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被說瘋子的話題狂人馬斯克

面對非議,馬斯克曾表示自己有容乃大;但與汽車產業、華爾街異樣眼光纏鬥多年後,這位當選《金融時報》二○二一年度風雲人物的特斯拉執行長,在接受專訪時仍難掩挫折感。

華特斯(Richard Waters)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2021年話題不斷,更多是因為他引發爭議的言論。

特斯拉的Model S 證明電動車的性能可與一流傳統汽車分庭抗禮,已近十年;這些年來,馬斯克不僅單槍匹馬建立起電動車市場,也屢屢在破產邊緣奮戰,同時力抵華爾街的看衰,並與監管機構大打口水戰。

二○二一年,他總算揚眉吐氣了。福特、VW、賓士等汽車製造公司都明確宣示大力發展電動車,豐田近日也宣布投資三五○億美元生產電動車。通用汽車前副董事長、克萊斯勒總裁魯茲(Bob Lutz)曾對特斯拉的存活有疑慮,如今則以「難以置信」、「了不起」來形容馬斯克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馬斯克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汽車業基本上都將特斯拉和我當作是傻瓜和詐欺者;說電動車不成氣候、走不遠、沒人買。」評論者認為這些車商的轉向是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因素,馬斯克則說:「他們有反應,是因為我們已攻下了可觀的市場。」

貼圖鬧著玩意外捧紅狗狗幣

馬斯克在二一年無人不談——不僅因為他英雄造時勢,也因為他是近世最惹爭議的企業領袖。馬斯克在推特上有六六三○萬名粉絲,雖然狗狗幣當初只是他借用網紅柴犬圖鬧著玩,如今卻被他推廣成了投資熱門標的。

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指控他的推文是詐欺行為,並曾於一八年判處他二千萬美元罰金,但他還是不斷放話刺激監管機構。

美國有近八十萬人死於新冠病毒,而年屆五十的馬斯克在疫情期間一直抨擊政府的各種限制措施、撻伐指他繳稅不夠的政要。就連他最大支持者有些也承認特斯拉有「熱炒」味。特斯拉二一年市值突破一兆美元,馬斯克個人則成為全球首富——儘管它全球新車和卡車的出貨量占比不到二%。

然而,在喧譁的投機狂潮中,其蔑視遊戲規則的背後,他的確締造了重大的實質成就。馬斯克當選《金融時報》年度風雲人物,因為他引發全球汽車產業轉向電動車。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已因他而改變,政府、產業、投資者,以及全球氣候,都受到他深遠的影響。在一個由新技術定義的時代,馬斯克可以被驗證,他是他這一代如假包換的創新企業家。

馬斯克開拓出的不尋常品牌不僅限於汽車。他的太空公司SpaceX 二○二○年載人往返太空,寫下美國太空梭之後的新紀錄;他的Starlink 就要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業衛星寬頻服務;而等待首次測試發射的巨型火箭Starship,則可能會改變軌道任務的經濟成本。

嘲諷監管機構放棄董座一職

馬斯克講話有時聽起來舌頭打結,不清不楚——特別是他在闡述科技如何重塑未來的時候。他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對於粉絲來說是高瞻遠矚,但對批評者來說則是技術人目空一切的傲慢。對此,馬斯克說:「我只是想讓人們去火星,通過Starlink 實現資訊自由,並用特斯拉的電動車加速科技永續發展,擺脫駕駛的苦差而已。」

馬斯克不乏批評者,但他也創造出驚人的財務成績。在多年吃力地想證明在財務上可行之後,特斯拉的獲利出奇強勁,不少投資者願意賭它會引領全球走向自駕電動車的新汽車產業。

馬斯克開創新局與譁眾取寵往往也讓他陷入了困境。特斯拉受到美國運輸和證券監管機構的調查——駕駛輔助技術的安全性、太陽能電池板中的火災風險等等。他在推特上的直言不諱,引發了一項監管控訴,最終不得不放棄特斯拉董事長一職。他對批評者的刻薄回應,以及對監管機構的冷嘲熱諷,讓許多粉絲耐心漸失。

當被問及為什麼他要公開挑釁監管單位時,馬斯克則抨擊證交會放任空頭侵害投資人的權益。他曾在運輸安全委員會中說:「我覺得他們追求的是新聞頭條,而不是真正的安全,這顯然不是我應該尊重的。」但他否認對監管本身有任何蔑視,他辯解是有心人「將我不同意法規的言論寫成報導,讓它聽起來好像我是不用大腦的瘋子;我絕不輕看任何法規。」
那麼他的戲謔性的推文到底所為何來?馬斯克借用電影《神鬼戰士》中的一句台詞說:「你不感覺這樣好玩嗎?我不是說我從不發愚蠢的推文,當然我有時會搬磚砸自己的腳;但你知道,它很有娛樂性、有趣,而信息豐富。」

馬斯克耍噱頭的一個結果是,特斯拉不費分毫就成為一個知名品牌。該公司前行銷和傳播主管斯普魯爾(Simon Sproule)說:「他毀棄了執行長的行事守則。」在這個過程中,他幾乎變成了一個反主流文化的人物,打入那些通常對汽車或太空不感興趣的人的心中。

強調愛工作轉頭發文喊想辭

馬斯克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非一朝一夕。創建PayPal 打響名氣後,這位出生於南非的企業奇才再接再厲投資特斯拉,旋即坐上董事長大位。

通用汽車前副董事長魯茲指出,在特斯拉出現之前,通用汽車的工程師們並不相信筆記型電腦中使用的鋰電池,可以產生足夠的電力來驅動汽車;結果特斯拉的第一輛Roadster 說服了他們,十年前通用的雪佛蘭Volt混合動力車誕生了,但後來未持續發展。

賓士和豐田似乎很早就瞥見萌芽的電動車未來,在一○年特斯拉上市前與之合作,除扮演特斯拉的金主角色,也利用其電動傳動系統技術,但合作並未持續。馬斯克說:「他們沒有認真看待電動車,認為應付監管單位要求的起碼數量就夠了。」

New Street Research 的分析師斐拉古(Pierre Ferragu)表示,證明電動車可以獲利,意味著業界以往所有公認的智慧——從供應鏈到行銷方式,幾乎都要大反轉。他說,在每一個拐角,「人們都說『並非如此』、『這不可能』,但馬斯克從未放棄」。

特斯拉的早期董事約勒(Laurie Yoler)也認為,馬斯克有一個一切從頭打造的願景,並頑強堅持到底。她說:「他不怕別人說他瘋了,很多人說他們是從基本原則思考,但其實這批評是小鼻子小眼睛,馬斯克真的看到了大局。」

馬斯克自己把特斯拉的成功,歸因於他的工程熱情。他說:「跟我合作不來的人不了解的是,我的第一身分是工程師。當其他公司擁有比我多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時,特斯拉和SpaceX是如何成功的?我不是他們能夠聘用的。」他強調,致力於卓越的工程和專注於重要挑戰,才是吸引頂尖工程人才的關鍵。

特斯拉前電池部門主管白迪契夫斯基(Gene Berdichevsky)說:「當你去解決世界最棘手的問題時,全球的一流人才都想來為你工作;整整十年來,特斯拉是唯一的亮點。」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649期

本文摘錄自‎

不怕被說瘋子的話題狂人馬斯克

《財訊》

2021/第6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