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中國20年,香港為何不開心?

中環,香港政經中心,舉凡政府總部、立法會、國際金融中心(IFC),都聚集於此。上班時間,滙豐總行大廈前,人群依舊熙來攘往,但和過去不同的是,西方人面孔變少了,講著流利普通話的中國人,卻變多了。

「以前到中環的高級餐廳, 大家碰面說的是:『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現在變成:『早上好!午安!』」一位香港資深財經記者如此描繪當地人群組成的改變。

中資執掌香港金融業,成為現在香港金融人最常議論的話題。

文●康育萍、楊少強 攝影●郭涵羚
商業周刊第1546期_香港
▲外國臉孔越來越少⋯⋯走在中環街頭,迎面而來的多是中國菁英,香港與外國人才優勢正在衰退中。

中環外商招牌變少了 投顧嘆:「從世界盃變踢中國盃」


走一趟中環德輔道中、干諾道中一帶,就能發現昔日高掛的外商招牌,已換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渤海銀行」等中資金融機構。

回歸前,香港的十大上市輔導券商,全都是外資與港商,如今卻只剩下美銀美林一家外資,其餘皆是中資券商。

回歸初期,香港股市掛牌的企業中,仍有一半是外商,一半是香港本地、東南亞華商;但目前已有超過一半是中資企業,外資只剩不到三成。

一位外資銀行投顧分析師就用香港人最愛的足球運動跟我們比喻,「以前香港踢的是世界盃,現在踢中國盃了。」

過去三十年,香港一直做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連深圳今日製造業基礎,也是港商在一九八○年代打下。

但,當中港經濟緊密融合,未來,香港究竟要做「世界的香港」還是「中國的香港」?

若香港選擇成為後者,原本公平公開、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則,是否會因為中國而改變?「是它要向上調,還是我們向下調?」香港康宏金融集團主席王利民攤開雙手問。

二○一三年,香港特首梁振英主政時期,就曾因為安插中國官員、太子黨出任港府金融發展局成員,引發爭議。香港人擔憂,當初中國政府承諾的「港人治港」,很可能不保。
商業周刊第1546期_香港

中國潛規則滲透金融圈 對沖基金經理:港人要公平競爭


「香港是一個資金自由進出的市場,不可能去限制誰進來,必須一視同仁,但如果說中港要融合,就代表我們得全盤接受他們的『潛規則』,這是好奇怪的事情。」王利民說。

「香港人要的是fair play( 公平競爭),」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說,支持「佔中」的他,曾在去年參選香港交易所董事,卻罕見的遭到港交所公開發函要股東別投他。他擔憂,當香港過度依賴中國,上至政府、下至企業,決策都會以中資為優先,有中國背景的企業也較容易獲得融資,「他們會說『幫我搞定』,黑色也會變白色。」

自英國時期建立的法治,是香港傲視亞洲的特色,如今卻已遭到動搖。

當中資成為香港金融業要角,另一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香港人的競爭優勢,正在下降中。如香港媒體就報導,金融業雇用來自中國的員工越來越多。

對中資老闆來說,普通話流利、了解中國客戶需求與市場生態的中國人,自然比香港人好用。況且,越來越多中國海歸派年輕人因為精通外語,也把香港當成進軍國際的跳板,來和香港年輕人搶工作。

「這是遲早的事,當你的生意都依賴中國,但這些事中國人也能做,甚至做得比你好時,那香港人還有什麼優勢?」一位外資投行的香港主管說,如今,他底下的實習生,不乏中國一線名校學生。
商業周刊第1546期_香港
不過,也有香港金融人士認為,這只是企業因地制宜的徵才策略,「如果我要拓展台灣業務,自然也會找台灣人,而不是香港人。」

二十年來,香港人看著法治受到北京干預、國際化特色變淡、新聞自由度在國際排名評比惡化,甚至,從小到大說的粵語、寫的繁體字,也擔心會消失在記憶中。

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在上任前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說,未來會在幼童階段,就培養香港人「我是中國人」的觀念。

二○○八年,港府開始推行「普教中」政策,建議中小學使用普通話來教中文,取代香港人慣用的粵語,但是政策推行近十年,香港人願意使用普通話的比率,卻不到二%,比英語還少。

「有時候看到穿香港學校制服的小學生聚在一起,講的卻是普通話而不是粵語,那種感覺很驚訝,我們是香港人,會不會有天連自己的母語都不能說?」一九九七年出生、目前正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的朱安妮難過的說。

金融中心優勢褪色 國際化或中國化,香港必須抉擇


錢志健也對香港社會越來越多使用簡體字的情況感慨,「共產黨的『愛』沒有心,我不希望香港也變得這麼無情,」他拿簡體字的愛省略了心來說笑,但一臉的苦。

香港各種特色的消退,讓它處境兩難。以金融中心地位而言,遭到新加坡和後起的上海、深圳等挑戰,面對這些新對手,香港有兩種選擇:一是維持過去國際化地位;二是加入「中國化」成為其中一員。

若選擇前者,就得花更多力氣維持現有的法規、制度、文化,「這會是一條很難走的路。」王利民說。若選擇後者,分享中國崛起的好處,一切事務就必須加入中國特色,但,「將來香港就只是中國幾個金融中心之一,不再是唯一。」一位任職於中資券商新秀的香港金融老將說。

今年五月,《商業周刊》赴深圳採訪,途中遇到一位在中資電子大廠工作的「老深圳」,他來深圳超過十年,見證香港、深圳競爭關係演變。

問他港深兩城,未來誰勝誰負?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香港還有的一切優惠,都是中國政府給的,如果不給,香港什麼也不是。」

這番話雖然不盡正確,卻也充分反映出,當中港地位此長彼消,中國人看待香港的態度。

香港終須做出取捨。最怕的是沒有明確的方向,想要腳踏兩條船,結果恐怕會是國際化地位繼續下降,中國化也比不上其他中國城市,落得兩頭皆空。

雖然,距離鄧小平承諾「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期限還有三十年時間,但是香港人在前二十年早就感受巨變。現在的香港,已經沒有猶豫的空間 ··· 返回商管雜誌網頁
商業周刊第1546期_香港

本文摘錄自‎

Good morning 變早上好!「世界的香港」消失中

商業周刊

2017/6月 第15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