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焦慮如浪潮,抬頭天空更遼闊

如果你真的夠渴望做點什麼, 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持續做三十天。
─麥特‧ 卡茲│ Google 工程師、知名TED 講者
某天我在社區中庭看見一對母子。母親帶著年約三歲的孩子在中庭玩耍,孩子天真無邪、張開雙臂在轉圈圈,還興高采烈地喊著:「媽媽,妳看我一下!看我一下嘛!」,媽媽都沒有看那孩子一眼,孩子又不停地喊好幾聲 :「媽媽,妳看我一下!看我一下嘛!」,媽媽自始自終,都在低頭划手機。

巷口有家鵝肉店,也出現同樣場景。夫妻倆忙著做生意,三歲的小女兒從小就放在店裡,由爺爺奶奶順便照顧。哭鬧時媽媽就隨手丟給她一支手機,從此小女孩隨時緊盯著螢幕,連吃飯時間也不願放下,對人也沒有太多的表情,原本天真無邪的孩童情感也消逝了。

馬偕兒童醫院醫生指出「網路成癮與青少年自殺率有顯著關係」。部分網路成癮的兒童及青少年容易焦慮與憂鬱、過動症、強迫症、恐慌症,屬自殺高風險族群。

個永不下線的世界,處處令人憂心

國內眼科醫學會發布調查也指出,國人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為九‧四小時,也就是說扣除睡覺,人生一半清醒的時間都盯著電子螢幕。根據調查,國內高三學生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逾五百度)達三成五,推估廿年後因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面臨失明風險人口,可能約五十至五十五萬。

當我看到Google董事長施密特接受《天下》專訪時曾透露:「一個永不下線的世界,讓還沒上網的五十億人和事物都上網,已經上網的人,無論睡覺還是開車、坐船,隨時都連上網。」我心裡真是憂慮不已,相較於眼球被3C綁架現象,日前東海大學圖書館館長彭懷真分享的一段話,真令人感動:他參加十二歲孫子的小學畢業典禮,為孫子祈禱:提醒孫子「三C」不是生活重心,「三I」才是─期望孩子擁有智慧(intelligence),樂於與人互動(interaction),不斷透過更多介面(interface)擴大視野。求主耶穌使孫子少看手機,多看真實的人,多看看愛他為他付出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效法教導他的老師和長輩,終身愛讀書、愛寫作、愛與人討論。

如果我們用 3C當孩子的保母,只有手機能讓孩子安靜,換來的是幼兒「還沒念書,就先近視。」聯合報今日的標題聳動,卻真實的警醒:「3C世代二十年後,五十萬人失明」。
專家建議的解決之道:

★參考世界各國,對於十五歲以下學生及幼兒自訂手機規範,或設下手機禁令,禁止帶手機到校等。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定期視力檢查的護眼方案。
★訂定自律規範或控制使用時間。
★手機成癮必須找專家醫治成癮疾病。
★家庭成員彼此規範,拿回主控權,享受親子之間的良好溝通。
★徵收 3C 健康捐用於視力保健,相關廠商負擔部分社會責任。
★防止成癮,遊戲設計暫停功能。

感恩、知足、惜福,快樂自然來

2005年的夏天,南韓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人,玩一個線上遊戲。他興致勃勃進入潮跌起的情節,如此幾乎連續坐了五十個小時,其間只有短暫的上廁所及趴下打盹。後來這個青年人便因為心臟衰竭,倒在地板上死了。

2016年寶可夢(Pokémon GO)遊戲風靡全球,正在歐洲舉行巡迴演唱會的蕾哈娜歌手,向粉絲喊話,表達不想看到他們在看秀時抓寶可夢。波蘭的插畫家庫琴斯的新作「控制」,更發表一幅名為「控制」(control),畫中只見一名年輕人專心低頭使用手機,其脖子則被「皮卡丘」騎乘著,提醒玩家不要過度沉迷於寶可夢遊戲中。

我很感慨如果在家庭的餐桌上,愈來愈看不到親子間的熱絡互動,寒暄嘻笑;而取代的是不斷的划手機、看著手上3C科技產品的精彩內容,這樣對於疏離的親子關係如何挽回呢?據說多年前數位相框的發明,就是源於歐洲老年人懷念家人與朋友相處時光的照片,照片裡面的親子相處,朋友情誼的互動才是最珍貴的。3C 科技產品只不過是輔助呈現,尋找回憶而已。

我曾刻意不帶手機出門,抬頭看周遭的人事物、大自然景觀,邊散步邊思考,享受孤寂。抬頭舉目望天,看山、看水、看自然萬物、看國際社會動態,頓悟間,自然懂得感恩、知足、惜福,快樂自然來。低頭思考固然可喜,有時抬頭的天空更遼闊!

共好便利貼

1. 抬頭的天空,更遼闊!看山、看水、看自然萬物、看愛你的親人朋友。
2. 擺脫資訊焦慮,抬頭的天空更遼闊。
3. 正視手機成癮,彼此規範,拿回主控權,享受人際情感溝通。

閱讀完整內容
共好,從當責開始:思維不翻轉,結局就翻盤

本文摘錄自‎

共好,從當責開始:思維不翻轉,結局就翻盤

張宏裕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