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人才都來了 台灣留得住嗎?

台灣防疫成果全球有目共睹,讓外籍菁英紛紛來台避疫,但倘若只是「旋風式訪台」,恐怕對台灣產業是一場災難。如何打造一個讓外國人願意真正留下來的環境?


▲美國商會執行長李豪期待,愈來愈多在台灣的外籍工作者能願意更加本土化。

世紀大瘟疫,卻造就了台灣的黃金時刻,大量的白領人士來到台灣,一時之間人才濟濟,「台灣已經成為全球企業最喜愛的地點,」來自加拿大的美國商會執行長李豪(Leo Seewald)說。

不過,這些來到台灣的人才,究竟能不能實質為台灣帶來正面效益、又能持續多久?

其實,無法留住人才,將對台灣的產業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有一千人申請就業金卡,但都只停留六個月,對台灣是種災難,」持就業金卡來台的創投家吳怡佳就指出,很多人只是因為躲避疫情才來台灣,就算願意投資或工作,但不了解在地的新創生態系需求,只試圖把矽谷模式殖民台灣,反而將導致台灣產業的生態浩劫。

因此,對於留才有規劃、有準備,才不會讓這些來台人才只是「旋風式訪台」。

溝通、語言創造外國人才想留下的環境

吳怡佳建議,台灣可學習紐西蘭的「全球影響力簽證」,嚴格要求申請者必須在備審資料中,詳述取得簽證後在當地的計劃,讓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人及創業者在落地的第一秒,就已經仔細規劃好預期的實際貢獻。

「Google多數人要到亞洲,都會想到去新加坡,忘記有個台灣可以選,」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認為,把更多計劃的重心擺在台灣,就可能製造機會,吸引各地的外國人前來。
「要吸引國際人才,真的滿複雜的,」林雅芳坦承。

的確,創造一個讓外國人才願意待下來的環境,可能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一位在海外長大、近期回台的台裔工作者透露,台灣企業內部的會議及溝通氛圍不夠積極。「我從來沒有待過這麼安靜的公司,」他認為,台灣產業如果要轉型、拓展品牌,這樣的溝通方式會很有挑戰。

另外,語言隔閡也是他遇到的主要問題,「(竹科)園區都講中文啊!從語言到文化,都跟我待過的國際企業很不一樣。」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說,台灣以前是產業的追隨者,只要把東西做好就好,但現在許多產業已成為領先者,就要常跟國外合作、直接討論,才有辦法做更好。「你能想像台積電如果英文不好,怎麼去討論下一世代的東西嗎?」龔明鑫直言。

龔明鑫認為,中美貿易戰形成的全球供應鏈重組,給了台灣機會,成為一個友好美國,卻使用中文的國家。若能提升雙語能力,不僅可以吸引人才,更能成為中美兩大陣營的串聯者。

在美國商會發表的《二○二○台灣白皮書》中也指出,全球供應鏈重組,促使勞動力移動更加自由,世界級公司評估何處投資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本地人才庫。但台灣在招募人才的努力有限,除了缺乏誘因與獎勵,國內與國際的薪資報酬差距也很大,都是留才與攬才的障礙。

福利、薪酬配套福利+深度文化交流

「台灣公司能否給予有競爭力的薪資,是一個問題,」來自德國、在台灣定居的司馬樂(Nicky Szmala)曾在中國奧美及聯想工作十年,現在擔任創業及數位行銷顧問。他指出,不僅是薪資,能否提供好的配套福利,如補助機票、住宿等,增加對海外人才的支持,讓他們更容易在台灣安頓,也是留住國際人才的方式。

司馬樂也說,協助外籍人才子女就學,例如補助就讀國際學校,或增加外籍子女就讀本地學校的誘因,也能達成真正的文化交流。否則就算真的有意願留下,恐怕還是覺得困難重重。

「我的小孩都在台灣讀公立小學,」李豪用流利的中文說,無法閱讀中文是他的遺憾,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在地化,「現在來台的外籍工作者比以前更願意本土化。相信這個趨勢會持續。」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第708期

本文摘錄自‎

最好的人才都來了 台灣留得住嗎?

天下雜誌

2020/第7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