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無錫【封面故事-旅讀中國】

致在有無間

水調無錫


無錫人的老練柔情小日子,總離不開水的調調。從惠山勝境山水共氤氳、到一碧萬傾的太湖綠意,從古運河環抱的古韻與新潮,到桌上的茶香、酒香與甜蜜無錫菜,水調無錫,一切致在有無間。
創新躍進之城

從文明古城到工商業的先驅,從文化旅遊中心到物聯網、影視工業的領頭羊,坐擁太湖,由河環繞的無錫,總是能夠掌握契機,自我革新與突破,在各時代的新階段締造佳績。
宜居樂活之城

在明山大湖與生態綠地的環繞中,讓無錫人喜歡親近自然,對時令物候有感,沒把所有的生命都花在工作上,而懂得放慢步調,過好生活,成為中國大陸宜居城市之冠。
流連湖光山色,細品梁溪豐味
無錫數字風景

「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迴在碧流。清晝不風鳧雁少,卻疑初夢鏡湖秋。丹橘村邊獨火微,碧流明處雁初飛。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節錄唐‧ 李紳〈卻望無錫芙蓉湖〉
0交通事故時代 無錫安全第一上路

無錫完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級車聯網LTE-V2X,覆蓋市區兩百多個路口,並為市民提供試乘體驗。

車聯網為一種無線訊息交互技術,可經由訊息管理平臺獲取路況等交通訊息,類似更進化的警廣電臺廣播,可獲知附近紅綠燈、人車與交叉路口避撞等路況,還可進一步使用車載傳感器和攝像系統,經由交通誘導、車速引導、可變車道等訊息,感知周圍環境,讓駕駛人迅速反映,提高駕駛安全和交通效率,從而實現「零交通事故」,為下一代高速車聯網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積累更多數據庫。

評比為第1名中國大陸宜居城市

無錫位於太湖旅遊中心,環湖地帶溼地公園廣布,又有錫惠山麓風景區、多個歷史文化街區、城市生態環境排行第一的宜興市,擁有豐富的山水自然旅遊資源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加上打造三國城、水滸城、國家數位電影產業園等影視基地,以及太湖新城、靈山勝境等著名景點,並於近郊發展農業觀光和鄉村旅遊產業,成為江南文化旅遊大城。憑藉生態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厚,二〇一三年公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無錫在宜居城市的評比中,成為中國大陸最宜居城市。
中國大陸第5名 最佳商業城市

無錫是工商業發源地,憑著深厚的工業底子,一九八一年成為了中國大陸十五大經濟中心城市之一。二〇一三年底,無錫因城市綜合實力穩健而成為由《第一財經周刊》評選的「中國新一線城市」之一。此外,美國著名的商業雜誌《富比士》中文版發布的《二〇一三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中,無錫市排名第五,處地級市首位。二〇一七年,無錫所得破萬億,晉級城市億萬俱樂部。

曾關停2600多家企業,來挽救受嚴重藍藻污染的太湖湖水

二〇〇七年,太湖爆發嚴重藍藻污染,無錫全城自來水遭殃。為了挽回一湖清水,無錫市政府痛定思痛,關停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兩千六百多家。同時確立了產業升級的經濟轉型方向,包括物聯網、太陽能光伏、環保、生物、微電子、軟體與服務外包、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意八大新興產業,其中尤以物聯網、太陽能光伏、微電子三大產業廣為人所知。後藍藻時期的無錫,以創新科技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物聯網、新能源、服務外包和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在無錫風起雲湧,再創新高。

近50億產值影視電影產業園無錫除了擁有喻為「東方的好萊塢」的央視影視基地「三國城」和「水滸城」,每年吸引上百個劇組在此拍攝千集以上的電視劇和電影,二〇一三年利用雪浪軋鋼廠舊址的老廠房打造「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集聚了國內外知名的影視製作企業千餘家,每年參與拍攝製作的影視劇項目近兩百部。

共有3100多條水網稠密的大小河道

有太湖明珠之稱的無錫,是一座水城。除了是太湖旅遊的中心城市,市內水系豐富,水網稠密,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更是橫跨無錫全境,使無錫成為唯一一座由大運河穿城而過的城市。

京杭大運河之外,無錫大小河道共計三千一百多條,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無錫,一座水城,一座偉大的記憶之城。

無錫處於吳文化的核心發源地,經歷吳楚、吳越的爭霸,吳國曾一度稱雄中原,成為春秋晚期赫赫有名的霸主。直到越王勾踐打敗了吳王夫差,終結了闔閭城的輝煌。吳人尚武的風氣,經由水帶往謙恭禮讓、溫情崇文的方向延伸。

吳墟,是後人對於吳地廢墟的感慨。吳墟與無錫,這兩個詞在吳語中的發音幾乎相同。這一座城以吳墟命名,彰顯的文化在華夏文明中閃著熠熠的光彩。也或許,正是吳人尚武又崇文的傳統,造就了無錫人精明世故、又溫情似水的性格。

城水流經歷史,環抱繁華

吳地因水而盛,吳人因水而興,太湖與長江的水帶來了江南生生不息的繁榮。以眾多分布於江南的城市來說,要嘛畔湖而居、要嘛臨江而居,唯有無錫,南擁太湖,向北可觸長江,又透過古運河連結兩者的神韻,悠悠環抱無錫城。

無錫就是這樣的一座水城,溫情脈脈的水孕育了無錫的靈性與才情,從遙遠的農耕文化,到近代工商業的興盛,水是無錫城的血脈,太湖與古城如母子相連,相依相伴,延續千年。

關於多水的城市,恐怕只有六〇年代以前的舊時臺北人還收藏著關於水城的經驗,回憶的也不是賞玩的勝景,是苦樂不得不與共的村里雜景。四十年前的臺北人受到水的籠罩,婦女洗衣,在隨處可見的小溪小河邊,居民行路,常沿著河或溝,並隨時準備過橋。

彼時臺北到處是水,然這水,是鄉野之水。而按照作家舒國治的觀察,四十年來臺北最大的改變,就是由水城變成陸城。

無錫也是這樣,河從門前過,水自院中流的水鄉,在都市現代生活的發展中,勢必要成為一個人造的城市,覆蓋河渠、填塞陰溝、剷除蔓草、舖設馬路。

然而,無錫倚靠著秀麗蔥蘢的錫惠二山,凝視著碧波盪漾的廣袤太湖,梁溪河串連古運河在這片江南都市的土地上鋪陳開優美的紋路,書寫出充滿自然與人文的城市詩篇。它走向現代,更早早地締造了工商業的傳奇,在民國時期,無錫便是中國第四大工業城市,憑著深厚的工業底子,一九八一年成為十五大經濟中心城市。但它同時保有水的柔美,因為親水而熱愛自然,悠遠醇厚的歷史與人文底蘊,也還透過水悠悠反照。
江湖流韻,山水共氤氳

無錫古稱「梁溪」,梁溪河自惠山發源,穿越城市,流入太湖。梁溪之水惠山來,甘冽的山泉使茶酒悠揚,歷代多少詩情畫意。古鎮裡追憶似水年華,又見廟堂、宗祠與園林裡,儘是不願遺忘的真情真意。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文化氣息,就這麼自眼前流到舌間,淌進心底。而太湖的風光,從遠古綻放到今朝,把超然物外的文人情懷與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將雄奇壯闊的自然和底蘊深藏的人文兼容並蓄。太湖流域的豐富物產給了無錫生活條件,除了工商業得以快速發展,戲曲、繪畫、雕塑、園林等藝術也在此興盛。在文人眼中,太湖就是離塵世最近的桃花源。

無錫的吃不乏湯湯水水,從每日要吃的麵食、餛飩和流出甜蜜肉汁的小籠包,到太湖船菜與本幫菜締造的無錫菜,既有清淡精緻的湖鮮,也有濃油赤醬的醬排骨、紅燒肉,更別提無錫人鎮日喝茶。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無錫馴化了鄉野之水,將水潛移默化於城市之下,使現代生活得以有效率展開。但當一想到水,又突然意識整座城市水路縱橫,水畔綠意盎然,坐擁湖光山色,水是最好的良伴。無錫人的老練柔情小日子,總離不開水的調調,一切盡在有無間。

閱讀完整內容
《OR旅讀中國》2019年1月號第83期_水調無錫

本文摘錄自‎

水調無錫

《OR旅讀中國》

2019/1月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