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買房的夢想,會過得比較幸福嗎?

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
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
──歐普拉
你的選擇,你的未來

最近有個認識很久的老朋友Q 小姐突然line 我詢問買房的事情,她問:她存了一筆錢用來買房好嗎?因為她長期北漂在內湖租屋多年,想想自己打拚多年每個月都在幫房東繳房租,有些不甘心。

我問了她幾個關鍵數字,包含她存了多少錢、每月房租多少、目前每月薪水多少、對房子的期待條件⋯⋯,依照她的所有條件我非常贊成她開始準備買房,並給了她一些中肯的建議,分享了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我小一的時候,媽媽日夜辛苦打拚存了一筆錢,在萬華買了間小公寓,把我們三姐妹從九份接回台北團圓,一起生活。為了分攤沈重的房貸,媽媽把兩間房間分租給兩位老榮民:金伯伯及周伯伯,當時他們都在榮民印刷廠工作,因為沒有家人在台灣,把我們三姐妹視如己出,常常在我們沒飯吃的時候買煎包或買麵給我們吃。

金伯伯平時有投資理財,所以身上小有存款,但周伯伯卻是賺多少就花多少,可以說是個月光族阿伯。後來金伯伯買了一間小房子作為退休養老房,之後我們一家也搬到樹林。聽說周伯伯在退休幾年後就把退休金花光光,最後還繳不起房租被新房東趕走而無家可歸,還是因為媽媽不捨,設法協助他申請到榮民之家居住。從小看著金伯伯及周伯伯兩人對於理財及金錢的態度差異,造成兩人晚年生活品質的巨大落差,讓我明白了有房子的重要性,還有學習理財的好處,因為沒錢沒房的晚年真是心酸又沒有尊嚴。

Q 小姐聽我說了金伯伯及周伯伯的故事後,語重心長地表示自己老的時候不想成為無家可歸的美魔女,她決定之後要做好兩件事:一是開始認真看房並做好買房計畫,二是好好地看我的理財書及用我的「好老公選股App」,讓自己的未來比較有錢有保障。

放棄買房的人生,你會過得比較幸福嗎?

Dr.Selena 之前看過一項人力銀行所做的調查,有56.3%的人表示可以擠出錢來儲蓄,但有2.8% 只能收支打平,甚至有10.9% 坦言根本入不敷出,得靠借款度日,這種台灣90 年輕世代的集體焦慮,開始逐漸形成了「不買房、不結婚、不生育」的新「三拋世代」。

「三拋世代」這一個新名詞來自南韓,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健康與社會事務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對韓國3002 名年齡在25 歲至39 歲之間的未婚男女展開調查,發現有47.2%的韓國男性因為購屋問題所以沒有結婚。許多男性壓力大到不敢結婚,不少女性也不敢輕言懷孕生子,加上近年來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無法成為社會菁英及出人頭地的底層年輕人,乾脆自暴自棄直接展開「全拋人生」,全面拋棄戀愛、結婚、生子、人際關係、買房、夢想、希望等人生追求目標,從「三拋」演變到「五拋」甚至直接「全拋」,而台灣90 年代的年輕人,在滿分為10 的評量標準下,自評生存壓力數值,平均居然高達7.3,不得不讓人憂心,台、韓年輕人已瀕臨相同的困境!

許多台灣的年輕人,開始習慣守著一份千年凍漲的23K低薪,每個月享受幾次看電影吃大餐,或是過著每年刷一、兩次卡出國旅行再慢慢還卡債的小確幸人生。在刻板印象中,單身族或不婚不生的年輕人,看起來自由自在,沒有太多負擔,照理說應該會比有小孩的家庭存更多的錢或是足夠的退休金,但其實有許多不婚、不生族群,邁入中年之後,才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存款可以依靠,也無法安享晚年或過美好的退休新人生。

這裡分享一個前同事的故事給大家參考:Lucy 年齡將近45 歲,因為沒有結婚,而且從年輕開始收入一直還算穩定,薪水也不會太差,照理說,比起有小孩及房貸要負擔的人,沒有家累的她應該可以存下比較多的錢,但事實剛好相反,沒有小孩要養、沒有經濟壓力的她反而賺多花多,每個月繳完房租和保險費之後,重視外表及享樂的她就開心地把薪水花光光,包括做SPA、每半年出國旅遊、去百貨公司亂購物,完全沒有存錢或投資理財的概念,也沒有為老後做任何規劃。亂花錢的習慣一旦養成,要戒掉月光族的稱謂真的很不容易,就這樣,Lucy 在沒有任何規劃的情況下邁向4 字頭。
最近這幾年,Lucy 開始為老後擔心,因為沒有房子也沒有老公,甚至連6 位數的存款都沒有,當她聽到勞保可能破產,自己又沒有為退休做任何準備,她心慌了!

再看看另一位輕熟族單身同事Gina, 從20 多歲出社會開始工作就非常認真努力地存錢,30 歲的時候存下頭期款,在三重買了一間房子脫離租屋生活,經過10 年,Gina 不但提前還完房貸,還買了另一間套房出租當包租婆!擁有兩間房子的她,一間自住、一間租人,老了之後至少可以房養老,Lucy 非常後悔沒有早一些學會投資理財或是買房,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開始省吃儉用、縮衣節食,能存下一點是一點,但無奈的是,她發現自己健康亮起紅燈,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得了乳癌,經過化療後體力越來越差,卻又不能不工作,只好硬撐下去。

其實選擇不婚、不生,不買房,並不代表將來你會過得比較輕鬆及幸福,重要的是你的心態,有沒有為你的未來人生負責及提早準備,畢竟只要是人,都會老去,都會有無法工作的一天,因此,Dr.Selena 衷心建議,如果現在還站在有一線轉機的起點, 不管是小資族或輕熟族,都不應該太早放棄買房這個目標,提前為自己的退休金做準備。把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當成努力的人生目標之一,學習好正確的財務管理及控制好每月的花費,好好地投入時間精進投資理財的知識及技能,等老的時候才能享受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年輕人應該買房好還是租屋好?

當你工作幾年後開始有一筆小積蓄時,你會拿去旅遊、買iphone、買車,還是當作房屋的頭期款呢?這幾年受到台灣高房價的影響,許多新世代的年輕人開始「放棄買房」的想法,決定一輩子都靠租房子維生,讓人生過得更逍遙自在;但值得注意的是,被房市視為主力客戶的首購族群,也明顯選擇「輕鬆過生活」,據調查顯示,30 ∼ 39 歲的中生代族群,正是出國旅遊的最大族群,比經濟能力更佳的40 ∼ 49 歲族群還要頻繁,佔比達22.02%,領先所有年齡層。

不過輕鬆過生活的決定,真的是最佳的人生計畫嗎?根據「崔媽媽文教基金會」的一項調查,臺灣只有5% 的房東願意租給獨居老人,很多房東接到詢問電話,一聽是老人的聲音,通常會謊稱房子已經租出去了!房東的忌憚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擔心日後收不到租金,狠下心腸解約的話,又會遭到輿論圍剿;二是擔心老人在屋裡出意外。老了無房可住的苦果,追溯回到年輕時,就是因為沒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所以Dr.Selena 一直認為,年輕時至少要努力咬牙買一間房,才不至於淪為無家可歸的「悲慘老人」,起碼還有「以房養老」貸款,一方面住在自宅、一方面又利用自宅變出養老金!華人其實有買房的傳統,希望人人都擁有一間房,但是面對台北超高的房價,小資族到底該不該買房、要不要買房?變成現在年輕人最大的「人生選擇題」。

Dr.Selena 幫大家整理了買房及租房的優缺點比較:
這邊再舉一個例子,Dr.Selena 的朋友Joyce,一家四口租房子,一個月房租2.5 萬,繳了四年後Joyce 發現房租已經繳了100 萬,很不甘心每個月幫房東繳房貸,於是下定決心努力存錢買房!從下表可以查看每月租金可以換算成多少房貸,在低率的環境下,用租金輕鬆繳房貸,不用再白白幫房東付貸款了!
另外,Dr.Selena 也幫大家換算了若以租金當作每月房貸,在不同房貸利率時,大概能申請多少房貸,買到什麼價格的房子!

閱讀完整內容
月入23K無痛買房投資術

本文摘錄自‎

月入23K無痛買房投資術

Dr. Selena 楊倩琳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