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鍋貼闖出百億王國!【封面故事-商業周刊】

一群最沒有資源的人,用最庶民的食物,竟能打造出百億餐飲王國。

看似不起眼,一顆五・五元起跳的鍋貼、水餃,讓食客一餐不到百元就能吃飽;開在台灣街頭巷尾的八方雲集,預計今年底前登錄興櫃,成為台灣的鍋貼第一股。

它,在台灣展店超過九百八十家,合計中、港突破一千一百家,在台店數是四海遊龍的四倍。就財務表現來看,該公司去年營收逾四十八億元,與餐飲股王瓦城相當;EPS更達八元,比王品高出七成。
若合計店數占比達九成以上的加盟店營收,它一年產值規模超過百億元,更勝鬍鬚張、三商巧福等中式速食同業。

它用最便宜的單價,躍升中式速食連鎖業大王。

四坪店起家,找外配、工人加盟「我們在做窮人的總部,幫他們致富」

六月,六十八歲的創辦人林家鈺啟動接班計畫,由大女兒林欣怡出任董事長,讓這家長年低調、不接受媒體專訪的公司,頓時引發外界關注。

二代接班、再加上叩關資本市場,成立二十二年的它, 正要翻開全新的一頁。這一路它究竟是怎麼崛起的?如何超車最大競爭對手四海遊龍?又為何,它能在上半年疫情期間,營收逆勢成長近五%?

我們採訪超過二十名的公司高層、加盟主、店長和同業等人發現,它在連鎖體系的建立過程,是選擇一條別人不願意走的辛苦路。

「 我們是在做窮人的總部,幫著窮人致富。」一名內部主管形容。

他口中說的「窮人」,指的是全台超過四百名的加盟主,他們的身分是外籍配偶、水泥工人、半夜送貨的物流司機等等。林家鈺在拓展階段,特別鎖定這群底層的人,做為合作夥伴,這與他的經歷有關。

相較台灣許多餐飲集團創辦人,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二代;但這個故事一開始,就沒有富爸爸,只有窮爸爸。
祖籍在中國福州、外省二代出身,林家鈺小時候因為父親經商失敗,全家陷入困境,他們跟親友借米度日、撿鄰居收成後剩下的地瓜來果腹。

小學時,一家人連三十元註冊費都繳不出來,兄弟姊妹老是被叫到司令台上罰站。他曾說:「窮到極致時,人是沒有尊嚴的。」不願向命運低頭的他,半工半讀考上台北工專,並靠著電梯維修生意,終於脫貧致富。

但,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隔年,台股大跌,當時四十六歲的林家鈺因股票投資失利,負債兩千萬元,人生頓時被打回原點。

為了還債,他在台北天母開設四坪鍋貼水餃店,日夜不停工作。那時,早五年成立的四海遊龍已在大台北地區開出連鎖店,率先占有一席之地。

起初,它就選擇不模仿對手,而是走自己的路。「林先生(林家鈺)當時想,一顆水餃賺一元,一天五千顆,一個月就十五萬,如果有一百家店,就能還債,因此進入他思維的是:一定要快速開出連鎖店。」一名早期員工回憶。

要快速展店,門檻要低、動作要快。於是,他找上最想翻身的一群人,打巷弄戰法。

相較於四海遊龍靠著員工創業加盟、以標準內用店來擴張,它憑著小店面深入小巷子,走外帶模式。初期,它的加盟門檻低,加盟金僅十萬元,若加上裝潢費,約五十萬元就能開店,金額是同業二分之一。

第一批加盟者,許多是當年賠光積蓄的股友,與勞工朋友;當他去腳底按摩店,就抓著師傅問:「要不要加盟?」;看見水泥工人搬磚頭,他也搭話:「要不要開店當老闆?」

曾經貧窮、曾經失敗,讓他對底層處境更有共感,也最能說服他們,一起創業。

當時,他白天經營門市、晚上備料,一天只睡四小時。創業第三年,開出一百家店,就還清所有債務。「我從來都沒想過,先生還可以再站起來。」林家鈺的妻子對朋友這樣說。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13期

本文摘錄自‎

小鍋貼闖出百億王國!

商業周刊

2020/第17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