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負責的豈止是台鐵?那些政客們呢?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造成人受傷,是台鐵60年來死傷最50死、218慘重的事故,台鐵當然成為火炮焦點,所有大小事情都被拿出檢驗、批判;如此嚴重的事故,這些批判算是台鐵「應得」的。但除此之外,十多年來許多諸政客,也都背著一份更深層的責任。

◎鍾巧庭


▲台鐵太魯閣號列車事故,除了台鐵該負責,那些政客員工也有責任吧!(顏麟宇攝)

若只從太魯閣號出軌事件看,當然是一個過去難以想像的意外事故─工地工程車翻落到軌道,列車才出一個隧道就看到,反應時間只有數秒,根本來不及煞車應變;更倒楣的是,地點就在另一個隧道口前,列車沒有能把工程車「推開」的空間,結果造成的傷亡特別嚴重。

但深入了解與再思量,整個事件又不是如天外飛來巨石(工程車)般的那麼「純意外」,從台鐵的營運、工程的發包、工地的管理、路線安全的維護等,都看得到疏漏與弊病,這些可說都埋下事故的引線;某個角度而言,甚至可說如此這般的管理素質,幾年一事故已是僥天之倖了。

至於何以致之,原因不少:公營體制固有惰性、官僚、推託、型式主義等弊病必然存在;光復後即成立、「高齡」73的老舊單位的慣性造成與時代日益脫節,各種包袱也多到難以計算;當然,20多年前早該改革卻無人願意「當壞人」,甚至基於政治考量讓台鐵更陷泥沼,那些高官政客都該負起責任。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台鐵雖非公司企業,但不論組織型態,實質上就是一個營運單位,企業經營要好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只是台鐵在這方面一直很難作好,一來受限體制,二來負債累累又虧損,拿不出能與民間競爭的待遇吸引人才。

而作為一家幾近壟斷、或至少算是寡占的交通運輸系統,台鐵是西部走廊「唯二」的軌道系統(另一個是高鐵,城市捷運以都會運輸為主、非屬西部走廊的軌道系統),如果以「環島」角度看,台鐵是壟斷性系統,運量平均每天超過60萬人次,特別是假期時往往一票難求,卻仍是虧損經營,原因之一就是票價被「政治性凍漲」,而且一口氣凍漲26年。

台鐵調漲票價是1995年9月,之後至今近26年都不動如山;而從1995年到現在,單以主計總處編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平均物價上漲幅度已達31%多;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即使帳面營收成長,但台鐵的實質收入很可能還是在減少。
為減少虧損,台鐵作的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用的方式就是減人減支出,多年下來台鐵旅客增加但員工卻減少,因此可說「成果斐然」─但顯然也是減過頭了;2018年普悠瑪事故,外界赫然發現原來台鐵「costdown」到列車司機只剩一名,挑大樑負責全列車人的生命安全,出事後才趕忙要增加為2名司機。

這次出事的工地,其安全措施也明顯是因陋就簡,與外界、還有軌道間竟完全沒有阻隔安全措施、圍籬等,這既是毫無安全觀念、風險意識,又是省過頭─因為在發包時作許多安全要求,成本一定增加。

3年前交通部一度有意調漲台鐵票價,但後來部長換人又不了了之,理由是要先提升經營品質與效率等,但實質上,只要台鐵繼續虧損、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不死不活看不到前景,就別奢談品質、安全了。即使政府基於政治考量,要讓台鐵這種重要大眾運輸維持低價,也有一個限度,26年不能調票價,算是過頭了;否則,政府就該考慮以定額補貼方式維持低票價。

而在讓台鐵漲票價先解決財務窘迫問題後,就應立即啟動台鐵公司化,這也是「紙上作業」多年、但從無任何政客官員─從總統到院長再到部長─願意接手的燙手山芋,不過不踏出這一步,台鐵大概很難真正的浴火重生,只能繼續扮演「全台最大未爆彈」的角色。

想想幾年前的普悠瑪事故,政府上下加上全國一起「痛定思痛」,要改革台鐵,這些話,同樣從這次事件後政客官員口中流出,甚至不必打草稿、直接取上次事故後的話術即可。但這2年多來,作了些什麼?從這個觀點看,該為太魯閣號事故負責者,又豈止台鐵、包商而已?早早行動,莫讓數年後官員又要再次「誓言加速台鐵改革」。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780期

本文摘錄自‎

該負責的豈止是台鐵?那些政客們呢?

新新聞

2021/第17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