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電戰能力震驚美國 專家:國軍沒時間了

烏軍藏鏡人模式不適用台海? 共軍電戰能力震驚美國 專家:國軍沒時間了




▲開戰邁入第4周,俄羅斯至今未全面掌握制烏克蘭制空權,美國和北約在電子戰場的支援相當關鍵,而國軍在台海防衛作戰中是否也能以此借鏡,各界關注。(資料照,蘇仲泓攝)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戰進入第4 周, 戰況已從西方國家軍情部門原先研判的速戰速決,轉為以城鎮攻防為主的曠日持久地面戰。若單純以軍事觀點來看,這場戰爭最令人驚訝的,倒不是烏克蘭所展現衛國抵抗不屈的戰鬥意志及處於劣勢中仍時有佳作的反擊,而是俄軍表現完全不如預期,根本不像全球第二軍事強權,開戰至今仍未全面掌握制空權,也沒能癱瘓烏軍指管通情系統, 甚至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網路仍保持運作。

然而,不少軍事觀察家都認為,俄羅斯或許顧及文化、血緣關係深厚的烏國平民,以及戰後便於治理等原因,本來要打的就是一場「有限戰爭」;加上為防止美國及北約介入戰事,明顯有預留相當實力應變。據美國軍方情報顯示,戰爭開打20 多天來,俄軍對烏克蘭境內軍事目標,總共只發射不到1100 枚精確制導彈藥,遠低於北約(NATO)及美國在1999 年科索沃戰爭時,對南斯拉夫聯邦空襲的強度。

就以俄軍在烏境使用較多的伊斯坎德爾-M 戰術彈道飛彈來說,依據俄羅斯國防部公開的訊息,戰前俄軍光在面對北約方向,就部署了120 個飛彈營,每個營標準配備16 枚飛彈,總數高達1920 枚,可見俄國軍方只動用一部分伊斯坎德爾飛彈營入烏作戰。不過俄軍對烏作戰打得綁手綁腳、傷亡慘重的事實,並不能用未盡全力就能一語帶過。

尤其烏克蘭多數地區網路沒有中斷,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Zelensky)不但能透過直播對外談話, 甚至還能以視訊方式向西方國家國會發表演說;而基輔對各地部隊的指揮、通訊也能大致維繫,更突顯俄軍在看不見的電子戰場上,受挫程度比有形戰場來得更大。

但事實上,說起俄軍的整體電子戰力, 連美國及北約都不敢輕忽,烏軍在電子對抗、資訊、情報等方面的能力,與俄軍也根本沒得比,但為何戰場上卻反倒是俄軍吃了大虧,原因還真令人頗堪玩味。


▲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K(Iskander-K)短程彈道飛彈。(資料照,美聯社)



俄軍電子戰力「其實不弱」 俄烏戰場處處可見美軍支援影子

一位對各國電子戰能力有深入了解的我軍方人士指出,俄軍電子戰力的強悍程度絕對排得進全球前10 名,偵察、情報能力也因為擁有衛星、戰略偵察機等而名列前茅。這10 年來俄軍在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推動軍改下, 對電子戰裝備的研發更不遺餘力,諸如戰略層面電子戰的「摩爾曼斯克」等系統;用於戰場如「克拉蘇哈」、「希比內」等戰術電子戰裝備,都已入役第一線作戰部隊,且在敘利亞戰場、接管克里米亞及支援烏東獨立運動也歷經實戰考驗。

這位軍方人士強調,2014 年俄軍在突襲接管烏克蘭克里米亞軍事要地時,第一時間就通過電子戰手段,遮蔽了半島上烏軍與外界的所有聯繫。因而從過去的戰績,加上這8 年來俄軍電子戰力, 因新裝備服役仍在持續進步,沒有理由2022 年的俄軍的表現會得比以往差,唯一的可能的解釋,就是有外力介入,這次在烏克蘭的無形戰場對抗中,俄軍遭逢的對手不只烏軍,只怕美軍與北約也多少有涉入。

前中科院雄三飛彈總工程師、退役陸軍上校張誠認為,美國表面上沒有在俄烏戰爭出一兵一卒,只提供烏軍單兵使用的防空及反裝甲武器,但其實在烏克蘭戰場上,處處有美軍以電子、情報支援烏軍的影子。如3 月初烏軍從陸地以多管火箭,疑似擊中俄羅斯黑海艦隊畢可夫號(Vasily Bykov)飛彈巡邏艦,張誠分析,烏軍是在晚上視線不明時發動攻擊,試問若無俄艦精確位置、距離資訊,要用進行面打擊的多管火箭,在夜間擊中遠處水面艦艇是非常困難的,這樣即時、精準的情報,大概也只有美軍有能力提供給烏軍。

俄軍電戰挫敗國軍高層關注 侵烏全面戰爭曝能量不足弱點

據了解,國軍高層也對俄軍在烏克蘭戰場電子、資訊作戰的挫敗頗感興趣, 畢竟俄軍與解放軍的電戰、情偵能力是同一等級的,俄軍顯現出的諸多弱點, 對國軍因應共軍電子戰也頗有參考價值。國軍資通電專家多方評估後認為, 俄軍電子戰以往都是用於灰色地帶作戰或小區域衝突,才能取得不錯的戰果, 但這回在烏克蘭卻是範圍遼闊的全面戰爭,俄軍電子戰能量明顯不足以覆蓋整個戰區。

國軍資通電專家指出,俄軍戰略、戰術的電子戰裝備雖然種類繁多,性能也算先進,但多數仍具有傳統的大功率、強力壓制的俄式風格,對比美式電戰裝備存在不夠精細、無法因地、因時制宜的缺點。這次入侵烏克蘭,俄軍除發射精準彈藥摧毀烏軍防空、指揮管制系統, 還用強力電磁干擾壓制烏軍通訊。

然而,由於這類大區域的電子壓制沒辦法分敵我,也就是說,戰場內的烏俄2 軍將同受影響,偏偏俄軍通訊裝備太過老舊,甚至還有許多向中國購買的廉價民用品,深入烏境的部隊反受到自家干擾,斷訊、失聯狀況不斷,充分顯示俄軍對戰場電磁頻譜的管理並不在行。


▲俄烏戰事未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屢以影片、視訊方式向西方各國發表談話。圖為2022年3月17日,哲連斯基在德國聯邦議會發表演說。( 資料照,美聯社)



美電偵傳遞俄軍動態成效顯著 台海防衛作戰添想像空間

反觀烏克蘭軍方近幾年與美國、北約軍事交流密切,不但有美國軍事顧問秘密訓練烏國部隊,也引入不少美製通訊器材。面對俄軍強力電子干擾仍能維持通聯,前線烏軍接收俄軍動向情報並無問題,因而才能以機動防禦方式,對小股俄軍裝甲縱隊伏擊、圍殲,或是掌握進攻俄軍陣線上的薄弱點予以反擊,取得不少讓外界驚訝的戰果。

國軍資通電專家認為,美國、北約在電子戰場對烏克蘭軍方最有價值的支持,就是提供戰場上俄軍即時動態。開戰前就在波蘭、羅馬尼亞鄰近烏克蘭空域密集活動的美軍RC-135W 電子偵察機、E-8C 聯合星指揮偵察機,就是全天候掌握俄軍情報並傳遞給烏軍的要角。另有跡象顯示,主要以自家格洛納斯(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導引的俄軍精準彈藥,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命中精度似乎也有下降,不能排除格洛納斯訊號遭到美軍、北約干擾的可能性。

美軍即使不派出部隊,也能透過電子、資訊戰不著痕跡介入烏俄戰爭,讓俄軍吃足苦頭的作戰模式,也給了未來可能的台海防衛作戰全新的想像空間。因為解放軍若以武力犯台,美軍能否來得及在幾天內協防,避免台灣淪為共軍掌控的既成事實,向來是台美軍情界討論的焦點。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第1830期

本文摘錄自‎

烏軍藏鏡人模式不適用台海?共軍電戰能力震驚美國

新新聞

第18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