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一場10年人才大賭注

不看名校、不比成績,解惑比分數更重要的「學習履歷」

文●李雅筑 攝影●駱裕隆

打破「分數就是一切」的迷思!新課綱推動後,未來高中生進入大學,將更看中學生的熱情、差異和多元表現。 在台灣,「成績至上」的迷思,有可能被打破嗎?

這正是2019年8月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通稱一○八課綱),被賦予的改革任務。

實施後四個月,2019年11月29日,大學招聯會公布全台大學各科系在個人申請階段的參採項目,包含:學生在高中修課紀錄、修課成果和多元表現等,更確認大學也納入這波改革浪潮。

這屆高一生,十五歲的他們,在高三申請大學時,若是走個人申請管道,得憑著一份記錄高中所學、類似履歷表的「學習歷程檔案」,當成入學依據,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

學習歷程檔案,這六個字,是新課綱討論度最高的關鍵字。它是為了人才的多元和差異化而設計,但它也是最令家長困惑的設計。

一○八課綱,強調「素養學習」,代表一個人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這些難以用單一紙筆測驗衡量的項目,正在撼動台灣的課程設計和入學制度。


課綱實施對象是2019年年的小一、國一、高一生,計六十二萬五千人,其中尤以高中衝擊最大,各校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前者在國、英、數等學科知識的學分數降低一四%,必修占畢業學分數六八%,選修占畢業學分數從原本二五%,升為近三分之一。過去,每位高中生課表相似,如今則有個人化課表。

當高中生進入大學,雖然仍有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和指考分發等入學管道可選擇,不過近年,不少科系調降指考招生名額,2019年高中生靠個人申請入學的比率,達五成以上,是最大入學管道。而這份學習歷程檔案(加上筆試與面試),將占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成績的五○%以上,因此備受矚目。

資料來源: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技專校院考試及招生調整方案」整理:李大任

改革》首度考招連動的教育改革 將高中課程與大學選才結合

相較台灣過去多次的教育改革,多數著重在課程設計,這一次教改是首度的考招連動,大學入學制度跟著變化。這次,不再只是高中以降的教改,而是結合高中課程與大學選才,一併解決。

「過去,多數高中生選擇大學是學校、父母安排,沒有自己的聲音,這讓台灣有好幾世代的人,能力相似、差異不夠。」大學招聯會召集人、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解釋,這也讓大學和產業端,都面臨創新人才不足的窘境。

「大學也正在suffer(受苦)過去以考試為主的招生方式。」教育專家、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援引教育部資料說,大學連兩年退學人數都破九萬人,約占學生總數七%。每年,不少台大新生難過的向他說,志趣不符想重考;大學老師最常聊的話題是:學生上課老是睡覺。

「這是高等教育多大的資源浪費。」他觀察,過去的教改,關注的是前五%的頂尖學生,但是當少子化來臨,人才越來越稀缺,更應該關注九成五學生的志趣發展,因此在這波新教改,大學也得加入,重新思考如何找到合適人才,摒棄名校和成績思維。

焦慮》週末說明會湧入兩千家長 人人疑惑,不看分數但學校準備好了?

但一個新課綱的推動,影響至少十年,各界無不繃緊神經。

在課綱上路的一百天,2019年十一月初,新北市教育局舉辦說明會,週六早上九點,現場湧進兩千名家長,他們焦急提問:學習歷程檔案怎麼做?學校準備好了嗎?

對於這群在「標準答案」下長大的一代來說,這改革超乎想像。畢竟在過去教育,紙筆測驗是衡量標準,分數就是實力;如今,當教育強調要培養學生能力,這如何看出學習成效?如何評分才公平?是否更加大資源和城鄉差距?

商周耗費一個月,走訪各大學、明星高中、偏鄉高中發現:這是一場十年的人才賭注,對賭的是:各界對於打破「成績不是衡量學生唯一標準」的決心有多大。

在高中端,無論都會區或偏鄉學校,多數已踏上這條改變長路。

高中校園內,出現跑班教學、電腦遠距教學、分組上課等模式,都會區、資源較多的學校,開始串聯周邊或企業資源,包含科技廠輝達(Nvidia)、西門子等,都提供培育計畫,開設人工智慧等課程。高中更與大學合作,比如北一女、中山女中,就和台大、政大等校攜手開課。

建中也不敢掉以輕心。建中校長徐建國說,為了讓上千名學生選課順利,他向校友募資九十萬元,建立選課系統,讓學生能依據志願排課,未來還可透過大數據分析,理解學生的修課喜好,調整老師的授課安排。

當我們來到師大附中,學生在圖書館拿著英文繪本分組討論,在英文情境中理解各國對性別、人權等議題的詮釋。在復興高中的「北投學」課程,理化和家政老師跨領域合作教導藍染原理和技術。

同時,許多學校老師,透過共同備課社群,分享教學資源,延續過去五年來在教師端興起的「翻轉教育」風潮。

2019年11月初的課綱說明會,2千名家長中,有三分之一是國九家長,可見擔心程度。

註: 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至多3件、多元表現每學年至多10項。資料來源:大學招聯會 整理:李雅筑

質疑》高中新課程,大學能辨別?高中校長對話教授:他認知錯得離譜

然而這背後,過去的教育陋習,仍在拉扯中。「我們高中努力推各種課,但大學在審查學生時,真的能辨別出來嗎?」一名南部高中老師,點出心底最深的恐懼。

台北某高中校長說,曾與一名頂尖大學教授聊天,發現該教授對高中的發展認知錯得離譜,誤以為十幾年前的名校仍是過去榮景,卻不知該校早已今非昔比;而所有大學老師,都可能是該系的招生委員。

「長久以來,高中和大學不理解,甚至帶有敵意。」他說,大學端批評高中沒有把學生教好,高中也不相信大學的選才機制。二○○二年起,大學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在個人申請階段,是由大學各科系主導選才。過去多數做法,是由系上多名審查委員打分數,接著取平均值,若是某學生分數相差太多,再經討論重打分數。

但這弊端在於,分數淪為個人的主觀印象,很難有客觀依據。

不少頂大老師就透露:「觀念很難翻轉,審查時,多數人還是選明星高中。」還有人說:「有些老師只知道六都的第一志願,其他學校都沒聽過。」

為此,教育部祭出「招生專業化」計畫,目的有兩個。第一,讓大學選才時,除了成績外,也要考量高中修課歷程和多元表現;第二,各科系制定評量尺規標準,並鼓勵大學和高中舉行交流會議,了解高中發展。

高中和大學,開始破除隔閡。2019年十一月中,淡江大學的七所科系系主任,來到台北復興高中,與校長深入對談。「我們跟大學老師分析,他們系上針對學習歷程檔案所參採的項目,在高中是什麼樣態。」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說。

他解釋,大學老師在審查學生時,如果光是看高中課程名稱和學習成果,很難理解這堂課程對高中生的難易程度。「如果系上在參採項目,誤把困難和簡單的項目,都當成一樣的標準來看待,這就會讓審查結果失焦了。」

新課綱強調資訊科技領域,在屏東枋寮高中,學生在「自造者教室」裡,學著撰寫程式、打造機器人。 典範》清大用大數據證明成績非關鍵 審查前先開共識會議,共商評分標準

未來,當大學審查學生不看成績和學校,各科系大學老師,必須懂得在「學習歷程檔案」中,看出學生的資質。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北區協同主持人、中央大學招生組長周弘偉說,大學在審查學生時,針對高中的修課紀錄和成果,重點並不在於修過哪些課程、節數有多少,而是學生修課的動機和收穫,從中看出學生對該科系領域的理解和熱情。

至於各系所訂定的評量尺規,則是將「每個教授心中的那把尺」攤開,明訂評分標準。比如,若是某大學的商學院想要招收具有領導力的高中生,那麼就得理解學生在高中的課程內容或活動中,哪些能展現領導力,並依據優劣,給予級距標準。

針對招生專業化,清華大學是這波改變跑得最快的學校之一。


相較其他大學都是系所招生,清大在七年前,師法史丹佛大學的招生理念,另開「校招生」管道,例如清大的特殊選才入學管道,是由學校招生單位負責。「利用校招生,推展校方想要多元人才的理念,當老師回到各系所做個人申請招生時,就能成為改變種子。」清大副教務長焦傳金解釋。

如今,清大各系所在審查學生時,得先開共識會議,討論評分標準和尺規,才能開始打分數。這過程,就是為了降低審查委員的偏見,如此轉變,仰賴大數據分析來說服老師。

他說,根據清大分析,一次性考試,比如指考成績,並不能測試學生資質,反而是呈現家庭財力狀況,越有錢的家庭,考試成績越好。此外,入學成績只能預測學生在大一的學業表現,大二起,就沒有相關性,但是高中的學習表現,多數能反映學生在大學的就學狀況。

「因此我們認為,不管是建中校排名前一○%,或是屏東枋寮高中的前一○%,都具有相同意義,他們就是一群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焦傳金說。

特別的是,為保障非都會區高中生,清大在三年前就規定,在各系的評量尺規中,得加入一條「特別考量」項目,當兩名考生的書面和口試表現都差不多時,得優先保障經濟弱勢和偏遠地區學生。

不過,針對「招生專業化」計畫中的評量尺規,目前多數大學仍在調整和觀望階段。商周遍訪台大電機資訊學院、理學院、商學院多名系主任和老師,得到的答案是:很難。

(左圖)復興高中結合在地文化推「北投學」課程,學生製作藍染作品,結合理化知識和實作能力。(右圖)嘉義女中的天文社是校內熱門社團之一,未來學生在社團的所學,都可納進學習成果展現。

難題在於,尺規標準若是訂太鬆,等於沒有訂;若是訂得太緊,有可能反而會喪失學生的多元性。

對此,不少科系仍在拿捏分寸。台大電機系主任吳忠幟就坦言:「我們不打算訂得很標準化,避免招收的學生都長一樣。」他認為,大學各系所的招生方法行之多年,自有判斷標準。比如,該系考生審查資料,得經過六名以上的委員審查,增加可信度。

挑戰》台大教授:我們都不懂新課綱 除了系所主任,大學老師都太忙了

此外,現實狀況是,即便每位大學老師都可能是該系招生委員,但他們並非都有餘裕加入這場教育革命。台大工商管理系系主任郭佳瑋解釋:「翻轉老師觀念,是最大挑戰,但癥結點在於,大學老師平時已經夠忙了,他們無法像系所主管有機會理解高中。」

商周曾在十一月中寄信到台大法律系所主管詢問課綱,得到回覆是:「系上除了我之外,目前大家都搞不懂一○八課綱。」

台大教務長丁詩同回應,在台大,招生由各系所負責,校方只能多做宣傳,要求系上得多多留意高中修課成果。

他認為,與高中開啟對話是好事,但也直言,學習歷程檔案才剛開跑,但這當中的內涵、真實性、可供參考的比率有多高,得花幾年時間,才能驗證,而高中和大學都有責任,為此付出學習成本。

看來,要打破成績至上的關鍵,得看高中和大學這些年要如何對接人才需求,增加彼此的互信和理解,才能讓學生在高中探索所長,並藉此成果進入大學,家長也才能安心,不做過多干涉。

教改,永遠是理想與現實的角力,各方的疑惑和摸索,正是轉型的必經之路。如同一名高中老師所說:「就是因為我們進步了這麼大,所以迎來太多挑戰,這也代表,這場改變值得做!」

教育部長潘文忠:中後段大學也得動起來!

新課綱推行至今,許多人懷疑,這會不會只是場「前段學校」的遊戲?比如,許多中後段大學連招生都有問題,老師還得身兼業務員搶學生,他們如何加入這場人才對接的革命?

「大學要跟著改變,不然等到孩子走出高中校門,一切還是一樣!」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本刊專訪時說,長期以來,台灣的高中和大學沒有對接機制,這次新課綱,有256所高中校長、主任,強烈向教育部表達:希望教改也能納進大學選才。

他說,選才和育才的對話,正是課綱最想要達成的願景。而中後段大學,反而應該趁著這波新課綱的推動,思索辦學特色,「重新釐清學校定位。」

舉例而言,過去幾年,中信金管理學院就是起死回生的轉型案例,該校由中信金接手後,強打金融領域特色,招收不少對該領域有興趣的高中生,其中還包含學測頂標生,在選才和校務發展極具特色,自然能吸引合適人才。

他認為,課綱的推動,就是要打破大眾對於排名、成績的迷思,這代表,未來即便是中後段的私立大學,只要懂得辦學,一樣能找到好學生,有機會藉此谷底翻身。

「(大學辦學)未來如果不行,當然就退場!」潘文忠說,過去幾年,教育部推行高教深耕計畫,提供學校發展特色辦學的空間。「如果大學都不動起來,讓年輕人花了4年,拿了一張不怎麼樣的文憑,台灣不應該害了年輕人,這是我很強烈的態度。」(文●李雅筑)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673期

本文摘錄自‎

108課綱一場10年人才大賭注

商業周刊

2019/第16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