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

風靡網路世界的芬蘭插畫家Karoliina Korhonen繪製《芬蘭人的夢魘》系列在網上流傳,她創作的漫畫主角Matti,正是一個典型內向者,心中天天上演無限的小劇場:「出門快來不及了,但走廊上有人怎麼辦?」「我想試吃,可是拜託銷售員不要跟我講話」「談事情就好,為什麼你要靠我那麼近?噢不!你還碰了我一下」當公車上鄰座者移到旁邊的座位時,他也本性不改地想著 「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讓他不想跟我坐?怎麼辦啊?」

Matti堪稱是內向到出名的代表,對我來說,只覺得「天呀!跟我好像。」

不管在學校或職場,我最常聽到的評語就是「很乖、很懂事、很成熟、做事很有效率,但是太安靜了」(前面的讚美通常不是重點)。不過跟乖寶寶的路線大相逕庭,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內向者如我,職涯卻與外向美國很有關係、工作經歷根本是跟外向文化的搏鬥史。姑且不論在美國求學與實習的經驗,回台灣後,我從事運動經紀工作,負責介紹台灣球員給美國大聯盟;之後再赴美,在美國州政府工作。即使後來在本土的長照非營利組織工作,也還是常跟美國方面聯繫開會,現在更是直接進入美國組織上班。即使過了這麼久,我還是覺得自己在美國的外向文化中顯得格格不入。而我的職涯一直都與行銷相關,行銷對象有人、有觀念、有專案,甚至是整個國家。內向的我必須站出去,與人建立關係,甚至要站在明顯的地方,讓自己被看到、被人家喜歡……每一樣都與我本來的個性完全對立。

再告訴你一件事吧!說到臺北各大飯店,我最熟悉的就是它們內部的洗手間位置,因為那是我出席社交場合時必須去喘息的地方。只要有重要會議或活動,我一定會緊張個三天三夜,遇到會被記錄下來的錄影、錄音、訪問則會焦慮更久。開會時被老闆點到問問題,不管多熟悉答案,腦中都會瞬間空白,總在兩天後才想到該怎麼回答那個問題最完美。

一般人通常會認為我們想太多、神經小條、反應慢、害羞、無法團隊合作,但事實上內向者只是補充能量的方法與外向者不同,內向者需要與自己相處才能恢復精力,不像外向者可以利用外在刺激來取得能量。

有人認為內向是天生的,也有人堅信內向可以改變,包括成長環境、社會期待、教育方式、家庭與職業需求等,都可能將一個人訓練成更傾向內向或外向。從科學的觀點來看,目前說法不一,但比較普遍的認知是先天和後天各有影響──每個人都有內向、外向兩種體系同時運作,差別只是在哪個體系較占優勢、較常使用而已。然而要提醒你的是,即使是分類細緻、廣泛使用的MBTI職業性格測試,也只能把人分為十六類,而人類的心理特質分類絕對不只十六種樣子。「因為我內向,所以我會這樣」、「因為我內向,所以我不能如此」這種以偏概全的論述不僅危險,而且也會大大限縮發展的可能性。畢竟,內向者最需要的不過是了解自己,進而在生活中將自我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方法。

在社交活動前、中、後,你應該做些什麼?

社交場合對所有內向者來說,就像是戰鬥、照妖鏡、不得不參加的整人節目,你會在事先花一個禮拜焦慮、糾結、思索著要怎麼逃避;天人交戰一番後到了會場,三小時就像是漫長的三十天,你故作輕鬆、強顏歡笑、用盡力氣展現幽默、活絡氣氛,直到離開會場後終於氣力放盡,只想回家倒頭就睡。你一邊疑惑歷史上到底是哪個吃飽太閒的傢伙發明這種場合,一邊盤算著距離下次因為工作、家庭、好朋友湊咖而得要參加的社交場合還有幾天。

為了融入社會,我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在家裡練習社交技巧、逼自己參加活動之外,只要上網看到「三分鐘人脈術」或「輕鬆聊出好交情」這種標題,食指都會滿懷希望地點進去,但通常幾分鐘之後又悲傷地按下關閉視窗。常言道:「三折肱而成良醫」,我雖然稱不上醫生,但經過那麼多次挫折,也逐漸體會出為何這類文章對內向者的效用有限。如何應對進退並不是讀些文章、背誦些準則就可以搞定的,眼睛要直視對方、面帶微笑、以強而有力的握手留下好印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就是講不出話來呀!而且無論多麼輕鬆的聊天法都得硬著頭皮不斷地練習,缺少訓練只會漸漸忘記教戰內容,最後還是要回歸原點。

近年來,我常到各種場合分享,無論是十數人的企業社團或數百人的公開場合,最大的挑戰不是上台講話,而是上台前和下台後要怎麼與別人互動。尤其當我帶著某些內在期望時,例如希望可以募到多少款,或後續可以與哪位貴賓合辦什麼活動等,但剛開始時我常常發窘,只能扭著衣角微笑。

在累積許多傷痕之後,漸漸有人在初次見面的社交場合用「活潑、陽光、腦筋動得很快」等不可思議的詞彙形容我(很心虛,可是好虛榮呀)。如果你也是個內向者,我倒可以分享把社交場合變主場,或至少不會是戰場的實用方法。

如何決定要不要去?

有一次與某位話題人物吃飯聊天,不管聊到什麼話題,她都表示:「我有朋友可以幫忙。」我非常好奇地發問:「我們年紀明明差不多,妳怎麼有辦法結識這麼廣的人脈!」她真誠地回答:「其實我後來發現,用交朋友的心態出發就好,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要從別人身上獲得什麼。」在職場社會打滾了一些年,的確有很多時候容易落入「認識的人數等於人脈」的迷思,若一開始就帶有某種目的性,反而更難看到他人其他的潛質。

不過對內向者來說更深層一點的擔憂是,光想到要和一屋子陌生人相處兩小時就頭皮發麻、雙腳發軟了,根本不會去想到「目的性」呀!實際上,如果你真的很不想參加社交活動,相信我,每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社交行銷顧問約翰.科爾科蘭(John Corcoran)建議這時不妨回到初衷自問:「我為什麼要去?」是為了交差、開眼界,還是為了在工作上或人生中更好的發展?如果連半推半就的動機都沒有,還是別去了吧!在家看點書也會有不錯的收穫。

請拋棄「真討厭、不想去、如果不是為了建立人脈,我才不會出席」的被動心態,秉持正面的態度,試想「去了,可以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或許還可以遇見幾個聊得來的人。」或是「去聽聽看其他人講什麼,或許我也有可以幫忙的地方。」

《內向企業家》的作者貝絲.伯洛(Beth Buelow)建議先想好參加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想獲得什麼樣的經驗、想練習什麼樣的技巧等等,無論是想知道業界訊息或想練習如何維繫自信和強力握手,在心裡先設好目標。這種目標不用太遠大,但最好要夠具體,例如:今天要認識一個陌生人、換到一張名片。太大的目標只會讓自己更卻步,而不具體的目標則無法評估成效。設定合理、可評估的目標,加上達成後的成就感,就會形成正向循環。

【參加社交場合前,你可以這樣問自己】
1. 非去不可的理由是什麼?
2. 主辦單位是誰?有誰會去?多少人參加?
3. 這場活動與我(我的工作)有什麼關聯性?
4. 與會者當中,有我認識的人嗎?
5. 除了社交外,在那個場合還可以做什麼?


行前準備的五個技巧

TIP1:照顧好自己

參加社交活動非常需要能量,建議活動前後都要多休息。另外,需要活動前暖身的人,也要早點到場暖身,以我為例,每次參加陌生場合的活動,我都會提早至少半個小時到場,除了可以事先熟悉環境、了解流程,讓自己有些心理準備外,主要是可以找個不受打擾的庇護所(例如洗手間)整理儀容、對鏡子練習微笑、自我催眠。就像進入遊樂園鬼屋,只要知道鬼會在哪裡出現,並相信自己的勇氣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就簡單多了。

TIP2:知己知彼

參加社交活動前可以「先狗仔」,噢,我是說上網搜尋一下參加者的背景,同時也要準備好介紹自己的方法,像是三十秒的電梯介紹(elevator pitch),例如「我是某某,與某某人在某某公司上班,我主要負責什麼樣的業務,最近在忙(或目標是)什麼什麼。」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其著作《先問,為什麼?》中說,「我們沒辦法跟有影響力的人連上線,就是因為我們講太多自己在做什麼、怎麼做,但人家真正會有興趣的,是你為什麼要做。」

TIP3:先想好「如果續攤……」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但如果正和大人物或正妹聊到興頭上,你應該不會想放棄這個大好機會吧?那你就要先做好功課,在恰當的時機說:「附近有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廳,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會比直接要LINE帳號更有乘勝追擊的效果。

如果你捨不得離開一屋子的潛在VIP,奉勸你要「重質不重量」。面對現實吧!我們都知道,內向者沒辦法像花蝴蝶般滿場飛舞,掌握眼前的機會比漫無目的地亂抓對我們來說更有效益。

TIP4:找好撤退的方法

我曾經參加過深山豪宅裡的派對,散場時,所有的計程車不是迷路就是拒載,讓半屋子酒酣耳熱的紳士淑女尷尬不已。也看過某人開車參加宴會,卻因為錯過停車場規定的取車時間,令同行女士不知所措,偏偏他又缺乏靈機一動的幽默感,只能僵在原地拚命道歉。

TIP5:穿著亮眼但不誇張

無法優雅退場,一定會毀了整晚的努力。作家羅莉.希格提醒:「事先想好離開的話術,甚至先安排好暗樁在某個時間打電話來拯救你離開現場。如果是搭別人的車去,身上記得帶點錢,想離開時可以自己搭計程車。」

有人說:「要成功,就要比別人多百分之十的努力。」參加社交活動也是,Real Men Real Style形象顧問公司執行長Antonio Centeno就建議:「要比在場其他人穿的好看百分之十。」不要跟人家差不多,不然很難顯得亮眼;但也不要穿的太誇張,只會把大家都嚇跑。此外,還要注意名片有沒有帶夠、LinkedIn履歷檔案更新沒、手機是不是充飽電。

駕馭社交場合的四個技巧

TIP1:慢慢融入

不需要強迫自己非得光芒四射地出現在會場中(這通常由青春電影裡女主角負責)或到處寒喧握手(這任務屬於總統候選人)。你只需要用自己感覺舒服的節奏,慢慢地用一個微笑、一句招呼或關心問候融入會場,逐步熟悉氣氛、環境,便可以減少能量消耗。

TIP2:準備好口袋話題

作家唐.蓋伯(Don Garber)在《話怎麼說》一書中建議:「先準備好一些自己聊得來的話題,例如最近在看什麼書、去過的好餐廳或放假時發生的趣事。對商務人士來說,出差經驗(如異國的天氣與食物)、工作心得、產業現況都是不錯的話題。」記住,這些都是墊檔用的口袋話題,妳可以從開放式、最好可以帶出共同話題的輕鬆主題下手,像是:「你怎麼知道今天這個活動的?」或先聊些自己的事,讓對方順著接話。

TIP3:主動幫忙

可以主動詢問主辦單位或主人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像是裝設電腦、測試投影片、協助報到或準備飲料等,「幫忙」永遠是我最喜歡的參與方式。

另外,可以試著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與其一直想「好無聊、好痛苦、好想走」,倒不如注意會場中、談話圈中的賓客都舒服盡興,並盡量用微笑、點頭、眼神接觸表示支持與傾聽,也許還可以順便解救另外一個內向者。

TIP4:聚焦在小組對話

一對一到一對三是最適合內向者的人數,與其在一大群人中找到自己的聲量,小團體的對話更適合內向者。如果想加入一個已經在進行的對話,不要貿然插入,只要慢慢地靠近談話的小圈圈,大家通常會自動讓出位子給你,此時再找時機自我介紹或表示意見即可。

記得,你的重點應該放在「建立有意義的連結」,而不只是在這幾小時內收集到幾張名片。顧問Ilise Benun提醒內向者應該在氣力放盡離開前,並記得在離開前說:「謝謝您的分享,今天很開心認識您,讓我們保持聯絡。」畫下優雅句點。

有效率的追蹤

最困難的部分來了,如果你事先做好準備,場合中也舉止得宜,真的很不錯,但大部分的人最容易失敗的部分在於「事後」什麼都沒做!

我遇到過的政治人物,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交換過名片,之後會不時接到他們的信件、簡訊問候。當然,一般人不需要、也沒有力氣如此鋪天蓋地追蹤,對我們來說,有效掌握關鍵人脈比增加通訊錄裡的人數還要重要。那麼,我們是應該寫封有禮的電郵給對方說:「很高興認識你」嗎?通常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不會回信,另外百分之五的人可能會回,但也就這麼一次。

請注意,我們要的是有系統的持續性效果,在往返過程中持續增加對方對你的熟悉度和信賴感,這不是每個禮拜分享笑話或好幾個月以後突然發信給對方說:「我們公司的某某產品現在特價,你可能會有興趣!」能辦得到的。約翰.科爾科蘭在著作《靠人脈增加收入》提到幾個方法可以達成有效的後續追蹤。

適用於社交活動之後的三個聯繫技巧

TIP1:建立追蹤行程表

對內向者來說,書面聯繫比正面社交容易一些,最困難的部分都過了,沒道理在這關放棄。建議活動結束後,馬上將名片分門別類整理好,根據對方的產業、職位、與自己職涯的相關度、說話投緣程度等,設定多久要與對方聯絡一次,以及如何聯絡。

TIP2:介紹互相認識

這是一個不用想話題的絕佳方法!把自己人脈中相關的人互相介紹,通常你和對方的關係就會持續升溫;簡單來說,就是提供自己的價值。如果還可以幫對方宣傳,例如分享對方單位所舉辦的研討會或推薦對方公司最近的優惠活動,效果會更好。

TIP3:積極使用社交媒體

部落格可以讓對方快速了解你的成就與能力;LinkedIn則是強大的職場社交工具,盡量加入團體和聯絡人,「圈圈」越大越有影響力;還有台灣人常用的臉書,雖然有人覺得比較不正式,但如果運用得宜,多分享產業相關訊息,少放些個人情緒內容,其實可以當作快速拉近彼此距離的方法,放上照片也可以幫助對方記得你的長相。

說到分享有用的文章,雖然容易,但要小心操作,不然很容易有反效果。CNN曾調查指出上班族平均一天會收到八十五封電郵,如果不確定你分享的資訊是對方會感興趣的,還是三思吧。

 

閱讀完整內容

安靜是種超能力

本文摘錄自‎

安靜是種超能力

張瀞仁

由 方舟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