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驚人成果的祕密,就在於「提問」

「重要的是,不要停止發問。」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如果我有一小時能拯救世界,我會花五十五分鐘想問題,最後再用剩餘的五分鐘想解答吧。」

這句名言出自鼎鼎大名的愛因斯坦。由此可見,連號稱世紀天才的偉人,也如此重視「提問」。

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讓我們明白看待問題時,必須深入剖析了解。換句話說,著手處理問題之前,愈是重要的問題,愈該提問:「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愛因斯坦曾根據「沒有任何物質的運動速度能夠超越光速」的法則,著手研究舉世聞名的「狹義相對論」。當年的他,並未受限於那時被視為常理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光波動說」,而是以物理法則為依據提出質疑,最後改變了世界既有的認知。

相傳「狹義相對論」的構想,源自於他某天一邊眺望日出,一邊自問:「真的無法超越光速嗎?」最後這項理論就此問世。

一般公認優秀的人,多半同於愛因斯坦,凡事心存「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真正重要的事情為何?」等質疑,毫無例外。此外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提問一向直搗核心、一針見血。

網購龍頭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佛瑞.貝佐斯(Jeff Bezos)也是英雄所見略同,十分重視提問。據說一旦第一線出了問題,為了深入探討真正的問題所在,他必定再三詢問:「為什麼?」舉例而言,當物流中心發生問題時,他會親自運用白板反覆思考:「為什麼會發生問題呢?」另外再搭配提問,設法先精準掌握問題所在。

其實,「心存質疑」對我們來說一樣重要。

為什麼心存質疑如此重要呢?因為憑藉能否提出一針見血的問題,工作和人生將出現莫大的差異。

或許各位覺得我危言聳聽。然而,要是心中沒有一絲懷疑,恐怕會把時間浪費在其實不做也行的事務上,或是被周遭他人折騰,明明十分努力,卻毫無成果,內心總是充滿迷惘,日子過得極不踏實。

不過,只要拋出一針見血的問題,我們將自然而然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開始思考。

因此,不斷自問「自己應該重視的事情為何?」、「真是如此嗎?」的人,往往不會迷失工作的目標或原本的自我,最後還能展現成果,無論是自我認同度,還是周遭評價,都將得以提升。

推出種種革新產品的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芬.賈伯斯(Steven Jobs),也是重視「提問」的人物之一。
二○○五年,他於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公開演說中,也談到一個極為本質性的「提問」。

他表示自己每天早上,都會對著鏡中的自己提問,演講內容摘錄如下:

「『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做那些原本預定稍後要做的事嗎?』要是一連數日的答案都是『不會』,表示我該重新檢討一下自己的生存方式。」

換成是你,又是如何呢?

假設今天是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天,你還會做那些原本預定稍後要做的事嗎?如果答案是「YES」,想必你每天都過得無悔無憾吧;不過,要是答「NO」,則代表你的心裡可能有遺憾殘留。

賈伯斯的「提問」,讓我們意識到就算每天都感覺不對勁,自己仍有可能搪塞敷衍地過日子。此外,他也教導我們只要提問,便永遠不會迷失自己真正重視的事物。

◎「人腦」因提問而運作 基本上,人類屬於力求維持現狀的生物。相較於摸不著頭緒的新玩意兒,往往更偏好長久以來經驗十足的事物。

畢竟新玩意兒難免存在風險。遠古時代的祖先在食用陌生的堅果或菇類之前,說不定也曾問了一句:「吃下這些真的沒問題嗎?」

這些長年累積下來的學習成果,人類通常把它們當作「知識」儲存,因此現在的我們才擁有安全的生活。要是沒有這些知識的囤積,導致每次食物或飲料當前都不禁懷疑:「把這些吃下肚真的安全無虞嗎?」這樣過日子未免太辛苦了。

基於此故,人腦往往設法迴避陌生且存在風險的事物,並且「理所當然」地選擇既有的事物。雖然這也算是人類相當優異的本能,不過一旦習慣於理所當然,開發新事物的衝勁將日益薄弱。

據此足以斷言,由於現在的我們擁有過多的既有知識、常識、理所當然的認知,因此難以重新「提問」。

這類「理所當然」的認知,如果就此照單全收,將不會帶來任何變化,也無法冒出有趣的構想和新穎的創意。

以目前在各大超商都能買到的大塚製藥「寶礦力水得」為例,大家知道嗎?這項產品的概念徹底顛覆了當年的常識。其實「寶礦力水得」的誕生,全來自於一個提問:「能把點滴變成飲料嗎?」

據說商品開發者前往墨西哥出差時,曾因當地飲用水質不佳而住院。那時候醫生拿了一瓶碳酸水給他,並對他說:「因為你體內有脫水和營養流失的情形,把這瓶碳酸水喝下去。」當下,他的腦中突然浮現一個疑問:「能不能開發一種遇到這類狀況時,可以連同營養成分一起補充的飲料呢?」

結果從這個提問誕生的商品,就是「寶礦力水得」。

當初,這個商品提案似乎令開發團隊大吃一驚,一度遭到退件,不過誠如各位所知,後來「寶礦力水得」已成為常態供應的商品。

現在已變得不足為奇的「寶礦力水得」,就是以「飲料」×「如同點滴的水分及營養補充法」為新的切入點而誕生的商品。換句話說,這是個源自「點滴就是血管注射」的固有觀念(也就是○○即為△△的基本概念),出人意表的獨特創意。如果當初沒有挑戰這個「理所當然」的觀念,這項商品就不會問世。

對於認定「理所當然」的事物,我們往往不會重新提問。

不過一旦如此,腦部將不會啟動運作。大家切勿視凡事為理所當然而漠然置之,務必具備以下自覺:

①針對「理所當然」抱持合理懷疑。
②透過「提問」啟動腦部。

如此一來,不僅能產生新的構想,還能發現原本被隱藏起來的核心重點。透過提問,甚至能改變自己。

閱讀完整內容
麥肯錫精準提問術

本文摘錄自‎

麥肯錫精準提問術

大嶋祥譽

由 商周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