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工作趨勢當道 勞資拉鋸下誰是最終贏家

一試成主顧!美國疫後逾六成員工想繼續居家辦公

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下,許多企業因此開始居家辦公,但在疫情趨緩後,居家辦公是否在未來會變成新常態,成為值得討論的焦點。

譯者‧連育德
亞士坦‧谷士比 ( Austan Goolsbee)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


▲居家工作經常需要透過線上會議,如何做到有效溝通將是組織內部的重點。

疫情期間, 美國有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初嘗在家工作的滋味, 結果一試成主顧。根據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年初發表的報告,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上班族表示,希望在疫情結束後,可以每周在家工作至少三天。

但勞資拉鋸戰來了。大家以為雙方一消一長下,雇主未來勢必會落實遠端工作,但其實也有可能大部分好處全都被雇主拿走,原因並非雇主禁止遠端工作,而是雇主等到就業市場不如目前理想的時候,可能會要求員工增加工時。

有些雇主確實會抗拒遠端工作趨勢。高盛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表示,遠端工作「不正常」,他們的員工已在六月重返工作崗位。摩根士丹利執行長高曼(James Gorman)亦要求員工在九月前回到辦公室,更說:「要想拿紐約高薪,就得在紐約工作。」

遠端工作誘因多 不用通勤 還能省下大筆日常開銷

但更常看到的狀況是,雇主找人不容易,所以不想激怒員工。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五月職缺數達九二○萬個,創下新高紀錄。由於提供簽約獎金,又有更好的薪資與福利,許多員工現在處於主導地位,而雇主似乎也願意配合。許多名嘴甚至高喊,美國正走向遠端工作的「黃金時代」。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在家工作會成為更普及、更長期的趨勢,因為這樣減少了不必要的會議、讓員工分心的人事物,尤其不用通勤,員工生產力可望提升。除了省下油錢外,也不必花錢應酬、治裝與送乾洗,一般上班族的荷包一年就多了幾千美元。


▲省去了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是否能為上班族產生更多生產力,仍存在許多討論空間。

不必通勤,是遠端工作最大的好處。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民眾在二○一九年平均每天通勤時間達五十五.二分鐘,每十人就有一人每天花兩小時上下班。換算下來,每周省下五到十小時的通勤時間,等於自動加薪一、兩成。以今年平均時薪超過三十美元為例,每年就多了七千到一萬五千美元,相當於中產階級收到史上數一數二的減稅紅利。如果薪資水準或通勤時間高於平均值,受惠的程度更高。

這也難怪這麼多人想要在家上班了。但問題是,在家工作的最大贏家是員工還是雇主呢?

不難看出答案可能是後者。既然不必通勤,雇主就更有理由要求員工增加工時,如晨會前就備妥報告,或全天候回覆電子郵件、聯絡客戶與申報表格。所以說,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一旦模糊,最終受惠者未必是員工。在還沒有爆發疫情之前,這點也是大家對在家工作的疑慮。
經濟學家說這是「歸宿」問題──最後是哪一方得利?就跟租稅歸宿(tax incidence)的問題一樣,以某州調升銷售稅為例,經濟學家會分析最後負擔是落在消費者還是買家身上。

在家工作的受惠者是誰,答案取決在就業市場態勢,如勞動力是否長期持續短缺,或雇主的權力大小,也就是看哪一方的需求比較高。如果員工有很多公司可以選擇,能夠辭掉工時不理想的工作,就能成為在家工作的受惠者。反觀,如果雇主有很多潛在員工可選,在家工作恐怕就沒有太多好處。

勞工的黃金時代來臨?薪資與生產力恐脫鉤 最終受惠是企業

在目前就業市場吃緊的背景下,如果雇主增加員工的負擔,可能是自討苦吃,因為既沒辦法吸引到人才,還可能面臨員工離職潮。但如果幾年後生活回歸常態,就業市場還會是上述情況嗎?

美國過去四十年的薪資成長趨勢,值得借鏡。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薪資中位數與平均員工生產力密切相關,但從七○年代開始,兩者的關聯性逐漸降低。一九七九年到二○一九年間,員工生產力增加七二%,但薪資中位數只成長了十七%,漲幅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一。

薪資與生產力為何脫鉤,是經濟學家的熱議焦點。有些人認為,儘管整體數據出現變化,但兩者依舊存在密切的連動關係;有些人則歸因於幾個因素,包括全球化趨勢、技術日新月異,或者由於工會勢力衰微、雇主集中度攀升,導致議價能力的消長。

原因雖然複雜,但最根本的議題卻很簡單──企業占國家經濟的比重更勝以往。在過去四十年來,員工生產力雖然不斷增加,但最終受惠的是股東與企業獲利,而非落到員工口袋;既然如此,同樣的情況也很有可能發生在遠端工作年代。

這麼看來,大家不妨趁現在享受在家工作的小確幸,穿著睡衣看報紙、多喝一杯咖啡、不必趕著通勤等,只是要知道,就算以後在家上班,老闆也可能會催促你快點工作。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84期

本文摘錄自‎

遠端工作趨勢當道 勞資拉鋸下誰是最終贏家

今周刊

2021/第12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