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台灣做任何北京不喜歡的事,就會被冠上去中國化?

在英文裡,在接受外部採訪或質詢前的內部模擬會議,有個血淋淋的名字叫做「Murder Board」(謀殺委員會)。十二月十五日早上八點半,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剛剛被「謀殺」完畢,他的桌上布滿了文件:川普總統在越南APEC的講稿、預擬題綱,有備而來。

這位有三十六年資歷,已經退休五年的亞太資深外交官,去年十月上任,已經來台三次。

天下雜誌 第638期
選擇川普亞洲行,發布最新亞洲外交政策──「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後來台。他的態度直接而明確,他戴起眼鏡,念起川普講稿與中國有關的部份:我稱這為「印太夢」。

假如要實現這個夢想,就要確保所有國家都要遵守遊戲規則,他們(中國)現在並沒有這樣做。

有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家,會是我們最親密的經濟伙伴。對於那些沒有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家,美國將不再對違反規則、欺騙,睜一眼、閉一眼,那些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我們將不再容忍竊取智慧財產的行為;我們將會對抗強迫企業用技術與合資換取進入市場的行為;我們將會正視透過國有企業對產業大量補貼,讓私營企業難以經營的行為。

「這就是美國在貿易方面想做事情的路線圖和背後的部份思惟,」莫健說。

「川普風格就是檯面化、具體化、戲劇化,他對不公平貿易的問題直白、絕對而且聚焦,無法閃躲,」中華經濟研究院WTO與RTA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觀察。

李淳指出,面對貿易對手,川普的要求非常明確,會列出對方應改進清單,要求減少貿易順差、不允許不公平競爭。一旦台美重啟貿易與投資架構協議,台灣逃不了,只能答題,「這跟歐巴馬時期完全不同。」

莫健抵台第二天,川普在華盛頓簽署「國防授權法」,納入強化台美防務關係條款。這是今年七月眾議院連續推出三個涉台法案後的最新進展。(見一四三頁表)川普最新的亞洲政策關鍵到底是什麼?面對前TPP會員國的出招,美國態度如何?台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以下為《天下》獨家專訪莫健紀要:

問:你已經抵台五日,可否分享一下過去幾天的心得。有什麼比較意外的發現嗎?


答:我主要的驚奇,也是台灣總是迷人、吸引人之處,就是民主竟然能夠如此生根。這次我旅行了台灣各地,到了桃園、台中,發現民主晶片早已植入三十歲以下台灣人的DNA。這些年輕人完全無法想像不能選擇自己的領袖、不能批評領導人、不能換掉表現不好的政客的情況。年輕人把這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這顯示民主在台灣已經生根,就跟在美國差不多了。

問:你在立法院問立法委員有關轉型正義的法規。為什麼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


答:我來之前,聽說這個法(編按: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通過了。而我長期以來,一直聽到不少中國學者、官員與輿論在討論一個詞叫「去中國化」(desinification)。這個詞不論用英文或中文,聽起來都很嚴重。只要台灣做了任何北京不喜歡的事情,就會被中國按上「去中國化」的罪名。我在立法院的發言,差不多就是基於這個前提之上。

所以我到立法院,非常好奇,在立法時,大家有沒有針對北京可能的指控(accusations)進行討論,我只是提出問題而已。我想了解在通過促轉條例的審議過程中,是否曾對可能引發去中國化的爭議進行討論?我只是在蒐集資訊,學習台灣的政治。

讓我講得更清楚一點,我絕不可能去批評台灣通過促轉法,也沒有批評法規內容。

問:你既然提到了去中國化。從美國的觀點,過去一年,你認為總統蔡英文或台灣有做任何可能導致兩岸關係不穩定的行動嗎?


答:我堅信,中國目前仍堅持九二共識。但我沒有把握,台灣總統能做任何事,讓北京放鬆台灣的施壓。

美國持續在做的,就是敦促海峽兩岸儘量進行高層對話,能夠更具創意、更有耐心、更有彈性,透過對話解決難題。我們的確看見台灣採取這樣的態度,我覺得台灣方面已經做得不錯。

問:你對台灣有建議嗎?台灣能做任何事破冰嗎?


答:我只能說繼續嘗試、繼續接觸,不放棄任何管道與中國大陸溝通,且繼續避免挑釁。蔡政府已經做得不錯,但就只能繼續做,希望大陸回應。

印度對美的重要性大增


問:十一月,川普到亞洲用了一個新詞:「自由開放的印太外交政策」。你可以多詮釋一點嗎?


答: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川普總統不僅展示給全世界,也直接告訴全世界,印度太平洋區域將是美國很重要的伙伴。

第一就是動員全球,抵制北韓,抵制北韓愈來愈大的核武威脅。

十一月二十八日,北韓發射最新洲際彈道飛彈,這是過去好長一段時間,不曾出現,對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的重大威脅。我們認為,全世界必須一起抵制威脅,用各種可能的方法孤立北韓。

我也很想稱讚台灣,比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更為嚴厲,完全切斷與北韓的商業往來。這不僅會強化台美,也將強化台灣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第二個主題,就是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想法相近的國家(like-minded countries)將會一起貿易,一起行動,讓每個國家都能更強大。

問:川普這次用印太,而非亞太,代表美國外交政策改變了嗎?


答:是的。事實上,這是一個漸進改變的過程。美國愈來愈認知到,印度將是未來很重要的伙伴。印度過去就很重要,但未來會更重要。就像台灣一樣,印度跟美國享有同樣的價值觀:每個人都必須被尊重,貿易必須基於公平與互惠,自由與民主國家必須彼此合作,確保更美好的未來。

其實在歐巴馬總統時期就出現過類似的用語。但現在川普總統與國務卿提勒森將其視為未來亞洲願景的關鍵。美國將加強與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問:最近,美國眾議院有三項法案與台灣有關,包括:國防授權法、台灣安全法、台灣旅行法。十二月十二日,川普已簽署國防授權法。我們很好奇,這表示台美關係要升級了嗎?或者,這只是國會議員對於中國崛起的一種回應?


答:如果你看看現在的台美關係,不論是國防安全、經濟與人員交流的領域,現在的深度都不是五年前能想像的。我個人相信,未來五年台美關係的發展,也不是今日的我們能夠預測。

當然,一部份也許與中國崛起有關。但我也相信,台美關係未來的發展,是因為台灣願意把自己嵌入印太策略與伙伴關係的架構。

基本上,亞洲對美國非常重要,台灣更是美國在亞洲地位的演化中,重要的一部份。在安全領域,我們比以往做得更多,更多互訪、更多與軍方的溝通聯繫。

你提到的國防授權法,想必你也知道,這個法案是建議性的,對行政機關沒有約束力。但這個法案實質有約束力的部份很有意思。在華府,沒有人反對,針對台灣國防需求,建立對台軍售更快速的流程。這幾乎是一種共識,對台軍售必須建制一套標準流程,回應台灣國防的需求,與台灣方面緊密討論後,建立一套快速決策流程。在我眼中,這是非常正面積極的發展。

我想說的重點是,美國會留在亞洲,意思是,在某些重要的地方把事情做對。台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我認為國會在某種程度上,認知到這件事,所以才會立法。當然對中國是有那麼一些擔心,但我認為,主要還是國會認知到台灣在美國與亞洲關係中的重要性。

天下雜誌 第638期

持續溝通美牛與軍售


問:台美之間非常努力在談貿易協議、提升雙方貿易關係,未來會有什麼進展?


答:我持續敦促台灣解決美國牛肉和豬肉的問題。我認為這對創造一個良好的貿易關係氛圍很重要。既然你問了貿易問題,我現在引用一段川普總統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CEO高峰會的演講內容:

我會和任何想要和美國成為伙伴、遵守公平與互惠貿易原則的印太地區國家,談雙邊貿易協定。我們會在互相尊重、互利的基礎上協商。我希望你們(亞洲國家)可以在各自歷史的基礎上,變得強大、繁榮和自足,邁向未來。

我們(美國)非常願意談貿易,但要用公平與互惠的方式進行。如果台灣能夠正視一些還未解決的議題,就會(對台美貿易協商)有幫助。台灣必須要持續表達你們是有興趣的、是認真的、會保持承諾。TIFA這個程序,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這個之前,美國政府的貿易人事必須先到位,我們希望美國國會能夠儘快通過新任貿易副代表人選,這樣他就能儘快展開工作,決定優先順序。

問:美國如何面對外界反全球化的批評?


答:就看一下演講的內容。我是說真的!在我們看來,全球貿易系統已經遭到嚴重的扭曲。全球貿易系統、WTO,不是在允許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補貼國有企業、竊取智慧財產、強迫外國企業投資特定領域的概念下創建的。坦白說,這些行為會對台灣,比對美國,帶來更多危險。

問:從美國的角度,到底什麼叫公平?


答:公平就是站在一樣的基準點上。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美國公司要進入其他國家市場,如果比外國公司要進美國公司困難,那就是不公平。我建議你,仔細看一下「中國製造2025」(編按: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二○一五年提出的製造業強國計劃)。從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它就是一個藍圖,逼迫台灣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十大最先進製造業,技術移轉到大陸。這不是全球化。

問:美國將不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PP)?


答:是的。這是因為最理想的貿易規則在多邊貿易協商中,會被折衷妥協。現在談的貿易協定,大部份和服務業有關,這種問題非常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比較有興趣改談雙邊協議。我們可以在每一次雙邊協商,獲得最理想的結果,然後把這個結果當做下一次協商的標準。

問:你在今年六月的一場研討會中表示,台灣應該在國防上負起更多責任。你所謂的責任是什麼?


答:首先,美國會繼續遵守台灣關係法中的承諾,繼續提供必要的防衛性武器,美國是台灣的安全伙伴,這是非常清楚的。

但在這個背景下,台灣要盡其所能地嚇阻潛在的侵犯,如果侵犯真的發生,能夠保衛自己。我們和台灣政府一直在談的,是未來可能會如何。我們一直敦促要有急迫感,台灣面對的威脅在過去十年增強了很多。但在同時,台灣的國防支出卻沒有增加,所以我們不斷與台灣政府討論這件事。

事實上,我會說我們現在的討論是令人鼓舞的,台灣政府正在很認真地、仔細地探討,可以做什麼來因應威脅,台美雙方的討論非常有收穫,台灣政府正在建立新戰略,看起來很樂觀有進展。

我們將會和台灣政府討論,美國可以協助台灣發展那些新戰略。如果軍售可以對執行那些新戰略有幫助、是必要的,我們就會儘快進行,盡可能的幫忙。所以,和六月那個時候比起來,我現在更樂觀了。

問:美國曾經是世界警察。但川普上台後,美國似乎不再站在第一線,而是要求盟友如:日本、韓國、台灣站出來,美國在背後。這是正確的觀察嗎?


答:不是的。不過很謝謝你們提出看法。我們是這樣看的,我們認為盟友非常重要。但同時間,我們必須注意避免「搭便車症候群」。我想,川普總統在意這個問題。冷戰之後,美國的民主友邦常說,自己花了很多錢在國防軍備上。但美國的國防經費佔GDP比例比盟邦高很多。美國已經沒有這種奢侈的條件,所以我們重新尋找一種平衡。

我們不是把盟友推到第一線。這樣的說法,似乎暗示美國忽略了對盟友的承諾。我們並沒有從亞洲撤軍,我們只是要確保每個盟友都有信守承諾。我們同時期待伙伴能多做一點事。坦白地講,我們樂見,如果盟國可以花跟美國一樣的國防經費。只是要求盟友多花點錢,就被說成推上前線,至少從美國人的觀點,這樣的說法是不精準的。

2017年,美國推行3個與台相關法案

川普涉台亞洲政策大事記


1月23日

川普上任第一天,宣布退出TPP。

7月

眾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納入台美軍事合作、美國對台灣軍售正常化內容,讓國會在對台軍售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眾議院提案「台灣安全法」,呼籲美台升高軍事交流、軍艦互訪。

9月

美國參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國會要求行政部門提交美台軍艦互訪停靠的評估報告,正式寫入參院版法案。支持台灣發展自主水下作戰能力,邀請國軍參與聯合軍演及加強美、台兩軍資深官員交流。

10月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台灣旅行法」,有利台美高層官員互訪解禁。

11月

川普走訪亞洲5國,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11月10日

沒有美國的11個原跨太平洋貿易伙伴,達成協議「跨太平洋伙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TP),最快2018年底即可生效。

12月

川普簽署「國防授權法」。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 第638期

本文摘錄自‎

AIT理事主席莫健:遵守遊戲規則,才是美國伙伴

天下雜誌

2017/12月 第6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