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抗癌力,營養是關鍵

讓食物做你的藥,預防和治療疾病

兩千五百多年前,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說過:「讓你的食物成為你的醫藥。」這句話的大意是,每個人都是由吃進去的食物獲得能量而成長,吃健康的食物可以預防疾病,健康地活著;可是吃了不健康的飲食,就容易生病,漸漸衰亡。這個觀念雖然簡單易懂,但是日常實際看到的狀況是,大多數的人都吃得太簡單或不均衡。

根據美國《營養(Nutrition)》等期刊的數據指出,有20~40%癌症病人最終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死於癌症本身。這些研究數據凸顯了營養的重要性。通常約有50%癌症病人在診斷時,已經有體重下降的現象;罹癌後因為惡性腫瘤造成身體疲憊、食欲不振,治療的藥物與副作用也會加重身體負擔,有40~80%的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體重流失問題,尤其頭頸癌和消化道癌的病人,體重掉得更多。當營養不良,病人的體重掉了超過一般正常體重的5%,醫師就會請營養師進行「營養照護介入」,包含營養篩檢、營養評估和給予病人營養支持等。但是,如果病人生理上出現體重減輕、肌肉明顯流失、活動力下降、厭食、易飽感、貧血等情形;心理上出現情緒低落、缺乏活力的現象,使病人的體重在6個月內下降10%,沒有體力抗癌,就是「癌症惡病質(Cancer Cachexia)」的狀態,這些病人最後常因嚴重營養不良,造成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營養療法,是抗癌效果的功臣

罹癌雖然令人感到恐懼不安,可是現今醫療技術進步,如果早期發現和治療,其實病人是有機會被治癒的;至於沒有罹癌的人,平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大概能預防60~80%的癌症。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除了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等常用正規療法外,「營養療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在癌症期間所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營養療法需仰賴專業的營養師評估病人的症狀,給予相符的飲食,必要時將飲食做適當的調整與設計,讓病人得以維持營養狀況,矯正營養缺失,有助於身體康復。確診罹癌到邁入下個治療階段前,是營養師幫助病人改善營養狀況的最佳時機,病人必須竭盡所能防止營養不良發生。臨床上我們常看到,營養不好的病人狀況會比較多,例如體力不佳、情緒低落、神情呆滯、容易感染、傷口癒合速度減慢、對化學及放射線治療敏感,也無法維持正常的免疫系統,降低吞噬細胞活動力以及B-淋巴球和T-淋巴球的功能;嚴重者甚至必須中斷治療,導致手術失敗率或死亡率增加。相反地,有諮詢過營養師並維持良好營養的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會比較順利,也能大幅提升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美國癌症協會(ACS)就曾指出,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營養充足,有六大好處:一、心情愉快。二、幫助身體儲存養分。三、有體力。四、比較能忍受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五、不容易被感染。六、加快傷口復原速度。

吃得好的關鍵──均衡飲食

人體每天需要的營養素有四十種以上,包含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質與醣類,其他還有礦物質、維生素等,比已知的種類還更多,因為有些營養素存在天然的食物裡,尚未被發現。每一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和功能,選擇時應該要多樣,並變化組合,才能補足人體所需的營養。在質的建議上,可依照衛生福利部行之有年的六大類食物,包含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天都應該吃到這六大類食物。

別讓NG飲食延誤治療

現今科技發達,資訊變得容易取得,常常有名人或癌友出書、上電視節目談抗癌經歷,加上網路、坊間流傳各種偏方和另類療法,很多病人會積極蒐集相關資料,躍躍欲試。雖然自己先查資料很好,可以減少早期醫病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但是不少內容似是而非,病人可能無所適從,甚至花了冤枉錢,吃下一堆不一定有療效又傷身的產品,提醒病人,千萬別讓錯誤的飲食觀念延誤治療的時機。

本書於2019/8/14至9/14提供書城白金會員限時免費下載

閱讀完整內容

抗癌自癒力-療效飲食8堂課

本文摘錄自‎

抗癌自癒力-療效飲食8堂課

王麗民

由 天下生活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