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工作 水電、網路公司補貼?

全國疫情升級三級警戒,不少企業實施分組輪流上班或異地辦公,減少群聚風險。遠距工作在去年疫情爆發時,已是不少外商公司及企業的彈性工作模式,甚至為部分外漂族、北漂族開啟了返鄉之窗。

記者蔡容喬、陳雅玲/連線報導
香港媒體編輯小伯(化名)在香港工作多年,疫情爆發前已申請調回台灣在家工作兩年多。他說,回台薪水沒變,但少了香港的高房租,每月至少多存三萬元新台幣;最大好處是省下一、二小時通勤,但工作量不會比較少,「長官一通電話就要能找到你」,主管下班後也常電話詢問工作內容。

外商網路公司行銷業務員「玲玲」表示,去年疫情升溫後,台灣分公司上千名員工,九成幾乎都異地辦公,「已經一年多沒見到其他部門同事了」,連去年底尾牙想在飯店聚餐都取消,改為線上抽獎。

她說,家有幼子的同事居家工作更彈性,小孩在學校發燒可就近帶去就醫,還能同時開電腦視訊討論公事。但公司的上班設備比較齊全,還可吹冷氣、供三餐,在家工作這些就得自理。

玲玲的客戶有很多科技公司,工程師早就異地工作,領北部公司薪水,人在南部老家工作;另有不少自由接案的工作者人在中部老家,接台北案子。

跨國顧問公司員工漢斯(化名)說,去年疫情一升溫,公司就實施在家工作,最近又再啟動,有些老家在中南部的同事正好回鄉,就決定先不北返;公司設置App,要求員工天天「健康打卡」。
台灣商業研究院副院長張皇珍表示,遠距工作在歐美行之有年,全球市場數據公司調查,亞太國家去年平均有超過三成民眾曾在家工作,台灣只有一成六,如果遠距工作能發展起來,都市旁的衛星鄉鎮房價低,可望吸引年輕人遷入,美國去年已有數百萬人搬到郊區或回鄉在家工作,美、日等國居家工作者都有倍增成長,並發展出了一套規範保障員工權益。

律師葛光輝指出,勞動部六年前曾訂「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包括上班起迄時間、工作紀錄等,雇主和勞工可以約定,並以App、手機等通信設備記載回報,連下班後被雇主交辦工作,也可作為加班證明。不過,工作型態改變,原有的交通、餐費津貼是否還在?員工因居家辦公增加的水電費、網路費等,公司能否補貼?員工能否把辦公設備搬回家用等,勞動部應著手訂指引或規範,供企業和員工遵循。

閱讀完整內容
聯合報 20210523

本文摘錄自‎

遠距工作 水電、網路公司補貼?

聯合報

2021/第05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