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從建立正確觀念開始 即使財少也要理

序篇 理財從建立正確觀念開始


1 即使財少也要理

人人都說投資理財並不容易,必須具備財務知識並懂得金融概念才可以,其實並不盡然。大家不妨看一看周遭的親朋好友中,哪一位理財致富的人在學校時學過經濟學?即使學過,又有多少人曾考一百分?

其實,理財最重要的是「做對的事,同時把事情做對」。


你是搖錢樹還是存錢筒

理財致富的原則便是多聽、多問,並且勇敢地去執行。換句話說,將資金放在具有增值潛力的資產上,經過時間的累積必然有可觀的獲利。

林堉璘、林榮三出自於號稱台灣最大地主的三重幫。父親林建生早年在新北市蘆洲種田,後來開米店謀生,只是小生意人。在一九五二年林建生去世時,為子女留下二公頃土地、一家碾米廠和一間雜貨店,這便是日後他三個兒子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發展的基礎。林建生只要自己手上有一些錢便用來買地,也不斷教導兒女們「有錢就要往土地堆」。長年的言教身教讓下一代奉行不渝,才是後來三重幫得以壯大最重要的因素。

林家三兄弟後來從碾米事業輾轉進入房地產界,一九六四年共同成立了宏國建設,從興建平價住宅起家,卻以養「生地」聞名。林家兄弟往往挑選位於山邊、河川或排水溝的農地、保護區作為開發地,成本低,發展潛力看好。在台灣經濟與都市化迅速發展後,原來價格低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為市區的黃金土地,或出售或開發,獲利皆以倍數計。

任何人都想當有錢的現代人,不論身處何種社會階級,擔任何種職務,擁有何種頭銜,你所追求的不外乎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輕易享有豐富的收入及高品質的生活。對於一個現代上班族而言,你是否感嘆盡了全力所掙的薪水僅能解決眼前的開銷,更別提理財致富了。每月接踵而至的房貸、保險、稅賦、子女教育費及突發的支出更是讓你捉襟見肘,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許多上班族並不明瞭理財的重要性,輕忽了開源節流的要領,做了許多不明智的消費,甚至不知如何為日後的生活鋪路,退休後也僅能靠微薄的退休金過日子。

在此建議各位不妨把個人的理財規畫分為兩部分,如下圖所示。通常一般人是先有工作然後有收入,每個月的收入有一部分拿去消費,另一部分拿去理財(儲蓄也是理財的一種)。圖示的上半部就是每一個家庭每個月的損益表,如果把賺的錢花光,就是大家說的「月光族」;如果有結餘,就可以進行理財活動。

➡個人理財的流程



也有許多上班族汲汲營營了大半輩子,卻不懂得享受一個有品質的生活,只是拚命當個存錢筒,這種人我們也稱為「守財奴」。其實,成為一位快樂的現代上班族並不難,只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積極賺取所能賺的錢,並計畫性地花該花的錢。此外,身體的健康與愉快的心情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

每個人對於用錢都有一套見解,不論是花錢習慣或所嚮往的生活品質亦因人而異。大多數的人會為了滿足自己對生活的欲求,而放棄實施嚴格的金錢計畫,以致擁有再多的收入也會發生入不敷出的困境。因此,要成為一位多金的上班族,豐富多元的收入來源固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但是也要會用錢,才能發揮金錢的最大效益。

圖示的下半部就像個人的資產負債表。每月結餘的錢,如果只會儲蓄,那就無法達到理財致富的目的。多多了解理財的工具和管道,無論是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或外匯等,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理財工具和方法,安全且快速的累積個人財富,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達到財富自由度,也就達到理財的目的了。

累積財富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增加個人收入

增加個人收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職場上力求表現,爭取更好的職務或工作機會,同時累積個人在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上的肯定。若能力求表現,無論是繼續待在原來的職場,或是跳槽,薪水和獎金肯定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上班族最大的夢魘即是中年失業,為了避免這種困境發生在自己身上,除了事先培養第二專長,亦應積極建立人際關係。上班族一旦工作八到十年,工作的穩定性跟著增加,薪水、職位也漸入佳境。萬一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此時面臨失業的你必定徬徨無助。若能事先與同業、客戶或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係,則跳槽換跑道並非難事。另外,利用時間多學些專長,一方面可打發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備不時之需」。

兼職是每一個期望有兩份收入的人尋求賺錢的一個途徑。希望能利用餘暇時間賺取額外收入的人,往往是因為經濟上較拮据或有龐大貸款、家庭收支不平衡。尤其是剛組織家庭時,面對房貸的壓力及家庭新成員的加入,一旦薪資不足以支付開銷,多半會尋求另一份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兼職工作項目很多,從求職網站和報紙上的就業版琳琅滿目的項目中,即可找到許多兼職工作。現今社會,兼職倒是成了一種潮流。兼職的時間包括計時,或以白天、晚上為整時段計費。一般學生兼職多選擇計時,而家庭主婦或男性則多以月分計算薪資。

二、理性消費

理性的消費行為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尤其對於個人特殊喜好的東西更會有強烈購買的衝動。

特別是結婚以後,理財的態度或方式必須有所改變;在節流方面,更應有適當的節制,避免衝動消費。

在家庭形成初期,夫妻應明確釐清雙方在財務上的管理與支配,共同規範收入與支出的方式。在初期財務來源僅限雙方收入的情況下,支出的情形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開源節流」的生活方式是共組家庭生活者必須度過的階段。待財源穩固、經濟生活充裕之後,個人享受的消費行為才可逐一增加,否則過度的開銷將使家庭的收支出現赤字。

有些女性朋友有感性消費的傾向,在消費的行為上顯得隨心所欲,較容易花費大筆金錢,結婚後應重新建立一套消費的規則,充分確知個人真正需要而且實用的東西。而男性朋友雖屬理性消費的一群,但在婚前亦會因大筆的娛樂費或交誼費,造成支出多於收入的困境。由此可見,男性朋友在消費上的支出亦不輸女性,只是消費的細目不同而已。

培養理性的消費態度是必要的,許多消費者因為非理性購物行為,造成個人帳戶幾乎每逢薪資入帳後的半個月內,便有掛零的情形。如此,一旦在財務上出現突發性危機,便極有可能求助無門。消費人人都會,但在欲望來時,還得看你理性不理性。

如何在購物時充分發揮個人理性一面的特質呢?首先不要過度依賴廣告。廣告通常會塑造較完美的商品形象,致使消費者對商品產生極大的迷思。一旦真正購買後,卻發現產品不符原先預期,更有可能因而產生副作用,例如減肥藥或一些加強男性性功能的不實廣告。

選擇適當的購物時機及購物地點是很重要的。適當的購物時機(如百貨公司週年慶、換季折扣)與地點(量販店或暢貨中心)可能省下將近一半價位的錢,這是購物者必須仔細考量的。任何一位採購者若能嚴守理財的兩個重要規則──預算與記帳,必然可以在財務支出的控制上得到良好的效果。由於預算的支配,個人在消費上會因為有全額限制或已列出清單,而省下其他的支出;而記帳的行為則是清楚知道各項支出的去向,以進行下一筆消費額的調整,並且明白地分配其他項目的支出,不致造成透支卻不知情的窘境。

另外,不要濫用信用卡或其他各式會員卡消費。信用卡可以提供消費者在購物時不必攜帶現金的方便,但換個角度想,由於沒有拿錢出來的現實交易壓力,個人極易在心中產生預算無上限的感覺,進而演變成過度消費。

最後,是控制個人消費欲望。在許多購物的原則中,個人消費欲望的控制仍是最基本的購物原則。若個人不能理性克制自我購買的欲望,理財的目標也就沒有付諸實現的可能。

三、全方位理財

在過去,國人最常掛在嘴上的理財工具不外乎定期存款、跟會、民間借貸,有錢人還會利用債券投資來規避所得率,偶爾亦有比較積極理財的人會投資股票、房地產。

但隨著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現在投資理財工具可說是五花八門,而且不再侷限於新台幣資產,連海外的市場也成為投資者的新樂園。目前國內的理財方式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傳統投資工具外,新興的工具包括:海外共同基金、外幣存款、投資型外幣存款、外匯保證金交易等。尤其在股市熱絡之際,股票、認股權證TDR、可轉債和指數期貨等,幾乎已成為全民運動的投資工具了。

甚至過去一向被國人所排拒的壽險,也成為理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重大交通、旅遊意外、治安惡化、環境汙染等因素,更讓人體會到人生無常的道理。因此,利用保險來保障自身的意外事故、保障房貸可以如期繳款,或是籌措子女的教育年金,已經成為理財投資時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全方位理財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尤其是資產已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個人,更需要計畫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策略。假設你有五百萬的現金,純粹做定存的話,就算年定存報酬率達百分之二(這幾年當然不可能有如此高之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百分之一.五後,一年實質的收益率也不過百分之○.五而已,而且這筆資產因為抗通貨膨脹的能力很弱,因此二十年後可能就不值三百萬元的購買力了。定存雖然安全性高,但收益率很低,光靠定存收入,不但選錯跑道,而且會越跑越慢,資產價值也越來越薄。

把自己的資產放在強勢且具有增值潛力的金融商品上,成了現代人理財致富的不二法門。但是,在投資各項理財工具時,亦應事先充分了解各項產品的交易規則與知識,才能在投資戰場上成為常勝軍。

閱讀完整內容
工作第一年就能存到錢的理財方法(暢銷經典改版)

本文摘錄自‎

工作第一年就能存到錢的理財方法(暢銷經典改版)

張真卿

由 春光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