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與姿勢不良有關係

姿勢與腸道健康


姿勢不良有關係
姿勢不良其實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的朋友,如在電腦前頭部連續前傾數小時、因工作需要長時間彎腰前傾、重心不平均的不良站姿等。

各種不良的站姿、坐姿、走姿其實與人體健康習習相關。雖然看起來一些慢性病和姿勢沒有直接關聯,但許多慢性病可能來自姿勢問題。所以,姿勢不正就應該矯治。

在國外,整脊療法(chiropractice)及整骨療法(osteopathic medicine)的專業訓練和傳統醫學(俗稱的西醫)一樣嚴格,需由官方認證並核發執照。而兩種醫療方法皆大力倡導並提供結構調正的實際方法,特別是頭部和脊骨,以回復人體身心的健康。

任何療法都必須被慎重評估,重點是要對患者有幫助。一般人往往受新技術和複雜的療法吸引,我相信,療法其實愈簡單愈好。簡單的療法不只安全更能根治病源,長期調理效果更佳,例如螺旋型態的扭轉運動或拉伸運動(見307頁附錄),雖然動作簡單,卻有一般直線運動所無法達到的結構調正效果,只要持續每天做,必能感覺不同!

許多因素會導致身體結構排列發生位移,包括可矯正的先天性新生兒脊椎側彎,以及嬰兒在出生或成長過程時因外傷或壓迫造成的物理傷害。然而,多數人是因老化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使身體結構開始偏移,例如久坐不動和錯誤的生活方式。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因為平時姿勢錯誤造成。

那麼該如何自我檢查姿勢是否正確?只要在鏡子前放鬆站立,先正面然後側面地觀察身體,任何可觀察到偏離直線,即被視為不良姿勢。

蠕動緩慢的腸道,導致不良姿勢

奧地利醫師馬耶爾是醫界中首重健康科學而非疾病科學的先驅。在數十年的臨床觀察中,他整理出大約六種的不良姿勢。這些不良姿勢不僅影響人體曲線美感、使人懶散或提早老化,還影響人體對疾病的警覺性。馬耶爾醫師認為,除了腫瘤、受傷、懷孕等特殊狀況外,不良姿勢是因人體為防止消化系統功能變差或受損所導致。

六種不良姿勢中,以下將以最嚴重的「鴨式」及最常見的「大鼓手」為例說明。

「鴨式」多半出現在女性,婦女自髖部以上整個上半身前傾,而為了平衡臀部重量,在背部造成一個不自然的曲度,因此行走時,臀部的擺動就像鴨子在踱步。馬耶爾醫師認為,一般人所嘲弄的「鴨式」,事實上是因為腸道長期蠕動無力所致。健康的小腸不會擠壓到腹腔中的其他器官,但是裝滿半消化食物的下垂腸子,卻對鄰近的器官如卵巢、子宮、陰道、膀胱及其血管造成壓力,因此身體為保護這些敏感的器官,而採取此姿勢以「挪出空間」。

馬耶爾醫師指出,鴨式患者常有消化道問題,如習慣性便秘、打嗝、胃灼熱、脹氣、膽囊疾病、痔瘡,以及因腸蠕動不良和毒素堆積導致的肌肉發炎。此外,脊椎長期不自然彎曲,也會導致經期紊亂,如腹絞痛、經期失調、性功能障礙。不僅如此,也可能發生陰道脫垂、膀胱炎、尿失禁等狀況。

馬耶爾醫師常提到的另一種不良姿勢是「大鼓手」,習慣於這種姿勢的患者,在腸道中往往累積大量的氣體和宿便,使腰椎必須補償性的彎曲以保持平衡。也就是說,腹中充滿氣體和宿便的人,為了避免身體向前倒,都會如此站立;由於對腰椎的第四、五節造成過度的壓力,這種姿勢會導致神經根部的疼痛刺激、破壞脊椎節,造成下背疼痛、坐骨神經痛與腰椎疼痛。

徹底清理腸道,改變飲食習慣,除了可以恢復消化道的健康之外,也可以矯正許多不良的姿勢。若能同時配合簡單的螺旋拉伸,幫助身體的平衡與姿勢恢復正常,整個人會感覺煥然一新。不光是外表,連行動都會更年輕、更敏捷,人一旦從毒素造成的沈重負擔中解放出來後,各種困擾身心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很自然我們的情緒會愈來愈穩定,性格也會變得正面開朗,生命也因此充滿意義。

透過療效性姿勢,改善不良姿勢

正確的姿勢對健康有關鍵性的幫助。這也是為何多年來,我常開課與朋友們分享正確姿勢的重要性,在課中我會帶著大家做些具有療效的姿勢。我稱之為「療效性姿勢」,英文我稱為「therapeutic posture」。

在做療效性姿勢時,要稍停留最少五~十分鐘,讓大家體會療效性姿勢帶來的心情沉澱、氣脈疏通、舒筋活絡的作用。

以盤腿為例,不論是兩腿交叉、單盤、雙盤,都是適合每個人調整身心的最佳工具。在盤腿放鬆的過程中全身的毛孔都會打開,可以在盤坐的大腿上蓋條毛巾,避免受到風寒著涼。進行方法如下:

■坐的時候用墊子把臀部稍墊高約二~四公分,身體要注意保持正直,現代人由於生活作息都長期維持在前傾的姿勢,因此當身體挺直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好像有點向後倒,其實這才是正確的姿勢。
■下巴要稍微向內縮,眼睛向下大約四十五度角,二隻手可以直接放在大腿上,也可以把手掌交疊放在兩腿中間。
■姿勢擺好以後閉上眼睛。閉眼的目的主要是希望不要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如果擔心會有昏沉的現象時,也可以讓眼睛稍微張開一點點,保持半開半閉的狀態,放鬆地觀想即可。

只要親身體會,必能感受盤腿或其他療效性姿勢帶來的調正或疏氣活絡效果。

在210頁我會介紹幾種靜坐方法,這些靜坐方法也是簡單可行的療效性姿勢,只怕偷懶不做而已。過去為強調療效性姿勢的重要性,我甚至與朋友開玩笑說「這些姿勢比刷牙還重要。」療效性姿勢是個浩大縝密的系統,並非三言兩語可詳盡說明,希望未來能藉由更多作品與大家完整分享。
29 同步性與一致性

當身心呈現和諧、平衡時,便是處在自然同步狀態,全身的功能也都非常好。這時我們不僅對自己和別人會覺得舒坦自在,整個生理狀況包括免疫、消化、呼吸、循環及思考能力都會運作得非常順暢。此時不僅是身心和諧如一,身體各部位也皆處於最穩定、最輕鬆有序的狀態下,換言之,即是高效率、低輸出的狀態。

同步性可以用科學方法測得嗎?當然!此種同步狀態不僅可用精密儀器測出,更能用明確的數學工具計算,所有的身體頻率,例如呼吸、心跳、荷爾蒙的分泌、肌肉和神經的運作,在長時間下都會發展出特定模式的變化。

仔細觀察這些變化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當身心處於安定和諧的狀態,體內所有的基本頻率會完全自然同步。反之,當身體異常或是常處於壓力狀態,頻率就會呈現失衡混亂。而古人在很早以前便瞭解這個道理,並發展出身體和心靈的修鍊,以幫助重建身體的頻率、回歸統一。現代科技的突破,則是讓這一切有了依據,並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到,它們在疾病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同步性與合一性

早在古中國、印度、埃及時代,人們就知道同步的觀念。在現代科學中,則將此功勞歸功於數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有一天他意外發現家裡收藏的所有鐘擺都同步來回擺動,驚訝的惠更斯於是重新設定全部的鐘擺,讓它們以不同頻率擺動,但不久之後所有的擺動又回歸一致。他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設定,結果卻都一樣。數年之後,其他的科學家終於明白,那是因為最大的鐘或是最強的節拍器,可以牽引其他的鐘與它同步,這就是在自然界極普遍的「曳引作用」,也就是「同步性」。節拍最強者往往會牽引其他物體擊出相同的頻率;就好比在電場中,許多工程師警覺到在宇宙中,某些特定的頻率可以牽引其他事物傾向本身的頻率。

由於心臟是人體中最強的生物振盪器,它會使身體其他的頻率與其同步,當身心處於頻率和諧或是休息狀態下,很明顯地在心、腦、身體之間存有同步性,使其渾然一體。另一個例子,當人們充滿了憐憫、關懷之情時,腦波會減速以配合心跳頻率。

令人驚訝的是,心與腦之間的同步狀態,準確地發生於心臟頻率完成一個循環所需的短短十秒之內(○.一赫茲)。心能商數學會指出,○.一赫茲被認為是對身心同步與健康最有益且最穩定的身體頻率。而當呼吸、心跳、腦波或肌肉和神經的運作,都能用精確的科學儀器測量出和諧同步的頻率時,稱為「合一性(coherence)」。當身心呈現合一性時,就像是個穩定和諧的小宇宙。同步且和諧的生理狀況,包括免疫、消化、循環、思考能力、甚至創造力,都大幅提升且運作順暢。

**如何達到合一性?

有許多方法教導我們如何達到身心的合一與同步,有些方法要求集中注意力於心,將一切交付予心;也就是一切的言語行為皆發自於心,達到一個由心的感覺來主導所有身體頻率的狀態。

在長庚生物科技與真原新科學及醫學研究中心(Primordia Institute of New Sciences and Medicine)的研究下,我們以不同的專注方式切入合一性。直接自心著手非常困難,因為心跳的頻率往往不是意志力所能控制的。但有一項身體的主要功能可穿越於自主與非自主之間,那就是呼吸。

正常情況下,我們很少意識到呼吸,但卻可輕易地改變呼吸頻率,雖然心臟是身體中最強的振盪器,但卻可以透過訓練呼吸頻率,使其引導其他頻率合一,包括心跳。在適當的訓練之下,無論是在睡眠中或壓力下,我們都還是可以達到合一性,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治療大師皆著重於呼吸調整。

大多數人的呼吸方式都需要調整。人們在出生後的第一次呼吸,就已經改變了胎兒在母體時或是海洋哺乳動物所使用的簡單呼吸。

正確的呼吸是正常吸氣後接以細而長的呼氣。當我們以此方法進行呼吸時,不僅可以減少呼吸次數,降低身體重心,使情緒更沈穩;更重要的是可以立刻進入身心同步狀態、引導身體頻率,如心跳、腦衝動減緩,此時每個細胞都充滿能量,體溫也會因而下降。

要成功達到身心同步、合一狀態,不論使用何種方法,就如同我一再重述的,最重要的仍是心靈改造。在此所提及的方法,僅是引導大家心靈改造的一種工具,如果一個人可以調整自己的心境成為一個體諒、感恩且慈悲的人,他就已經活在合一的狀態。在這種認知下,不需任何訓練、技巧,人們即可以達到合一狀態,一個完全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狀態,這正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簡單真理。

閱讀完整內容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本文摘錄自‎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楊定一

由 天下生活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