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與輸家之間的行銷區隔

80%的公司在做行銷決策時,沒有事先進行量化分析;有先見之明、進行數據導向行銷的公司,都成為後來的贏家!

一位任職於《財星》百大企業的資深行銷經理,有一次跟我說:「我每週都得去開資深主管領導會議,到處都是槍林彈雨,而我實在是受夠了身上只帶一把刀,還得去拚槍。」他會這麼沮喪,是因為手頭沒有具體資料,能夠回答那些關於部門行銷活動價值的困難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行銷大不易的年代,因此量測行銷績效,以及進行數據導向行銷,已經變得愈來愈重要。行銷經理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為自己的行銷支出說話,指出行銷為業務創造了什麼價值,並且大幅改善行銷績效。

為什麼進行數據導向行銷,對於許多公司來說如此困難?原因有很多,從很單純的「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品牌化跟知名度行銷活動的效果模糊不清、短期內不會直接影響到銷售額的成分都有;再加上數據呈爆炸性成長,更使得問題雪上加霜。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公司估計,數據儲存量每年會成長60%,這表示儲存起來的數據,大約每20個月就會增加1倍。數據如排山倒海般湧來,時間跟資源都有限的行銷人員,只能努力試著量測他們的工作績效如何。

不過仍然有少數的行銷人員跟公司,對於數據導向行銷的原理與行銷計量指標相當在行。這些人鐵定會成為公司裡的英雄,升職之路比別人更快,也會晉升到更資深的職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能夠採用行銷計量指標,並建立起數據導向行銷文化的公司,比起競爭對手不但具有優勢,在財務績效上還能夠明顯勝過對手。


我在幾年前問過現任百思買(Best Buy)的資深副總裁兼行銷長貝瑞.賈奇(Barry Judge),百思買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他說是沃爾瑪(Walmart)。沃爾瑪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管道,這個答案並不太令人意外,再加上沃爾瑪擁有極為有效率的供應鏈與規模經濟,足以把價格跟邊際利潤壓到最低,這間公司促使全球零售業產生了劇烈變化。然而,原先我以為他的答案會是「電路城」(Circuit City),於是我問他,為什麼不說是電路城呢?

「他們沒有抓到要點。」他這樣跟我說。電路城的行銷策略是經常舉辦打折促銷、吸引顧客來店,刺激銷售額。然而,自從沃爾瑪登場以來,零售業的邊際利潤變得很微薄,因此打促銷戰實際上會虧錢,也就是會產生負利潤。賈奇把這種結果稱為「死亡螺旋」(death spíral),也就是店家需要不斷地打折促銷以維持營收,但這又會讓店家不斷地虧錢。

電路城如今當然已成過往雲煙,它在2009年1月破產清算。美國中階零售業在過去20年間,到處都在上演類似的故事,比方說,位於芝加哥的馬歇爾菲爾德百貨(Marshall Field),以及費城老字號的約翰沃納梅克百貨(John Wanamaker),如今都已經遭到清算;其他還有數百間知名的地區性零售商,也因為未能在競爭中獲利,後來都被梅西百貨併購。

但是百思買可不一樣。他們當然花了不少預算,去搞把顧客吸引到店裡來的「製造需求行銷」(demand generation marketing),不過百思買花在品牌化、管理顧客關係,以及數據導向行銷相關基礎建設的錢,比它的競爭對手更多。百思買也會保留記錄,用適應性學習的回饋循環,量測行銷活動的結果,藉此把行銷效益放到最大。

百思買的行銷人員,會個別去分析各店鋪顧客的購買特性與族群特色。比方說,他們可能會把某一群顧客稱為「吉兒」(Jills),這群「足球媽媽」的特性是:她們可能有在工作,但同時也是家庭主婦,因此家裡要採購什麼電子產品,主要也是她們在做決定。百思買根據這些資料,就會在周圍區域有相當多「吉兒」的某些店鋪,推出針對她們量身訂做的行銷活動,例如在店裡擺出媽媽跟小孩一起使用電子產品的大型廣告標誌、發送直郵廣告,或是改變產品組合的內容,試著吸引「吉兒」購買。然後行銷人員會去量測行銷活動前後,這些店鋪的銷售額提升了多少個百分點。

上述就是「行銷區隔」(marketing divide)的例子:少數公司「掌握到」行銷要點,但很多公司並沒有。結果就是掌握到行銷要點的公司,就會具有競爭優勢,而那些沒有掌握到的公司麻煩就大了,它們會逐漸失去市場佔有率跟獲利能力,最後被競爭對手併吞,或是只能關門大吉。

我跟薩拉.米許拉(Saurabh Mishrah)、艾力克斯.克拉斯尼可夫(Alex Krasnikov)兩人合作,調查了252間公司、高達530億美元的年度行銷支出,其行銷績效管理及行銷投資報酬(ROMI)如何。研究結果顯示,市場領先廠商跟落後廠商之間,確實存在著區隔。研究裡有幾個統計數據,可以點出兩者之間鮮明的對比:


有53%的公司,並未對ROMI、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 NPV)、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TV)等績效計量指標,進行預測。
有57%的公司,並未使用商務案例,評估行銷活動的資金運用效果。
有61%的公司,沒有一套定義清楚、有明文規範的程序,藉以評估篩選行銷活動,並且排出先後順序。
有69%的公司,沒有進行具有對照組的實驗,來比較試驗行銷活動的效果如何。
有73%的公司,在決定是否要對行銷活動砸錢之前,沒有使用評分表,針對關鍵經營目標進行評分。

我被這些研究發現給嚇到了,它們指出大多數的公司並沒有一套適當的行銷管理專業流程,在日常行銷活動中也沒有使用任何的計量指標。畢竟倘若在對行銷活動砸錢之前,既沒有研究商務案例,也沒有定義ROMI,那又要如何衡量行銷活動成效呢?我們觀察這些行銷組織如何運用數據,就會發現這樣的分隔更加明顯:

有57%的公司,並未建立一個用來追蹤、分析其行銷活動的中央化資料庫。
有70%的公司,並未使用「企業資料倉儲」(enterprise data warehouse, EDW),追蹤顧客與企業、行銷活動之間的互動。
有71%的公司,並未使用EDW與解析學,選擇要進行哪些行銷活動。
有80%的公司,並未採用統整的資料來源,進行「自動化事件導向行銷」(automated event—driven marketing)。
有82%的公司,從未利用「行銷資源管理」(marke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MRM)等自動化軟體,追蹤並監控行銷活動與資產。

因此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沒有使用中央化的資料,對其行銷工作進行最佳化管理。然而,在市場中領先群雄的是位於行銷區隔另一側的少數公司──只有不到20%的公司,真的有在進行數據導向行銷,並採用計量指標量測日常行銷活動的表現。我們之後會看到,這些公司的財務及市場表現,明顯優於他們的競爭對手。

為什麼行銷區隔會存在?又為什麼有這麼多公司難以進行數據導向行銷?從這些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為什麼對於許多公司來說,進行數據導向行銷或是量測行銷表現,是如此困難的事:他們的內部運作過程,既沒有量測行銷表現的文化,也缺乏能夠支援數據導向行銷與行銷計量指標的基礎建設。不過撇開這些高層級的問題,我的經驗告訴我:大多數的行銷人員其實是被數據給淹沒了,不知道該從何著手,不知道要量測什麼指標才能得到真正的結果。此外,更有55%的行銷經理表示,他們的員工對於NPV跟CLTV等行銷計量指標,並不怎麼了解。(我將在第5章討論NPV等財務計量指標,第6章則會專章探討CLTV。)


倘若你服務的公司是屬於不進行數據導向行銷的那80%,抑或你自己對於這些計量指標也不太熟悉,可別因此氣餒,本書的宗旨就是要把領先企業的那些「江湖一點訣」告訴你。也就是要把計量指標、量測工具、應用範例,為你介紹到一目瞭然,並指導你如何實際進行數據導向行銷工作。

 

閱讀完整內容

量化行銷時代

本文摘錄自‎

量化行銷時代

馬克‧傑佛瑞

由 大牌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