關,資金籌措也沒有以前順利,且金融科技業者開始找金融業投資合作,這在以前是很難想像的事,富邦金最近也投資了一家國外專門做機器人理財的公司,強化虛實整合的金融業務功能。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也表示,樂於與金融科技業者合作,把餅做大。但他始終擔心,如果谷歌、亞馬遜、蘋果這些數位原生大咖也要跨入金融業務,那恐怕才是金融業者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財訊 第529期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 第529期

本文摘錄自‎

我的理專不是人

財訊

2017/5月 第5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