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狂搶台灣人才 日企來台徵才5年多73%,拿工作簽證者飆6.7倍

日本狂搶台灣人才

他們是一群三十歲世代的海外工作者,有服務業經理、初創事業者、IT工程師等;收入,平均是台灣的1.6倍或更高;想回家,兩小時至四小時的航程就可抵台。

但,他們並非南向,到束南亞開發中國家辛苦拓荒;也非西進,到中國的「狼性」職場競爭。北向,到台灣人最愛的出國旅遊地―日本,賺日圓、賺生活環境, 也賺一個更先進的市場經驗,這個機會已不似過去想像的高門檻。

商周團隊來到東京文京區,一台鮮紅色的機器人迎面而來,它剛完成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校園內的試營運任務:只要透過手機App下單,它就會在指定時間送達你訂購的商品。

這是日本前三大超商羅森(Lawson) 與技術商ZMP合作開發的自動配送機器人「CarriRo Deli」,而這項專案的負責人,是來自台灣的劉緯芳。她在台灣有Al開發經驗,六年前赴日工作,去年轉進ZMP帶領機器人專案。

機器人和劉璋芳,正代表著日本的兩大趨勢:社會高齡少子化,工作人口供不應求;日本開大門迎接外來人才,台灣青年和新創企業的大好機會來了!

其實日木已有逾四分之一人口達六十五歲以土,占比全球最高,二○二五年更將達到三分之一,人口老化、須引進外來勞動力,早就不是新聞。但過去日本嚴格限制外國人工作、定居,如BBC分析,日本以低犯罪率聞名,傳統上不歡迎移民,是因擔心失業、文化破壞及犯罪率上升。


「二○二五問題」倒數計時!安倍急向海外可立即就業者招手

如今,日本政府從「人才鎖國」走向大幅開放,來自三大背景。

首先是現實需求迫切。日媒報導,二○一八年日本缺工比率創一九七三年以來新高,平均每百位求職者,就有一百六十個職位空缺;預估到二○二五年,填不滿的職缺將突破五百萬個。日本的「二○二五年問題」正在倒數計時。

安倍在成功連任首相後,去年底的第一場國會演說中,就提出將大力接納外國「可立即就業人士」。事實土,近年安倍政府從高階到中低階外來人力的政策,全都放寬,如今年四月實施新法,回應餐飲、護理、旅宿等產業的人才需求,預計未來五年廣招海外中低階勞力三十四萬名額。

針對高階技術人才,二○一七年也放寬申請永住資格年限,從以往約須十年,到只要住滿一年即可,增加留住人才誘因。

日本前三大人力資源顧問公司保聖那(Pasona)國際事業部經理清高珠美,接受商周採訪表示,日本真正缺工問題落在中小企業,因為薪資待遇比不上大企業,名校應屆畢業生的選擇仍偏好大公司,中小企業於是向國外找人才。

同時,雖然「日本大企業不缺人;但是他們需要引進更優秀的國外專業人才,刺激日本人,否則競爭力(改進)速度太慢。」她補充。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競爭力評比中,日本近年在人才面向的指標都落後於韓國、台灣。

換句話說,除了原本就有許多海外高薪工作機會的高階人才,其他就業、創業者想赴日,現在,一段史上機會最好的時期已開敔。

走在東京街頭,到處可見到日本政府為了迎接明年奧運所展開的各項建設。一九六四年東京舉辦第一次奧運時,日本展開了新幹線時代;如今,東京迎來了第二次奧運,也為日本架起Al時代的大舞台。

「很多企業都以東京奧運為目標,陸續開發Al相關技術,接下來會有更多人才需求,」劉緯芳說,現在來日本發展是很不錯的機會,尤其是在技術開發領域。 ZMP員工約一百名,其中就有三成來自三十多國,她所在的研發部門都是用英語溝通。

福岡直擊Line研發大本營 外籍工程師台人最多

Line福岡就像許多新創公司,有明亮的開放式空間,幾乎看不到穿西裝的人,自由氛圍吸引台灣IT人才前往。

這裡是野村總合研究所評比的「日本最具發展潛力城市」第一名——福岡。上班通勤時刻的地鐵車廂內,膚色各異的年輕上班族,穿著鮮豔的顏色,用英文或其他語言高聲交談,一旁安靜的日本上班族,對此景象早已習慣。

我們走出地鐵,日本Line株式會社在福岡的嶄新辦公大樓,就在博多車站旁。


福岡是Line在東京總部之外的最大基地。二○一三年成立,一五年開始廣招外籍工程師,起薪根據經驗差別,落在年薪530萬到8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54萬至233萬元)之間,優於日本其他行業的平均年薪432萬日圓。

Line集團人資經理齋藤善哉,特地從總部飛來福岡接受商周團隊採訪。有別於傳統日本職場深色西裝的制式打扮,T恤、牛仔褲與球鞋是這裡最常見的員工穿著,齋藤善哉也不例外,「我們現在一年要招募一百五十位工程師,我們的工程師有一半來自國外,福岡的工程師六○%都是外籍人士。」

多達一百位工程師在Line福岡上班,比東京總部還多。在這個來自全球二十一個國家的跨國研發團隊裡,台灣工程師就占了十位,是外籍工程師最大族群。

今年,Line宣示打造「Life on Line」,將從單純通訊軟體,打破線上線下分界,提供更多生活便利服務給用戶。從支付、電商到旅遊導購平台,這些服務的背後串接技術,需要一批熟悉使用者經驗的前端與後端工程師加入,這就是為什麼它自去年開始,在台灣大舉招募工程師。

做為日本創新代表都市,福岡與台灣相距只有兩小時航程,面山環海的城市生活也與台灣相近,且鄰近韓國與中國,更曾被《Monocle》雜誌選為全球宜居城市第七名,吸引多國軟體人才。齋藤善哉笑著補充:「而且這裡的生活消費只有東京的六○%,我們福岡的工程師都不愛調去東京。」

他看見內需活絡,IT業比台玩法多

四年前透過人力仲介管道赴日,目前在Line福岡開發一室擔任室長的林康司,是第一個報到的台籍工程師。

他原本任職資策會,後來在新創公司負責開發聊天軟體,因為喜歡日本動漫文化,決定攜家帶眷赴日工作,薪資是台灣的一.八倍。剛來時,外國工程師只占兩成,如今已達六成,溝通語言也從日文換成英文。「比技術,其實各國差不多,但台灣人的優勢就是日文學得快,對日本文化也不陌生,在開發日本國內服務項目時,比較能掌握日本人需求。」林康司說。

他負責商店開發,以提供用戶更多服務,同時擔任管理職,負責協調溝通。「相較於台灣IT業一開始就面向海外,日本IT產業卻是先從內需開始,做起來再面向海外,市場比較活絡有趣。」他說。

他看見社會演變,軟體能做高齡市場

我們在員工休息區訪談,只見工程師們拿著筆電穿梭在各角落,或是聚在一起討論,還有人戴著眼罩躺在餐廳一角休息。

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開發使用者介面及互動的李康銘說,最吸引他來這裡工作的就是自由度高。「除了會議,自己決定上下班時間,且工程師可以自行規畫負責的專案,」他說,與過往在台工作經驗,都是企畫部門做好決定,工程師負責執行、不能參與意見,很不一樣。

他與另一位台灣工程師劉康民,共同負責Line原創市集平台的開發工作,所有圖文作家的貼圖在上市前,都必須透過這個平台上傳與審核。劉康民的上一份工作在荷蘭,原本跟太太每年都會到日本旅行一、兩回,如今來福岡定居,覺得工作、生活很舒服,預期很快就能拿到高階人才的永久居留證。

在台灣程式語言社群小有名氣的劉康民指出,在日本這個高齡化社會,如何讓年長者有尊嚴的過著能夠自理的生活,大部分可以透過軟體解決,「這是我認為在工作上很有發展的地方。」

雖然工程師溝通都用英文,開會時也有口譯人員協助日翻英,但這群台灣工程師都建議還是要把日文學好,因為日本人表達方式比較委婉,專案文件也都用日文書寫。「在日本工作,會日文是加分,因為能夠勝任的事務會變廣。」李康銘說。

在日就業Tips:交換名片後別放桌上,大小事都報告

1. 名片禮儀:拿人名片後勿直接放口袋,日人視名片為高貴物,要按對方位階依序擺放在自己的名片夾上,不能放在桌面。交換名片勿隔著桌子,要繞過去當面交給對方;若是前往拜訪,遞出的名片高度要比對方低。

2. 報、連、相:日人凡事報告,如日報、週報、月報等,稱為「報連相」(報告、連絡、相談),台灣人習慣報告結果就好,但日人重視過程,如今天跟誰講電話、推銷哪些案子,主管才能隨時掌握進度。

3. 應酬文化:日人認為下班後跟同事喝酒,關係會比較好,可視為職場另一種溝通。

4. 工作動機:台灣人應徵最常見的NG理由就是「我很常去日本旅行,所以想去工作」,若無法提出想進入該企業的動機,再優秀都會被刷掉。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654期

本文摘錄自‎

日本狂搶台灣人才

商業周刊

2019/第16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