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微網紅也能做 圈圈科技解決小店家痛點

圈圈科技解決小店家痛點,獲國際創投青睞


疫情衝擊新創募資, 但這間成立剛滿兩年的台灣新創,卻吸引到中國第二大短影音平台快手、韓國最大即時通訊軟體Kakao Talk早期投資人—國際創投DCM的目光,逆勢募到兩百萬美元,比同樣屬於早期新創的平均募資金額,高了近二.五倍。

文●張庭瑜 攝影●賴建宏
圈圈科技

成立:2018年
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圖)
主要業務:網紅媒合行銷
成績單: 2020年營收破百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10倍


圈圈科技,台灣目前最大微網紅行銷媒合平台,定位為「網紅界的Airbnb」,目前有上萬名微網紅、超過六千家店家註冊,媒合超過萬則貼文。今年,它們更推出業內首個網紅行銷訂閱制服務。

網紅媒合行銷,乍看並不是新生意,但卻有一大塊缺口未被滿足。

圈圈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解釋,過去的網紅行銷市場,主要分兩種:一是傳統廣告代理商,由業務或專案經理等人力,幫廣告主媒合適合網紅、議價、追蹤成效、付款等。二是網紅搜尋引擎,可透過數據分析替廣告主找到適合網紅,但後續的繁瑣作業,仍得想辦法找人力處理。

由於得投入大量人力跟預算,只有大品牌有能力使用,卻有一大群如餐廳、咖啡廳等中小品牌的需求仍無法被滿足。

挪用廣告自動媒合概念
從議價到執行一站式購足


看準這缺口,圈圈用店家開出的條件,自動媒合資料庫中符合條件的網紅,包含地區、產品別、過往貼文、互動率等,也將後續的議價、追蹤成效、付款等需要人力溝通和執行流程都簡化,在平台上一站式完成。

「 我不是用agency( 代理商)、而是用network( 網路)的概念,看這些長尾的影響力可以如何被利用。」曾在Google負責廣告聯播網的柯景倫,想要將廣告自動媒合的機制,複製到目前仍重人力的網紅口碑行銷市場。

如同大部分平台,圈圈營收來自向平台供需兩端抽成,一旦媒合成功,即對網紅抽五%、對廣告主抽二三%手續費。

它對廣告主的想像,不只是中小品牌,還包括廣告代理商。廣告代理商cacaFly網紅發案中心負責人林音說,來自大品牌的整合行銷案中,通常包含關鍵字廣告、社群網站廣告、口碑行銷等,其中需要微網紅的部分,比如一間餐廳想找十位網紅去打卡,就能透過圈圈媒合,而不用一個個找。

自動化媒合平台,對任務較複雜、需要來回溝通理念的大品牌來說,仍有限制。

林音舉例,光是街頭風,每個人的定義也不同,可能品牌主想像的街頭風是有籃球、鐵網元素,但網紅想像的是廢墟元素。但若是比較簡單的任務,比如拍餐廳食物照,就很適合圈圈。
網羅微網紅、中小品牌
朝供需痛點下手,啟動飛輪


做平台,第一個挑戰是如何確保供需兩端都有足夠的量和動力,啟動飛輪。

從供給端來看,過去傳統網紅經紀公司的大網紅、僅占Instagram人口比率不到一%,而圈圈鎖定的微網紅,是一千名粉絲以上、萬名粉絲以下,約占三成。

這群人,傳統網紅經紀公司沒有太多資源經營,但每名微網紅都代表著一個分眾市場,很適合做口碑行銷。且這群微網紅需要內容吸引粉絲,希望贏得注意力、被認可,本身就有動力替店家發文行銷。

從需求端來看,中小品牌本來就有行銷預算,但因預算有限,很難發案給數位行銷公司、也沒人力自己找網紅,只能選擇傳統的行銷方式。
可以說,圈圈把過去難以被注意到小眾、長尾的那群人,集結在同一個平台上。

第二,如何讓供需雙方不繞過平台,把行為留在平台上。

柯景倫分析,用戶會繞過平台私下交易的原因在於,每次獲得的服務品質、商品都差不多,如清潔打掃、洗衣,但網紅不同,對店家而言,每名網紅帶來的邊際效益會遞減。

比如,要做口碑行銷,相較找同一名網紅打三次卡,找三名不同網紅去打卡的效果更好,因此,這會促使品牌主回到平台上,找新網紅做口碑行銷。

「(口碑行銷)要找到那圈圈裡的人持續做,就像看到兩、三個朋友都在講同件事,就會引起你的好奇。」他說。平台也得持續優化流程,這難在怎麼理解供需雙邊的需求和痛點。

例如,溝通需求對中小品牌來說是一大痛點,包含想要網紅怎麼配合、貼文內容等,甚至很多廣告主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一開始,圈圈為了釐清廣告主需求,放很多開放性問答,沒想到卻讓廣告主很難回答,光填需求問卷就得花上二十分鐘。優化後,改成直接列出幾個常見的招募版型,讓廣告主不用花太多時間思考,填寫時間縮短到五分鐘。

「 過去跟KOL、藝人合作時,需要花很多時間找人、追蹤貼文,且價錢也不透明,跟圈圈合作,可以知道一個月花多少錢,最重要是希望一直有人流。」客戶吐司利亞執行長張琇茹說,他們客單價約五百元,行銷預算有限,微網紅口碑行銷正符合其需求。
同樣的,來回議價過程也簡化,由廣告主先開出行銷預算,有意願合作的網紅才會來申請。「過去,品牌主想跟二十幾個人合作,可能要問一百個人,但這裡,一天發出去,絕對會有十幾、二十人來跟你談合作。」柯景倫說。

今年一月,圈圈推網紅訂閱制, 一年只要付兩萬多元,每個月就有三名微網紅幫你行銷,也是希望減少使用障礙。他分享,有次他問日本客戶,為什麼分類廣告網站的效果普通,但仍有店家願意繼續付年費使用?對方回答,因為這最簡單。這啟發他,功能不須做得多複雜、多炫,而是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幫客戶做到穩定、持續的曝光。

先累積數據,快速迭代
就不怕新進者靠複製威脅


那麼,若既有平台或大企業,挾其資源複製此商業模式,是否會形成威脅?

柯景倫認為,這像Google搜尋引擎,透過分析大量用戶搜尋、點擊的數據,以提供更準確的搜尋結果給用戶,這些數據疊加上去的結果,讓新進者難以超越;同樣的,要提供網紅對的案子、有效率的媒合廣告主,這都得先有一群用戶、累積數據而來,「這不會是抄一個皮就能得到的東西,要有經濟規模才有辦法做到。」

圈圈科技早期投資人SparkLabs Taipei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觀察,投資早期新創時,最重要的是看需求是否存在、團隊對解決問題是否具備獨到經驗與技術、團隊執行力。當這三點都具備,就不用怕大企業競爭,因為新創的優勢就在於彈性與速度,產品迭代速度可跟上市場變化。

一方面,先行者可快速迭代,另方面,在新市場也有品牌效應,這才是真正的門檻。「護城河不是在技術、不在人才,而是, 它等於這新市場。」 DCM董事合夥人林禾欣說。找到市場缺口只是第一步,圈圈仍有不少關卡要突破,包含教育使用者、把餅做大、持續提供高附加價值產品給用戶。做為先行者,要避免中途出局,得持續優化,永遠領先對手一步。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40期

本文摘錄自‎

訂閱微網紅也能做 圈圈科技解決小店家痛點

商業周刊

2021/第17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