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探索管理學 10大經典理論 【封面故事-經理人】

管理大師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曾在《MBA≠經理人》(Managers Not MBAs)說過一段話:「管理教育什麼都教,就是沒教管理學。」他的意思是說,任何學門都有自己的史觀,也就是環境背景、配合條件。但教育往往只教炫麗的理論模型,忽略基礎的應用背景。
無怪乎,許多學過管理理論的人,認為它與實務存在差異,甚至根本不實用。其實不是不實用,而是我們沒「適用」。而這個概念在翻轉愈來愈快的現在更為重要,因為不曾知、不可知的挑戰愈來愈多,如果不充實自己的管理知識工具箱,只靠僅有的實務經驗面對世界,又怎麼能解決各種層出不窮的變化呢?

戴上歷史的眼鏡,重新理解經典

沒有過時的管理理論,要看你怎麼用、用在哪裡


身為一位經理人、中階主管,吸收產業知識,精進自己的管理方法,已成為工作常態。於是,許多管理書籍、產業新聞、企業實戰文章應運而生。但你可能還是會有疑惑,許多大老闆學歷不高、平常也沒怎麼看書、不懂管理知識,為什麼還是可以把一家公司經營得狀態不錯、體質健康呢?難道學校教的、書上說的管理知識沒什麼用處?

本次的主題企畫,就是基於這個疑惑而生。看見這些企業家的成就,許多人會認為管理理論無用,但對於懂得理論的人而言,理論沒有無用,只有「適不適用」「會不會用」。

每個理論,都是從每個年代,行之有效的實務經驗轉化而來。所以在現代人在使用時,自然要考慮年代是否相符,自己遭遇情況,與當初企業是否一樣。另一方面,人的時間和機會有限,不可能經歷所有情況,所以讀了許多理論,等於加大你的工具箱,未來遇到自己從未經歷過,但別人遭遇過的問題時,就能迅速解決。

因此,我們從管理學的源頭,一直到現在近100年的時間裡,整理出10個最經典的管理理論,並訪問多位教授與企業家,為我們解惑理論的實用與適用之處。首先,我們請台灣3位管理學大師,帶領我們探討管理理論與實務的差異。

Q1:當我們談到企業管理,許多大老闆不一定知道管理理論,也不讀理論書,但經營績效依然亮眼,難道管理知識其實不實用?

許士軍(以下簡稱許):有些老闆不是不看書,而是書中教的東西,他都經由邊做邊學,悟出來了。但「懂」得該怎麼做,不一定能「說」得出來教別人,這才讓你們以為他們不看書。其實他們肚子裡都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只是不知道怎麼教別人而已。

湯明哲(以下簡稱湯): 學習管理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懂邏輯,再來是洞察力,也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但這不一定要靠書裡、學校才能習得。王永慶學歷不高,但他的邏輯非常強。像我之前在長庚大學做系主任時,有一次被他找去開會。長庚大學高階主管跟他報告要買一塊地,未來發展之用。他就問:「發展什麼?」對方語塞,他又問:「你是要蓋大學還是研究所?」還是不太確定,接著「你要發展哪個學院?」「法學院。」「為什麼要發展法學院?」「要培養律師。」「那律師現在夠不夠?」一路問到長庚大學的定位,釐清花這筆錢有沒有必要。

李吉仁(以下簡稱李): 社會心理學的先驅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曾說過:「There is nothing so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沒有什麼比好的理論更實際)意思就是,如果它真的是好的理論,實務一定可用。如果理論和實務有了差距,就是理論不夠完整。此時,就得經過更多實驗與經驗不斷修正,看看在不同情況下的變化會怎樣。所以老闆不是不讀書,他們早就從失敗中學會更完美的理論,也就是實務經驗,只是他不懂背後的邏輯,所以無法說出口而已。
Q2:不少企業經理人會工作幾年再修個企管碩士(MBA)或高階主管企管碩士(EMBA),到底是實務經驗優先還是學習管理知識比較重要?

湯: 將軍是怎樣誕生的?當然是從戰場上打出來的,沒有人剛從軍事學校畢業,就當上將軍的。念MBA有什麼好處,就是你在職場上可能跟著老闆學個一招半式,結果日後做什麼都用這幾招,那如果出現不適用的情況該怎麼辦?

MBA就是列出100種可能情況,讓你對主流產業有大概的了解,並從各個危機中,找出哪些理論可以適用,如此就不會學一個五力分析,就以為可以打遍天下。
許: 什麼是「管理」,是適應「環境」發展出來,創造績效的方法。什麼是「環境」,是當時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他的價值觀念與群體的關係、科技的發展等。當你懂了管理的中心思想,才能把四散的理論拼湊出來,因為這些理論都是依附在不同環境下發展出來的。那經理人跟MBA有什麼不同?MBA通常只教「執行」,也就是「創造績效的方法」。但卻沒有教如何適應環境,像家族企業大房二房相爭,我該站哪一邊?制定目標與股東不合,該要怎麼辦?真正難的是這塊,如何在利益衝突與權力分配間生存,而學有所成的經理人通常已經經歷過,並知道該如何應對。

李: MBA或EMBA,是專業管理教育,就是不管你有什麼背景,來了我們都能教你如何管理。但拿了MBA以後會有個問題,就是只有管理知識,你要用在哪個產業、領域,但那些領域的產業知識你還是要掌握,而這是MBA比較缺乏的。
Q3:怎麼判斷管理理論在實務上適用性?

許: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自己創了管理學一詞,但從來沒說過這是理論啊!從他的經典著作怎樣命名就看得出來,《杜拉克:管理的使命》(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他教的是實務,是Practice。

那為什麼最後有些理論卻不適用呢?是因為最開始的佛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oylor)、亨利‧費堯(Herri Fayol)都是工程師,是管工廠的,也就是對「物」的管理。物沒有思想,沒有感情,所以可以用數學計算、證明、歸納出公式,讓後面的人可以照著公式套用。所以有沒有理論?理論有沒有用?有的!但因為管的是「人」,人和時代都在改變,所以會理論要隨著實務、環境改變。

湯: 管理沒有真理!再好的理論也會有20~30%例外的情形。不像科學,氫加氧變成水,全世界都通用。所以當你用理論做決策時,要考慮到當下的環境,是否跟理論基本假設、推演過程、結論相似,否則就會出現「例外」,就是理論不適用的情況。

李: 管理理論是無法放諸四海皆準,它存在許多配合條件。舉個例子,同樣用人和獎酬,美國公司和台灣公司就完全不同(不同文化)。

美國公司買的是你的潛力,所以你現在市場價值100塊錢,他願意花120塊錢聘用你。當然,未來一兩年如果你沒成長到120塊錢,就得走人;台灣公司則是一起成長的精神,你是人才,我們一起打拼。現在公司不好,所以我只能給你80塊錢。未來變好了,再把40塊錢補給你。

這樣你能說用錢激勵的理論是錯的嗎?不能,因為他還是用錢激勵,只不過依照不同文化,分成事前給,或事後給而已。但長期來看,美國公司因為多付你錢,所以他們會在過程中就仔細監督你,確保你發揮潛力。台灣企業的獎金是看結果來給,所以你過程怎麼做,他不關心,反正沒做到就沒獎金。但不重視過程,就無法拆解流程,就無法複製,無法管理,長期自然無法從過程中找出人才,容易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Q4:若要請您推薦,您覺得哪本書或哪一個理論在未來依然重要?

許: 我覺得是「Z理論」(Theory Z),討論員工、企業的倫理、道德、人性的重要。因為現在什麼都虛擬化,任何人都沒有權威管你,也無法管到你,你也不用聽我的,完全自主。此時,像一些共有資源、網路安全等,都需仰賴自律,這在未來依然會非常重要。

湯: 我推薦大家可以讀《產業經濟學》,它是邏輯思考的訓練,比一般管理學嚴密,比較有預見性。

李: 我會推薦經濟學家伊迪絲‧潘洛斯(Edith Penrose)的《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她發現許多企業把成長的快、慢,或不會成長的原因,歸咎於資源是否充足,但這其實錯的。一般穩定的企業,通常會隨著對資源掌握的了解、操作熟練度以及員工經驗增加,做事更有效率。

所以公司用1個員工、1個設備,本來只能得到1個產品,但後來因為員工經驗豐富了,可以產出2個產品、只需要一半的資源,若公司產出維持不變,就會花更少資源,最後一定會留下剩餘資源。

但問題是,沒人能「用」這些資源。這時就需要新業經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r)發現、嘗試新機會。所以如果公司有資源,卻沒有新業經理,事業就不會變大。而原本你投入1個資源,得到1個產品,賣給1個市場。但如果市場不增加,你擁有再多的資源,得到再多的產品也沒用,因為賣不出去。所以公司如果想成長,就得思考是否需要新業經理、又要怎樣培養。如果不做,到一定階段,公司就會停止成長…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月刊第153期

本文摘錄自‎

重新探索管理學 10大經典理論

經理人月刊

2017/8月 第1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