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大國為何成紙老虎?俄烏戰爭六大觀察重點

從2 月24 日俄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進攻至今已一個多月,戰爭仍在膠著中,目前還沒有看到結束的跡象。俄國原計劃閃電戰或斬首戰的策略完全破產,俄軍反被拖入持久戰。

原本在普京(Vladimir Putin)預想中,這次戰爭會一如1956 年的匈牙利事件、1968 年的布拉格之春、2008 年的格魯吉亞戰爭乃至2014 年奪取克里米亞的翻版,「王師一到」烏克蘭舉手投降。然而,特種部隊突襲一擊不中;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既沒有給普京嚇倒,更沒有出逃;俄軍在各條戰線都遇到烏克蘭軍民的抵抗。普京速戰速決的計劃就徹底破產了。

到目前為止俄軍的戰績很糟糕。俄軍主攻四個方向:北部的首都兼第一大城市基輔、東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以北地區。但至今俄軍只占領了一個南部主要城市、只有30 萬人口的赫爾松(Kherson),但目前傳出烏軍正在試圖奪回。來自南部和東部軍隊以及海軍合圍亞速海沿岸的50 萬人大城市馬利烏波爾(Mariúpol),但至今尚未攻陷。至於基輔和哈爾科夫的戰役已僵持一個多月之久了。


▲普京沒有充分動員起俄羅斯人的侵略情緒,無論從社會層面還是軍隊層面都如此。圖為3 月18 日俄羅斯併吞米亞八周年,普京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大型造勢活動。( 美聯社)



世界二號軍事强國表現令人吃驚

俄國一直掛著「世界二號軍事强國」 的名頭,俄羅斯人又號稱「戰鬥民族」, 卻打出了「紙老虎」的模樣,令人吃驚。

俄軍沒有如一些人預期的把烏克蘭軍隊切割開東西兩半;也沒能對基輔和哈爾科夫「圍城打援」,西方對烏克蘭的軍備和物質援助還能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俄羅斯甚至連制空權都沒有完全掌握──俄軍固然摧毀了烏軍大部分空中力量,但烏克蘭地對空防空體系依然有效運作,令俄羅斯空軍不能自如行動。

雖然戰爭時期雙方的損失按慣例都是各執一詞,差距很大、也很難證實。但據傳俄軍已有多名高級將領被擊斃相當可靠(儘管傳言中為兩名中將五名少將之説無法完全證實)。西方情報界估算, 俄軍至今已有7000 多士兵陣亡;還認為俄羅斯已動用計劃內的可用兵力的90% 以上,想繼續增兵有難度。

俄國一直掛著「世界二號軍事强國」 的名頭,俄羅斯人又號稱「戰鬥民族」, 卻打出了「紙老虎」的模樣,令人吃驚。

在中文輿論圈中有人認為,當年海灣戰爭美國糾合多國聯軍打伊拉克也首尾用了43 天,現在開戰還只有三十多天, 還要「等等看」。然而,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當年海珊統治下的伊拉克號稱百萬雄獅,剛剛打完兩伊戰爭(對比自己面積更大、人更多的伊朗還佔上風),軍備和戰力在中東都首屈一指, 是地區一霸。相反,美國上一次對付一個中型國家的戰爭是越南戰爭,焦頭爛額地苦戰十年最後不得不退出戰爭。於是當時很多人真心認為,伊拉克不見得會輸。想不到美國為首的聯軍採用了新戰法,先大規模空襲和導彈襲擊關鍵軍事設施,完全摧毀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伊拉克還布署了當時名氣很大的飛毛腿飛彈),直到2 月24 日才動用陸軍進攻,結果2 月28 日就結束戰爭。陸軍真正的參戰只有5 天。而且從戰爭一開始聯軍就展示壓倒性的優勢。這和現在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績真是天壤之別。

中文圈還有人認為,是普京故意拖延時間要「拖垮西方」。這更是無稽之談。但凡有軍事和歷史常識者都知道,真正會被拖垮的都是陷入戰爭中的國家,而不是在一旁支援的國家。

高科技武器只能撐場面

蘇聯解體多年,如今俄國人口只有蘇聯的一半左右,再加上經濟不景氣裁軍, 俄軍已經沒有「四百萬雄師」好久了。

俄國軍隊為什麽表現得這麼差?這大概有幾個原因:

第一、俄羅斯資源資源不足,極大限制了軍事能力

現代軍事最重要的是資源,戰爭也是經濟實力的比拼。俄羅斯近年經濟一直下滑,GDP 前幾年比不上中國一個廣東省,現在連江蘇省也超過俄羅斯。礙於資源不足,俄羅斯的軍事發展一直陷入一個兩難:要是發展高科技武器為先, 還是優先普及「中科技武器」?俄羅斯選擇了第一條路綫,花了大力氣去研製五代機、超音速導彈等高新武器。俄羅斯無疑擁有了這些高科技武器,但數量都只能充場面、做樣子。像超音速導彈用一次少一件,且震撼力有餘、實際效用有限。

這個選擇付出的代價就是:在軍中普遍應用的還是蘇聯時代那些老舊設備, 而這些武器和烏克蘭此前那些蘇聯武器基本沒有代際差別。俄國也宣佈用了導彈和戰機精準攻擊了上千個烏克蘭的軍事目標,但明顯這些攻擊都沒有起到壓制性作用,而且庫存還剩多少都是個疑問──現在俄國已經用上了二戰式的飛機扔炸彈戰術,顯示其精準武器的不足。

第二、俄軍陸軍兵力不足

在一般人印象中,俄國猶如當年蘇聯是個陸軍大國,「四百萬雄師」、「鋼鐵洪流」。然而,蘇聯解體多年,如今俄國人口只有蘇聯的一半左右,再加上經濟不景氣裁軍,俄軍已經沒有「四百萬雄師」好久了。俄軍總兵力剛剛一百萬出頭,但當中主力的陸軍只有35 萬人左右。這些陸軍還要分守各方,不能全部派到烏克蘭戰場,只能投入20 萬左右的兵力、且絕大部分是陸軍,這已是極限。而且這些陸軍中還有約40% 的義務兵, 他們只接受一年訓練,是俄國進一步挑選職業軍人(合約制軍人)的基礎,力。根據俄國原先法律,義務兵不可以出國作戰,直到2019 年才修改法律,規定服役四個月以上的義務兵可以在海外維和,但依然能不能參加敵對戰爭。在侵烏戰爭中,俄國已用上大量的義務兵。可見其兵力準備遠不能適應這場侵略戰爭的要求。

第三,「營級戰鬥群」戰術成效不彰

2008-2015 年,俄羅斯先進行了「謝爾久科夫軍改」、再進行「紹伊古軍改」。雖然軍改進程有些反復,但大致思路都是壓縮編制,把集團軍原本以「師」為主力的兵團,改為以低一級的「旅」為主力。把以往團級的最小作戰單位變成營級,即所謂「營級戰鬥群」 (BTG)。營級戰鬥群約600-800 官兵, 以一個機械化步兵營為核心,配備大約10 輛坦克、40 輛步兵戰車,以及200 名步兵,圍繞機械化步兵營組建和配備防空、砲兵、工程和後勤支援單位等其他軍種。這種改革一來為了適應現代戰爭對機動能力和多功能作戰能力的要求,二來也是為了把資源和軍備都集中在這個菁英「核心戰鬥營」。這種「營級戰鬥群」戰術已和印象中的「鋼鐵洪流」差距甚大了。

「營級戰鬥群」聽上去很好,但在這次戰爭中還是不好用。最關鍵在於營級戰鬥群雖然比原先的團級小,但基本上還是以野戰為目標的單位,對城市戰而言依然太大。美國打城市戰名義上是旅級單位,實際作戰時化整為零,以排級和連級為單位。

俄軍城市戰術停留在車城戰爭時代

上一次俄軍打城市戰還是在20 年前的車臣戰爭,那時的戰術還是「萬炮齊轟」把整個城市摧毀。中國對城市戰更加沒有經驗。上一次對越南戰爭也是採用「萬炮齊轟」摧毀涼山。


▲俄軍在各條戰線都遇到烏克蘭軍民的抵抗。烏克蘭為了阻擋俄軍推進,主動破壞了基輔郊區的橋樑。(美聯社)



第四、對城市戰不熟悉

俄國對城市戰缺乏經驗。城市戰不同於野戰,現代城市的鋼筋水泥建築是「天然」堡壘,非常難以用炮火徹底摧毀,即便摧毀了,其廢墟和殘骸也成為前進的障礙。前進時嚴重受限於既有的道路系統。城市地形異常複雜,有太多可供藏身的空間,特別是地鐵和地下工事等地下通道。即便大街和廣場上也有高層建築、拐角處等隱蔽位置。在城市中還有大量的平民,戰火對準平民會引起人道主義災難,是現代戰爭所不能容忍的。城市中的著名建築和文化地標也必須避免成攻擊目標,否則將視為文化滅絕的罪行。最關鍵的是,防守城市的一方一定比進攻一方更熟悉該城市地形,更能隱藏,更有機動性。

美國花了很多時間和實踐經驗來研究完善城市戰,大致上有幾點:第一,要用空中配合的立體戰,即用飛機、直升機、遠程操縱的無人機等繞到後方,從高空攻擊在隱蔽處和拐角處的敵人。第二,要配備可以拐彎的武器;第三,要善於打夜戰,用夜戰的優勢彌補對地形不熟悉的劣勢。第四,協同作戰非常重要,這需要藉先進的通訊方式協調。第五,要有周密的後勤支援,隨時補充物資和修復車輛。

而對以上這些,俄軍都沒有經驗。上一次俄軍打城市戰還是在20 年前的車臣戰爭,那時的戰術還是「萬炮齊轟」把整個城市摧毀。在敘利亞戰爭中,俄國只管空中打擊,不管城市戰。難怪普京還想招攬敘利亞軍人來打仗。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第1831期

本文摘錄自‎

黎蝸藤專欄:陸軍大國為何成紙老虎?俄烏戰爭六大觀察重點

新新聞

第18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