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空污地圖揭露過敏真相!?

說來相當奇怪,全台每3個人就有1人過敏,情況嚴重,近10年雖然國民健康署在2009及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曾抽樣訪查氣喘盛行率,民間單位也在幾個縣市做過地區性調查,但仍缺乏全國各區域比率,看不出縣市差異,使防治難以著力。對此窘境,多位專家都搖頭百思不解。

《康健》為了解髒空氣使過敏惡化多厲害,在大量資料中尋覓,最後找出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所登錄的2012∼2016年每年度第一∼四季縣市各級醫療院所氣喘就醫人數,搭配環保署全國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分析顯示,全台氣喘比率增加的冠、亞軍落在嘉義縣和南投縣,全年有近三分之一日子空氣品質差,氣喘就醫人數比5年前各翻高2倍和1倍。

康健雜誌 第229期
嘉義縣可能是受工業區或交通工具排放影響,詳細原因還要再探討。南投縣好山好水,又不像沿海縣市充斥重工業,但因為中央山脈像座屏風,反而把西岸吹來的髒空氣統統滯留住,一樣難逃空污毒手。

彰化縣排名第三,比5年前增加九成。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路院區院長林慶雄根據親身經驗指出,只要空污超過危險等級,隔天當地因為過敏、氣喘送進急診室的病人立刻變多。

雲林以南縣市平均增加四成以上,比率驚人。東部花蓮則人數持平,東西岸對比明顯。

另一方面,北部地區的北北基宜4縣市空氣不算太糟,氣喘人數卻仍上升,推測有可能是空氣潮濕、連帶滋生許多過敏原如黴菌的緣故。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維昌診所院長王維昌說:「蘭陽平原的地形讓水氣排不出去,因為太濕,過敏原多,宜蘭的呼吸道疾病人數相對也多。我有病人每次一回家,才一出雪山隧道馬上鼻水流下來。」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嘯谷則提醒,都市地區的氣喘人數增加,跟「室內空污」或許也有很大關係(見114頁)。

氣喘常是因長期過敏造成,特別是兒童。這數字雖不能全盤反映全台各地過敏狀況,也無法排除有少數民眾會跨縣市就診,但已是目前能找到較完整的資料,應可透過它觀察大致趨勢。後續仍需要更多專家投入,進一步梳理清楚空污和過敏的連結。

康健雜誌 第229期

下一個過敏的就是你⋯⋯


在台南上班的郭明華(化名),一早起來就「包水餃」,5歲小孩半夜過敏鼻塞哭鬧,累得她長出黑眼圈。3年多前,她從台北搬到古都,受惠於相對乾暖的天氣,已比住在台北好一點;不過老公可慘了,對髒空氣極端敏感,只要當天電視一報褐爆、紫爆、或是現在的「不良紅」,一出門馬上眼淚直流。

郭明華一家都是過敏族,這並不稀奇。每3個人就有1人過敏的時代已經來了。 台灣氣喘學會副祕書長、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指出,這兩、三年不管是鼻子、眼睛、皮膚癢的過敏都愈來愈多,鼻過敏佔比最高,估計2∼3個台灣人就有1個;另一項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 ONE)》的報告則指出,2000∼2011年間全台氣喘盛行率持續攀升,18∼30歲的年輕病人增加最多,竟超過3倍;全台灣目前推估有150∼200萬氣喘病人,成人佔四到五成。

過敏人數愈來愈多,「難道是現在人身體比較虛嗎?」蘇一峰曾自製空污圖文懶人包,引起網路瘋傳,他語氣幽默但透出掩不住的焦急,「大家都過敏的重要原因是空氣、水、土壤污染造成過敏變嚴重,尤其是空氣,和過敏的關聯性非常強。」

偏偏,全世界追求經濟成長而糟蹋環境,已經把整個地球變成一個大廢氣室。

從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1&2》探討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危機;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年10月底強烈警告,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上升到300∼500萬年來的最高點;中國記者柴靜《穹頂之下》揭露大陸霧霾衝擊;台灣也已經變成讓人不敢放心大口呼吸的島嶼。

最使人切身有感的是,天空不若過去清亮,經常有薄霧似的一層東西壓住街路;搭上高鐵,沿途平野田疇常常灰濛濛;高樓平房也是煙霧繚繞。郭明華小孩的幼兒園老師每天會上網看空污等級,在門口掛上不同顏色空污旗,空氣太差,全班都要戴口罩。這種「看老天臉色」的景象,已是生活一部分。

隨著冷天大氣擴散條件變差,加上大陸霾害隨東北季風與冷氣團跨海報到,最近,台灣西岸縣市紛紛傳出空污超標,根據環保署歷年紀錄顯示,接下來的4個月,將有許多日子「對敏感體質的人有害」。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葉國偉則說,最近很多控制得不錯、一段時間沒見的病人又紛紛回籠了,大人、小孩都有。今年11月,台北市開全國第一槍,明訂AQI分數高於400可放空污假,代表官方願意正視空污對人體的損害。

康健雜誌 第229期

髒空氣遇上過敏原有火上澆油效果


髒空氣為什麼會害人過敏?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解釋,因為它會使身體變得很敏感,容易讓人對原來就過敏的各種過敏原,出現更劇烈的反應。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嘯谷進一步解釋:髒空氣裡充滿了PM2.5微粒,微粒上吸附著重金屬、多環芳香烴類或揮發性有機物,這些化學物質雖然不會直接使人過敏,但和塵蟎、灰塵、黴菌⋯⋯這些過敏原一起出現的時候卻有「火上澆油」的效果,讓小火頭燒成一片火災。

更麻煩的是,部分化學物質雖然不會破壞DNA造成突變,卻會改變基因活動。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顯示,空污會打開呼吸道細胞特定基因的開關,使過敏的呼吸道發炎得更厲害。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譚國棟則從健保資料觀察到,當PM2.5從中度黃色警戒升到非常高(紫爆),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率變成3倍。

康健雜誌 第229期

天氣亂了套,冬至還在穿夏衣


另一個有感的大環境因素也讓過敏問題日趨嚴重,就是忽冷忽熱。

以一系列探討全球經濟、自然變遷文章知名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觀察到人們總會脫口而出的一組「氣象照樣造句」,有一句是「幾年前⋯⋯,後來都不一樣了⋯⋯」。台灣幾年前春夏秋冬還算規律,後來全亂了套。62歲、服務於傳統產業的陳姓總經理被問到有沒有說過「氣象造句」時一愣,隨即笑著說:「我前天才跟朋友講過。」

若說以前天氣變化速度像爬山和下坡,現在則是坐雲霄飛車。2015年秋冬天氣偏暖,卻曾發生北台灣驟跌到4℃,4天內又再上升10多℃的大溫差。今年11月有幾天,氣溫從前一天的熱天急滑近10℃,立冬那天,台北氣溫27℃,幾乎人人穿短袖衣褲。陳總經理坦言他只要一下床就連打7、8個噴嚏、抽一大把面紙抓在手,雖然是10多年的老毛病,「這兩年更慘!」他苦笑。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一般從室內一走出門,只要溫差超過7℃,很容易就誘發過敏、氣喘發作。蘇一峰說明,溫差會使喉嚨有明顯的搔癢或緊縮感,鼻黏膜也會充血腫脹,為的是供應更多血液來加溫空氣,造成鼻塞。重複多次以後,鼻子和氣管可能愈來愈敏感。而鼻塞又會讓人用嘴呼吸,使更多冰冷又未過濾的空氣灌進來,變成惡性循環。如果鼻腔、氣管、支氣管持續過敏、發炎,不但難受,也會傷害肺部換氣功能。

除了寒熱驟變,過敏變嚴重還有一個原因是「乾」。蘇一峰表示,現在降雨日減少,一下雨則就是暴雨,雖然總雨量沒太大落差,但是少了大自然用水滴沖洗掉有害物質的手段,「空氣變更髒、影響日數也拉長了。」

室外空污鋪天蓋地,回到家總沒事了吧?「室內也很危險!」兼具職業醫學和內科雙專長的台大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大成和黃嘯谷異口同聲警告。

紫爆,竟然就在你家裡


我們常以為關門關窗、開空調,就能把髒空氣擋在門外,但實際生活中,黃嘯谷表示,家裡的過敏來源可一點不比外頭少,而且因為現代人通常一天有八、九成時間待在室內,危機反倒更大。

他一一細數:煮菜油煙、家裡神明桌燒香、地毯和床舖的塵蟎、蟑螂、芳香劑、家具和房間裝修材料蒸發出的毒性物質如甲醛、甲苯和二甲苯、3C家電運轉時散出的少量化學氣體、抽菸⋯⋯。黃嘯谷表示,美國環保署指出,室內空污比室外高出2∼5倍,他實地進家戶監測,「台灣情況也差不多。」

「例如很多人家裡有供桌,一燒香,哇!PM2.5馬上飆到超過每立方公尺100微克,」蘇大成說。他跑大台北地區一戶戶敲門進30多個人家訪查,帶儀器測量屋內各個角落,一筆筆累積國內幾乎空白的家庭室內空品資料。PM2.5超過70微克,就是空污最高級第10級的「紫爆」等級,對一般人都有害,過敏者更不在話下,「很多人從來沒想過『紫爆』就在自家裡面。」

要活,就要呼吸,面對無所不在的過敏危機,大環境需要靠的是政府的智慧與鐵腕,拿出作為改善室內外空氣品質,個人能做的雖然有限,不過養成好習慣,就能減少過敏發作,在灰濛濛的天空下,少些苦惱。

康健雜誌 第229期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 第229期

本文摘錄自‎

5年來全台氣喘就醫人數大增逾三成, 空污嚴重的中南部成重災區

康健雜誌

2017/12月 第2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