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你為什麼把人生過成這樣嗎?《跟陷阱說再見》

跟陷阱說再見

改變的陷阱

人生中有兩股力量能驅動人們做出改變:良心的力量,還有環境的力量。


前者來自我們體認到必須改變而採取行動,後者來自我們因為環境所迫而不得不改變。可惜,大多數人比較不想改變自己的行為,於是刻意忽略良心的聲音,拖著不改,直到環境讓他們低頭,危機來臨,他們才會回應。


• • •


「好,我們直接開始吧。」薇朵提議,「第四個陷阱是關於改變的陷阱。講到改變,就不能不談到阻礙我們改變的因素,就是拖延,這是扼殺成長與轉變的兇手。」


「這其實是第一個在我意料之內的陷阱。」亞力回道。


「之前說過,這些陷阱遇上現代社會的影響因素,只會變得更危險。其中最常見的因素就是拖延,尤其是在面對追求完美這個陷阱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延後處理那些做起來不自在的事情,想出各種理由與藉口來逃避改變。記得我之前引述過的那項研究嗎?」


「你是說有人寧願死也不想改變的那篇?」亞力問。


「對,就是那篇。」薇朵問道,「你能想像竟然有人會真的寧願選擇去死,也不要先把某個壞習慣改掉嗎?」


「太誇張了, 但我認識一些人確實有可能會這樣!」亞力答。


「如果延後或逃避人生中應該做出的改變,就會沒有進步,原地踏步,陷在困境動彈不得。所以我才說拖延是扼殺成長與轉變的兇手。」薇朵伸出手拿了來一個舊舊的檔案夾,封面上有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寫著「陷阱」。她翻開檔案夾,迅速找到貼有「追求完美的陷阱」標籤的位置。「我列了張清單,寫著掉入這個陷阱的三大核心原因。」薇朵調整檔案夾的位置,好讓亞力閱讀。


1. 改變很難,做出重大改變尤其痛苦與難受,還是留在熟悉舒適的地方比較容易。


2. 把延後合理化,人總是騙自己說,可以等到方便或適合的時機,等到完成了人生中某個階段之後再去改變也不遲。


3. 完美主義,有這種毛病的人,通常堅守這句話:如果不能做到完美,我最好連試都不要試。


• • •


「人為何抗拒改變:根據心理學家吉姆.泰勒(JimTaylor)的形容,試圖改變自己,就像是『在多年下來包袱、習慣、情感與環境累積的水流中逆勢游泳。』。他觀察出持久性的改變之所以難以發生,有四大阻礙。第一大阻礙,是人的過去形成的包袱,例如自視較低、完美主義、害怕失敗、內心憤怒等。第二大阻礙,是思考方式、情感經驗、行為舉止等皆已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第三大阻礙是恐懼,因為怕失敗而害怕去做應該要做的改變。第四大,是來自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參與的活動,因為身處其中讓我們感到舒適、安全,而難以跨出去。」


「根據泰勒總結,容我這邊再次引述:『抗拒改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如果成功躲掉改變,就可以成功壓制住我們的包袱,保障我們所熟悉的事物或習慣的生活方式。如果可以不必面對難看的失敗,也就可以不必經歷必經歷程,不必痛苦且沮喪地檢視自我。」


「我想以前的我實在太會保護自己了,我根本是拖延大師我!」亞力笑中帶著悔意。「果然是良藥苦口,我想,儘管痛苦,但在天時地利之下,真相能帶來自由。」


「亞力,人都會盡其所能地避免改變,這是人之常情。你或許也聽過這個說法,改變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主動積極,壞習慣則通常不必費什麼功夫就形成了,所以改掉壞習慣才需要那麼久時間。」薇朵說明。


「用客觀的角度來看看完美主義吧。如果我們小時候放棄學走路呢?如果我們只願說那些可以完美發音的字呢?聽起來是有點蠢,但我要說的是:完美主義是後天養成,並非人類發展上天生就有,至少是在長到某個年紀之後,對這類事敏感起來才會如此。如果人人生下來就是個完美主義者,就永遠不會去做運動、或學樂器了、更不可能去學第二語言。大家就會只去做保證成功的工作,只擔萬無一失的職位。期望不經過這些過程而達到卓越成就,是很不實際的想法,所以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人們做出自我懲罰的行為,他們拒絕改變其行為或習慣,就怕弄得不好看。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沒有什麼比在別人面前出醜更糟糕的事了。」薇朵說。


「人只有在痛苦超過其容忍限度,或墜落谷底的時候,才會改變。要面對問題或應該要改掉的壞習慣時,用這種方式並不理想,因為這是在形勢所迫下才做出改變,而非良心發現。在這種情況裡,人做出正面的改變之前就已經先經歷許多痛苦了。另外,如果痛苦降到某種程度,也會比較容易重拾過去的行為模式,要不就是指是完全靠意志力在撐,這都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是,在良心發現之前就該做出改變讓人生有所不同。因為只有良心的力量而非環境的逼迫,才是鼓舞我們的動力。良心好比內在的GPS導航,幫我們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接下來要去的方向,以及前往目的地的最佳路線,甚至可以提醒我們前方有障礙、該如何避免。主動選擇現在就做出改變,還可以避免因為錯失機會或累積已久的壞習慣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這麼想吧:你難道應該等到心臟病發必須動三重繞道手術的時候,才會開始注意自己的膽固醇嗎?還是說,應該展開健康飲食與運動,徹底避免上述情形發生?從這例子來看,答案再明顯不過了,但有多少人真的能在不得不去做之前,就先採取行動、有所改變?相信自己的良知,就是在明顯需要改變之前就去改變,因此,這需要你拿出勇氣放手一搏。人生中,有兩個選擇:你能左右事情,要不就是受事情影響。心知肚明該做些改變卻拖著不管,等於就是在說:人生啊,來擺佈我吧。相反地,不管是出於良心,或迫於形勢的改變,我們都是在對人生說,我可以掌控你。所以,你想主動掌控或被動地受其擺佈?選擇操之在己。」


• • •


回到辦公室,亞力仍繼續保持動力,他決定了幾樣要改變的事,好能逃出專注力的陷阱。第一件事,不再讓自己的行程那麼好約。一直以來,不論誰都可以隨意跟他約時間;但從現在起,如果要跟他約,就必須清清楚楚地透過亞力的助理,那些沒有預設結束時間的會議,從此再見吧。此外,他也不再讓查茲等人三不五時跑來找他,每次來找他或許一開始是沒什麼,但後來就會變成好幾個小時沒有用的插科打諢。


第二項改變,是在行事曆上劃出一個時間來做計劃與思考。這可是前所未見!他以前總是想避開這種事,但現在不逃了。既然已能掌控自己的時間,他很驚訝地發現行程表上竟然還有那麼多空間。


亞力打算實行的第三個改變,就是拒絕出席不必要的會議。以過去六個月來看,他每週在辦公室的時間約五十小時,卻只有十小時是沒排行程的。排定的會議每週占去他四十小時的時間!其中一半是直接跟他那個階層的同事有關,另一半則是他直屬部下要進行簡報的場合。接下來這一年,他的目標是將會議量減半,每週僅開會二十小時,再過一年,則要減到每週十小時。亞力知道這項改變不容易,而且他得先徵求上司同意,但他決心要做到,好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開始在工作上實行上述改變時,有兩件事情讓他很驚訝:一是把他困住的瑣事的數量,二是別人對他的改變而產生的抗拒。


他發現直屬員工對於他想減少開會這件事,一點也不失望;事實上,他們似乎很高興也很感激。亞力把「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影印在他自己做的一張標誌牌上,貼在辦公桌,上頭寫著:「分配多少時間給工作,就會有多少工作去把那時間填滿。」他漸漸能體會到其中的真理了。在某個他需要出席的會議中,他找上負責籌辦的人商量看看,是否能把他出席的頻率由每週一次改成每月兩次。承辦人雖然不太高興,但她也同意把與亞力有關的議題安排在他可以出席的那幾次。


引發最強烈反彈的,是他不再隨便讓大家任意約時間,他的助理仍提報每週至少二十小時的行程要求,但亞力只會核准其中五小時,縮減了七成五。這些請求似乎一半都是實際上屬於他人的問題,但亞力因為擅長把事情做好及授權負責,於是就吸引很多想要亞力幫忙把自己份內的事情也完成的人。現在,亞力不幫忙了,這些人只得去找其他人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或是,得要親力親為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過去,亞力都會把幫同事解決問題這件事給合理化,說他的工作本來就是要執行老闆的規劃。但現在亞力明白,他自步入職場以來,就常有遇到這種相互依賴的現象,而他過往的作法,都只是在助長這種情形。


多花點時間做規劃對亞力很有幫助,他開始真的去解決事情,也發現可以增加營利的新方法,也注意到,他的團隊因為屢屢犯下同樣的錯誤,曾經浪費了許多時間,白白失去營收。他也發現,公司歷來傳承的那套銷售方法只能帶來最少成果,於是他決定放棄不用,他現在需要的是敞開心胸,接納新做法與新思維。


他也終於從危機管理模式中探出頭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在處理每一個浮上水面的問題而已。現在的他充滿活力,感覺到事情在他掌握之中,前方視野清晰,不久前生活中都還擺脫不掉的恐慌感已然不存,取而代之的,是煥然一新、目標明確的感覺。

跟陷阱說再見
跟陷阱說再見

本文摘錄自‎

跟陷阱說再見

大衛‧柯維,史蒂芬‧瑪迪斯

由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