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味」魅力褪色?台品牌從中國市場大撤退

六年前,《商業周刊》在中國前兩大消費城市北京、上海,發現「大陸瘋台灣」,吃的、喝的、穿的,只要打出台灣名號,就能賣得比別人貴又好。
商業周刊
六年後,台灣品牌在中國市場壞消息不斷。高峰時有一千三百家店的儀大童裝,今年因慘賠解散公司;曾是上海高檔地標的太平洋百貨淮海店,十一月中除了一樓,全面熄燈;高檔禮品法藍瓷西進擴廠,卻遭禁奢令打擊,縮編四分之一;老牌食品廠泰山因大陸事業虧損,爆發家族經營權內鬥。

還有,永慶房屋、錢櫃KTV、東京著衣、阿基師餐廳……這些台灣知名品牌,更早在去年就認賠撤出中國。

這是因為大環境不景氣,順理成章的現象嗎?但攤開財務報表,同樣是飲品大廠牌,台資的康師傅飲料部門今年上半年獲利大跌逾七成、旺旺(中國)乳品與飲料跌18.5%,中國的光明與伊利卻都能成長兩成多。同樣賣女鞋,台資達芙妮上半年獲利比去年同期巨跌近2000%,中國的百麗僅下滑不到兩成。吃的、喝的、穿的,「台灣牌」竟短短幾年就抓不住中國消費者的心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太平洋百貨收攤現場「它多年沒變,跟不上商圈國際化」

我們再次前往北京、上海的指標性商圈,走訪21座商場和街區,實地探索真相。11月12日,正當台北的太平洋Sogo百貨週年慶熱鬧登場,同屬遠東集團、在上海淮海中路屹立二十年的太平洋百貨(以下簡稱太百),卻吹起熄燈號。

《商業周刊》記者就在現場。這一天,一樓舉行謝幕促銷大拍賣,搶便宜的人群擠得水洩不通,但二樓以上,各專櫃人員全都忙著打包,成堆紙箱取代了人潮。從裡到外走上一圈,太百的外觀與內部裝潢,對比一路之隔、造型新穎的K11購物藝術中心,顯得跟不上時代。正在最終搶購的民眾告訴我們:「(太百進駐品牌)多年來都沒什麼變,跟不上這商圈品牌的國際化發展。

十幾年前,位居繁華地段的太百,裝潢和商品是上海流行指標;如今,地主瑞安集團原地重建的智慧型購物中心計畫,卻沒有太百空間。西進十多年的一位台資市調機構主管觀察,精華商圈要的是最新、最有特色的業者,但太百過去賺錢時未能投資改善自己,漸漸失去特色,看不到經營者的願景。


消費者想過更好生活品牌除了做大,還要敢投資升級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入主太百後,他的中國百貨業零售營收一度飆到新台幣263億元,但近年陸續關店,淮海店熄燈後,只剩165億元的營收還要再縮水。過去的金雞母,已成了新惡夢。同樣從風光變沒落的老牌台灣零售業者,還包括:曾經擁有一千店規模的克莉絲汀,過去是台商津津樂道的烘焙業傳奇,但現在台商們評論,它無法建立競爭門檻,出現關店潮。曾是中國女鞋銷售第一的達芙妮,不敵中國消費改變,一年多就關掉上千家店。

一位長居上海十多年的台商核心幹部,在我們面前細數4年前出版的《台商連鎖店進軍中國》書中,上百個台灣品牌,最後他闔上書本說:「就我所知,八成五都很慘。」他分析,連鎖品牌要成功,除了做大,還要有膽投資升級,但許多台商一做大,考量成本而維持原樣、不求變,最後就完了。

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說,不要小看中國人追逐更好生活的企圖心,他們不僅要好,還要更好,「這是一種新常態,口味變化快,競爭更激烈。」換句話說,跟不上,就等著被淘汰 閱讀更多
商業周刊

本文摘錄自‎

台灣品牌大撤退‎

商業周刊

2016/12月 第1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