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響力的數位族群

在數位世界推廣品牌並不會對所有顧客創造相同的結果。有些顧客有個人偏好,習慣從廣告中接收資訊,因此鼓吹宣傳並無法影響他們,他們也不會和其他人分享經驗。有些顧客則會向其他人請教,而且會主動提供建議給其他人,這些人比較可能成為品牌的忠實擁護者。
為了使品牌有更多人擁護,行銷人應該將重點放在年輕人、女性和網民上,也就是所謂的YWN(youth, women, netizens)。有許多針對這三個主要族群的研究和探討。從人數來看,每個族群都有一定的規模可以獲利,因此有許多行銷手法是針對他們量身訂做。但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三個族群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數位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族群。

這或許在大家意料之中,許多次文化族群都擁有主流文化之外的常態和信念,如Cosplayers(譯註:指透過穿著卡通、漫畫或遊戲人物服裝,扮演特定角色,並按該角色特定動作或情節進行扮演)、在家自學者(homeschoolers)和駭客(hackers)。他們主要都來自年輕族群、女性或網民。他們在很多地方都被視為少數族群或社會邊緣人。

過去,權威和權力確實都掌握在年長者、男性和一般公民手上,原因在於,傳統上這些人都有較高的收入和購買能力。但隨著時間改變,年輕人、女性和網民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日益成長。事實上,他們所代表的次文化開始影響主流文化。因為擁有相對更大的社群網絡和親友圈,使得他們更具影響力。

比方說,年輕人會為身邊年長者引領趨勢,特別是像音樂、電影、運動、飲食、時尚和科技方面的流行文化。年長者通常沒有足夠時間和彈性探索快速改變的流行文化,他們只會跟隨並依賴年輕人的推薦。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通常最先嘗試新產品,因此成為行銷人主要的目標對象。新產品被年輕人接受之後,最後往往都能成功推廣到主流市場。

在很多國家,家中女性掌管財務大權。在選擇購買產品和服務時,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大的話語權。這是因為女性有更多耐心和興趣,願意徹底花時間研究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而很多男性都會嫌這些過程浪費時間,甚至感覺很痛苦。因此,當行銷人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家庭市場時,女性扮演重要的守門員角色。

網民也具有高度影響力。身為數位原住民,他們很擅長在網路上與其他人連結並分享訊息。雖然他們分享的訊息並非都很有用,也不是所有活動都有生產力,但他們無疑是明智消費者的縮影。網民展現出真正毫無界線的民主,自由表達對品牌的意見和感覺,而且經常是匿名的。他們給予評分,發表評論,甚至創造其他網民會注意的內容。

因為這些特性,年輕人、女性和網民並不容易打動。但一旦被打動,他們就會成為品牌最忠實的擁護者。來自年輕人、女性和網民等高品質族群的倡導,比其他族群都更有價值,因為他們對主流市場有強大影響力,品牌能透過他們的參與,取得很大的效益。
說服年輕人,才能影響主流顧客

對行銷人而言,瞄準年輕人行銷是合理的做法。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的報告指出,在2014年,全世界10到24歲的年輕人有11億8000萬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高的數字,而且數量還會繼續增加。有趣的是,這當中有將近90%的人居住在未開發國家。他們除了要在同儕之間經營社會關係之外,還面臨人生各種挑戰,努力在教育和職業發展上發揮最大潛能。行銷人正在找出並解決這些挑戰。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和年輕人的生活產生關聯,才有機會從他們的荷包裡賺到愈來愈多的錢。

就算行銷的產品或服務所瞄準的主要目標對象不是年輕族群,也都要積極追求這個高獲利市場。目標在趁他們還年輕時,就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即使現階段還不能從他們身上獲利。今天的年輕人在不久的將來,都將是主要、而且獲利最高的顧客。

再者,對行銷人員來說,以年輕人為目標對象是最值得興奮的事。針對他們的行銷活動總是會用到很酷的廣告、流行的數位化內容、名人代言或創新的品牌活動。不像年長族群,年輕人充滿活力,讓他們參與總是會收到成效。而且因為年輕族群在人口統計學上為數眾多,企業往往願意大量投資在這個有趣的區隔市場。

產品的早期採用者

年輕人對市場上其他族群的影響巨大。首先,他們是所謂的「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年輕人經常被說成叛逆和反傳統的一群人,這意思是說,他們喜歡大人討厭的事物。雖然有些年輕人確實叛逆且反傳統,但大多數並非如此。事實上年輕人只是不害怕實驗。他們會嘗試新產品,並體驗年長族群認為有風險的新服務。

推廣新開發上市產品的行銷人需要年輕人。年輕人優先的策略通常有最高的成功機率。當iPod在2001年首度上市時,年輕風格的廣告促使早期採用者快速加入,最終贏得主流市場。同樣的,Netflix 2010年開始提供網路影片串流服務時,最早使用的人也是擅長運用科技的年輕人。
市場趨勢的創造者

第二,年輕人是趨勢創造者(trendsetters)。年輕人是當下世代(Now Generation)的顧客,任何事物都想要立即擁有。年輕人靈敏地感受市場趨勢,快到行銷人經常跟不上。但好處是,行銷人可以快速找到即將影響市場的趨勢。

年輕人的部落特質(tribal nature),意味著他們也非常分眾,因此年輕人所跟隨的趨勢也同樣高度分眾。特定的運動、音樂和時尚趨勢,都可能有一群特定的年輕族群跟隨,但不一定對其他人有吸引力。大多數年輕人都跟隨的趨勢可能只有對數位化生活型態的追求。

雖然很多年輕人支持的趨勢都因為過度分眾而壽命不長,但有些則成功進化成為主流。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的走紅就是一個例子。他最早是在YouTube上擁有數百萬年輕追隨者的流行藝人。Facebook 和Twitter等社群媒體一開始都是從年輕人之間流行起來。同樣的,線上音樂供應商如Spotify、Apple Music和Joox,都是由年輕顧客帶到主流市場。

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最後一點,年輕人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game changers)。他們經常被認為是不負責任、自私的人,但近年來的趨勢顯示他們愈來愈早熟。這是因為年輕人對全球化和先進科技等快速轉變的世界情勢應變速度更快,他們現在更關注周遭環境,事實上他們是改變世界的主要驅動者。

贏得年輕人的心理占有率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輕族群展現出的權力,例如RocksCorps計畫讓年輕人藉由擔任4小時的社區改造義工,換取專屬的音樂會門票。另一個例子是WE.org,邀請年輕人參與改造世界的活動,如一系列具啟發性的「WE Day」現場音樂會,或是購買可以對社會造成衝擊的「從我到我們」(ME to WE)產品。印尼的Mengajar計畫也透過教育提供類似能展現權力的平台。他們嚴格挑選在地頂尖的畢業生,請他們放棄高薪工作,到鄉間學校任教一年。這些活動讓擔任義工看起來很酷,更重要的是使年長世代更能認知到行動主義(activism)與社會衝擊(social impact)的重要性。

年輕人扮演早期採用者、趨勢創造者與遊戲規則改變者三種角色,這導出一項結論:贏得年輕人的心理占有率(mind-share)是主要關鍵。如果品牌想要影響主流顧客,說服年輕人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攻占女性市場,就能取得市占率

很明顯地,行銷人都想要攻占女性市場,不只是因為規模龐大,而且顧客形象也非常鮮明。為了凸顯出男女心理差異,美國流行心理學暢銷書作家葛雷(John Gray)提出「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比喻。

兩性天生的差異一直是心理學和行銷學探討的話題。許多專家提出關於針對女性行銷的論點,很多產品和行銷活動,也都是針對女性開發。

女性對其他人的影響由她們所扮演的角色而定。巴托斯(Rena Bartos)在《向全世界女性行銷》(Marketing to Women Around the World)中將女性市場區隔成:家庭主婦、計畫要工作的家庭主婦、女性上班族和職業婦女。簡單說,女性世界圍繞著家庭和工作。她們面臨的兩難是要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做出選擇或達到平衡。但女性更擅長同時處理多種工作,在處理家庭和職場上面對複雜且多面向的工作時,她們天生能做得更好。

閱讀完整內容
行銷4.0:新虛實融合時代贏得顧客的全思維

本文摘錄自‎

行銷4.0:新虛實融合時代贏得顧客的全思維

菲利浦‧科特勒、陳就學、伊萬‧塞提亞宛

由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