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肉飯保衛戰 民眾抗「疫」非洲豬瘟

近期,台灣正在打一場關係重大的防疫戰爭,對抗的目標不再是流感而是「非洲豬瘟」,從2018 年中驚傳中國爆發案例,台灣海關的罰金也由最低1 萬元提高至20 萬元起跳,顯示台灣打「瘟」的決心,至於民眾該如何參戰,如何吃得健康?將是今年首要課題。

最近,台灣的養豬業不怎麼安寧,打開電視可發現有人因為攜帶豬肉製品從中國入境而被罰鍰;或是日前於金門發現中國海漂的死豬,經檢驗帶有非洲豬瘟病毒,使得金門淪為疫情的高風險區。而這「非洲豬瘟」的疫情,到底是從何開始?怎麼會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呢? 2018年8 月份時,中國東北爆發亞洲「非洲豬瘟」首例,短短不到1 個月,疫情就由東北南下到浙江省,而台灣本島與中國僅僅只有台灣海峽之隔,隨時都可能經由走私肉品或者疏忽入侵台灣,因而引發上至政府下至民眾及台灣養豬業者皆人心惶惶,到底「非洲豬瘟」有什麼可怕之處呢?
2,000 億元的鉅額災損

其實「非洲豬瘟」存在已久,這種於1921年首次在非洲發現的豬隻疾病,因和傳統豬瘟的臨床症狀高度相似,故被命名為「非洲豬瘟」。一旦豬隻被感染後,致死率可達100%,全球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防治,豬隻染病之後只能撲殺。而「非洲豬瘟」病毒是屬於複雜且大型的DNA病毒,抗酸、抗鹼能力十分強大,室溫下,在糞便中能夠存活11 天;沒有清洗乾淨的豬舍、豬欄,非洲豬瘟病毒至少可存活30 天;豬肉儲存於冷凍條件之下,病毒仍可存活1,000 天之久;做成豬肉製品的話,例如:醃製火腿,病毒能存活的天數依舊可達140 天,威脅性十分驚人。

雖然非洲豬瘟為「非人畜共通傳染病」,病毒僅會感染豬隻,人類吃下豬肉並不會因此感染,但為何依舊造成人心惶恐呢?首先,目前無疫苗可防治豬隻被感染;其次,受感染的豬隻被製作成肉品後,人類吃下肚雖不會被感染,但若未吃完倒入廚餘,進而將廚餘給豬隻吃的話,豬隻感染到非洲豬瘟的機率就會非常高,一旦感染上非洲豬瘟,就只有撲殺這條路可走,因此,影響的層面將由養豬業者,擴大到小吃攤販或肉品零售業者,無一倖免,農委會甚至表示,如果非洲豬瘟肆虐台灣,災損將達2,000 億元。

廚餘易成帶原體

換句話說,吃魯肉飯並不會感染上非洲豬瘟,但若所食用的魯肉為感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恐會衍生危機,尤其將未吃完食物倒入廚餘桶,再拿給豬隻吃,那豬隻就極有可能染上非洲豬瘟。非洲豬瘟雖對人體無害,不會傳染給人,但該病毒可以在人體黏膜存活1 周,兩岸交流往來十分頻繁,人體很容易就成為媒介,而在防治上面就更顯得困難。例如:台灣養豬業者到中國養豬場參觀,若當地的豬隻已經受到感染,參觀的同時病毒就可能飄至人類鼻黏膜,由於存活期長達7 天,在返台之後回到自身養豬場,就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政府研擬除了對於境外疫情的掌控,避免感染台灣;廚餘的處置都需要進一步的規劃。那麼,對於民眾來說,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將境外疫區的生豬肉或熟豬肉製品帶入國內。

在防治方面,非洲豬瘟病毒雖耐酸鹼,但卻不耐高溫,在70 度高溫之下,持續加熱30 分鐘可消滅其活性。因此醃製的火腿、豬肉鬆等風險更高,因為這些豬肉製品加熱的溫度通常不高,即使超過70 度也未必加熱超過30 分鐘,因而更增加非洲豬瘟病毒的存活機會。目前台灣農委會已研擬防治政策,規定廚餘若是進一步將餵養豬隻的話,需以高溫蒸煮,中心溫度要達到90 度並蒸煮超過1 小時,才得以餵養豬隻。
看、摸、聞揪出病死豬

細數台灣餐桌上的美食,豬肉所占比例最高,因此,非洲豬瘟雖對人體不會造成影響,但對於養豬業者卻是衝擊龐大,一旦台灣淪為非洲豬瘟疫區,不僅吃不到魯肉飯及其他豬肉料理,台灣經濟恐也難逃劇烈衝擊。

至於豬肉為何如此受台灣人青睞,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呢?豬肉本身包含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和蛋白質,以及含有豐富的鐵質及維生素B 群,但豬肉所含的脂肪以飽和脂肪居多,患有血膽固醇過高的民眾,建議不宜攝取過多。

那麼該如何挑選品質優良的豬肉,避免中彈呢?一般可以透過「3 覺」來避免誤踩地雷,3 覺分別是「視覺」、「觸覺」及「嗅覺」。正常的豬肉色澤呈現粉紅色且彈性良好;注水豬肉的肌纖維會腫脹,色澤雖光滑但缺乏彈性;病死豬肉會呈現暗紅色且表皮會有出血點,甚至有異味產生。挑選完品質優良的豬肉,烹飪方式也千萬別疏忽,烹煮豬肉一定要讓中心溫度達70 度,以避免「有鉤絛蟲」的感染。此外,豬肉在解凍後,營養素會快速流失,若2 次解凍的話,豬肉的風味更是會流失殆盡。

在這個節骨眼上,假如不吃豬肉是否還有其他食物可以替代呢?基本上來說,牛肉與豬肉同屬紅肉類,若有貧血症狀或者缺鐵質的民眾,建議可以透過攝取牛肉作為優良鐵質的食物來源,但不論豬肉或者牛肉都是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肉類,不宜大量頻繁的攝取,特別是有高血脂症的民眾,建議可以攝取白肉(例如:雞肉、魚肉)當成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另外,三高族群可以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例如:黃豆相關製品、毛豆、黑豆等,讓飲食更健康。至於離不開豬肉鬆的民眾,或許可以考慮搭配鮪魚鬆、旗魚鬆等替代品,讓健康更加分。
閱讀完整內容
能力雜誌2019年2月號

本文摘錄自‎

魯肉飯保衛戰 民眾抗「疫」非洲豬瘟

能力雜誌

2019/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