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新生活 日本共享經濟大有可為

減輕自身與環境負擔

疫後新生活 日本共享經濟大有可為


透過與人分享,減輕自身擁有物品的負擔與對環境的負擔,日本消費者逐漸接受共享經濟模式。人們未來需適應疫情後的新生活型態,預計將出現更多新的平臺及服務,該市場預料將持續成長。

圖文■大阪台灣貿易中心

日本Sharing Economy Association 報告指出,「共享經濟」涵蓋共享物品、共享技能、共享空間、共享交通及共享金融等五大領域。共享經濟在日本尚在發展初期,日本政府原定2020年東京奧運可吸引外國觀光客到訪,於住宿設施與交通業大力推廣「共享空間」與「共享交通」,一般民眾也透過網路宣傳得知共享經濟的優點。

共享經濟可以減輕自身擁有物品的負擔與對環境的負擔,日本消費者逐漸接受這種經濟模式。傳統商業模式是以B2C 及B2B 為主,不過在共享經濟上,以全新概念的C2C 交易方式居多,近年已發展各式各樣的共享經濟相關平臺供消費者選擇。



疫情爆發 對共享經濟影響兩極

根據Sharing Economy Association 與株式會社情報通信綜合研究所合作進行的「日本國內共享經濟服務市場調查」,2020 年日本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2 兆1,004 億日圓。其中,租借品牌產品及拍賣等「共享物品」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9,577 億日圓,占比高達45.6%。

其次是回饋群眾募資及捐贈型群眾募資等「共享金融」領域,市場規模為3,439 億日圓;第三為民宿等「共享空間」領域,市場規模為3,249億日圓;第四為「共享技能」領域,市場規模為2,425 億日圓;第五是共享租車及共享電動自行車等的「共享交通」領域,市場規模為2,313 億日圓。


▲2020 年日本共享交通市場規模為2,313億日圓,圖為共享電動滑板車。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日本社會及經濟變化甚鉅,共享經濟的提供方式及需求亦有變化。疫情對日本共享經濟市場產生正反兩面影響,正面影響方面,可利用線上服務及送餐避免外出的「共享交通」與線上購物「共享物品(買賣)」的商機都呈正面成長。

負面影響方面,因為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多,外出旅遊或搭乘交通工具的機會減少,降低利用共享空間(民宿)與共享交通(共享租車)的使用率,另民眾為避免疫情感染,也減少使用直接接觸的面對型共享服務。

共享經濟 逾2 成中小企業有興趣

共享經濟市場目前以C2C 和C2B商業模式占多數,未來B2B 商模有望增長,根據商工組合中央金庫發布的「中小企業經營課題相關實況調查」,中小企業針對共享經濟的運用狀況、興趣度及認知度,回答「已運用」或「擬運用」的企業為3.9%。

但「目前尚無運用計畫」的企業為19.1%,整體的23%企業對共享經濟具有興趣。另「已運用」服務的企業表示,已運用的「共享空間」其具體內容為民宿及停車場等,「共享出行」為共享租車等服務。「擬利用」服務的企業表示,若有機會希望使用民宿及停車場等「共享空間」服務。

市場蓬勃 責任歸屬等風險需注意

根據「日本國內共享經濟服務市場調查」,若日本共享經濟市場規模以目前的速度增長,2025 年將達到3 兆8,679 億日圓,2030 年將達到7 兆4,719 億日圓,而若解決疫情對生活上帶來的焦慮及提高共享經濟認知度,2025 年可增加至7 兆4,719億日圓,2030 年可望達到14 兆1,526億日圓。

其中,市場規模占比最大的「共享空間」領域,預計2030 年將達到2 兆3,513 億日圓,若可以解決疫情對生活上帶來的焦慮等問題,2030年可望增加到4 兆3,343 億日圓,預計「共享空間」領域將占共享經濟總體的30%。


▲未來「共享空間」領域將占日本共享經濟總體的30%,圖為共享辦公室。圖■達志影像



共享經濟是屬於較新的商業模式,故未來發展上亦有需注意的風險。共享經濟常見問題是發生交易紛爭時的責任歸屬判定,即使透過共享平臺,交易也是個人對個人或公司對公司直接進行,尤其進行C2C 交易經過簽訂買賣契約等狀況不多,因此發生問題時對雙方的保障部分仍有不足。

展望未來,政府與相關業者、團體等必須合作與充分討論,進一步完善法律面及補償制度,建構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都可以安心參與共享經濟的環境。疫情使人們的生活及消費行為都發生變化,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未來共享經濟市場上預計將出現更多新的平臺及服務,該市場預料將持續成長。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第589期

本文摘錄自‎

疫後新生活 日本共享經濟大有可為

《經貿透視》雙周刊

第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