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愛裡,我們互不相欠

練習哀悼不可逆轉的過去,是為了喚醒隱藏於內心世界從未覺察的自我價值。對於一段關係的失去,或是悲傷地認知我們未能擁有自己所需的事物,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無法改變過去,而非繼續追尋那些無法被滿足的需求。唯有經歷自我修復的領悟,才能重新賦予自己生命力。

撰文/ 李韋蓉
有一種痛,
是在那些愛你的人的房子裡,所受的傷


很小的時候,曾經有好多東西你全都想用小手握住,但是真實的關係裡很難如此順遂。你和許多人一樣在成長歷程中經歷過無數的失落與創傷,從被拒絕的眼神到期待的落空,過程中充滿了各式難以化解的悲傷、憤怒,甚至恐懼。你依稀記得每一次無止盡的咆哮爭吵中,怒吼的父親和不滿的母親口中此起彼落的那一句「要不是因為小孩,我早就和你離婚」,從那一刻開始你第一次學會了拖油瓶三個字。

你以為都是因為自己的存在,才造成了深愛的人的痛苦。害怕失去他們的你,在懂事之後拼命表現出順服的乖巧和超乎年齡的獨立,想要試著消弭與補償內心種種自我否定的不安。你一直活在渴望愛與懼怕的掙扎中,就算最終父母還是分開了,各自擁有了新的家庭,時光繼續前進,卻只有你依舊停留在自己受傷的地方,重複著失望的經驗,悔恨自己那麼信任那些拋棄你的人,遺憾關係裡無法挽回的錯誤,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失望。

你的失望根源於在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總是必須通過與他人的比較,才能掌握自己的價值。也許是向來都由你獨享的關愛,被新來的家庭成員分割,每當你與弟弟同時哭鬧,卻唯獨你得不到母親的擁抱與安慰。或是你敏感的察覺到父親對姐姐所說的話都會用心考慮,而對你表達的意見從未正面理睬。這些在繼親家庭生活中所有的細碎片段,毫無理由也無從探究地持續發生,讓身處其中的你,對於相信自我這件事,變得格外艱難。

你常在思索,自己存在的價值有多大?還是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這些自尊受損的經驗,讓你不得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與卑微,也因此在成長期錯失了細嚼自我真實感受的機會。於是你明明很受傷,卻要裝出不受到影響的樣子;儘管孤單寂寞,卻要表現一副自由自在的樣子。你說從小到大,為了得到愛,你不斷改變自己。在當孩子的時候,只記得虛偽的哭泣,長大後在不自覺中,學會了敷衍的笑容,讓那些身邊想要愛你的人,沒能真正好好看見你。

成長的痛苦,
最終是為了獲得成長


許多父母無法給予孩子包容性的成長環境,並不是因為他們刻意不作為或是隱瞞什麼,或許他們在自身生命的早期階段未曾有過足夠的支持與慰藉,也沒有重要他人能給予他們溫暖的理解與陪伴,以致於他們在成為父母之後,忽視了孩子未被滿足的需要。每個孩子在童年時期都會用自己習得的方式來解讀愛。認為愛是溫柔的人,便無法察覺嚴肅的愛;認為愛是痛苦的人,就無法感受快樂的愛。我們所認為的愛其實存在著許多不同的面向,只是我們無法全面地辨識,或因為不喜歡而裝作不知道。有時即使父母不瞭解我們,也並不一定代表我們被父母遺棄。

愛是主觀的,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想要的方式來解讀它


主觀認定自己是在缺乏愛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成年之後,可能還是會習慣性地認為,所謂的生存,必須是基於重要他人能夠滿足我們的內心需求。在童年階段渴望的滿足無法實現時,到了成年時期發生的失望和被拋棄的痛苦,若無法藉由哀悼的方式帶來內心的領悟,我們依舊會繼續絕望的依附在過去受傷的生命腳本中,難以自我肯定。

當童年階段的大部分需求沒有被滿足時,我們會變得容易犧牲自己的快樂,只為了勉強迎合或順應他人以求關注,或是誇大自己的需求,讓需求變得永遠無法被滿足,乃至對這種無法被滿足的需求上癮。又或者更多時候,我們為了讓自己感覺安全,於是學會隱藏自已的情緒,如此就不用擔心展現脆弱之後又被信任的人加以背叛。這些都是不自覺地再創造某些特定情境,來重演早期的傷害與拒絕。
就像是一個受虐的孩子為了避免感到孤單,於是藉著認同父母對自己的負面看法,將所有對自己的處罰都合理化為應該的,將失衡的關係解讀成是自己的錯。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心裡維護父母不可動搖的地位。心靈想要維繫連結的渴望,勝過了對於自己受虐處境的正視。這種通過拋棄自己而得來的滿足,往往會讓人停留在關係裡,持續受到傷害卻無法離開。

我們都需要練習擁抱,
以及沒有責怪的傷心


練習哀悼不可逆轉的過去,是為了喚醒隱藏於內心世界從未覺察的自我價值。對於一段關係的失去,或是悲傷地認知到我們未能擁有自己所需的事物,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無法改變過去,而非繼續追尋那些無法被滿足的需求。唯有經歷自我修復的領悟,才能重新賦予自己生命力。

如何繼續過著我們想要的人生

想要過好接下來的人生,首要條件就是准許我們自己成為自己內心給予滋養的父母。開放自己的感受,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善待自己,不再因他人的拒絕而批判自己。這種內在的自我滋養會將僵化的恐懼轉化成彈性的思維,容許我們在關係中學習慢慢丟棄對傷痛的強迫性思考,進而建立起健全完整的自尊。一個人接納與正視自我渴望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心中保有那些渴望,但也不會總想要透過他人來實現它們。認可自己的渴望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象徵,藉由弄清楚自己的感覺,以及了解自己想要什麼,緊接著授權自己採取有效的行動。

從不敢信任自身權力的恐懼中學會釋放自己

我們可以每日做些能夠實現與反映內在深層需求與願望的事,比如從事一些讓自己快樂的單純活動,提醒自己不要只做那些有助於他人或是等待預期回報的事。如果我們在童年時期被剝奪了權力,可能會導致在成人時期為了彌補過去,而想去控制周圍的環境與他人,以作為展示力量的手段。

極端的控制需求來自於歷經多次失落之後,放棄相信他人會對於我們的需求有所回應。有許多堅持自己的處世方式不願輕易妥協的人,都曾有過相同的遭遇,這種出於恐懼的控制欲會漸漸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但那並非真正的自我力量。若想自身的力量能在生命中得以延伸與拓展,勢必要能放棄試圖控制他人行為與討好他人的各種手段。越能夠信任自己,就越能容忍人生中那些毫無防備或是出乎意料的時刻。總有一天你會懂,你最親密的關係,永遠是你和自己想法的關係。
如何與自己的想法相處,決定了一個人生命的品質。我們最安全的避風港就是自己內心遼闊的空間,對於當下每一個感受和每一次事件,我們不再需要層層自我防禦的壁壘,因為自我肯定能夠帶著無懼的活力,回應生命裡的種種邀約。這樣的信任存在你我清明的意識與智慧中,成就了個人永恆的安全感。

信任自己是一個人對生命最慈悲的關注,這讓我們在黯淡無光的時刻裡,也能在內心深處保有希望。在處理任何人生問題時,擁有信任的內在自我,就能有力氣支撐自己,而不會依舊扮演那個等待救贖的孩子。你也會更懂得,不再輕易地為了誰而拋棄自己。

自我信任的核心價值不在於迷信凡事都是最好的安排,而是相信無論經歷什麼事情,都能不停地尋求改變的勇氣與原諒的機會。對於無法改變的過去種種,則能透過接受與面對來貼近生命底層的真實相貌。
雨果說:「讓心靈沉入黑夜的,也留下繁星。」
人生總是苦樂相參,而學會自我信任意味著,我們不再以遺憾、失落,與不被關愛的生命事件作為個人生命腳本的註記。就算是有些夢想沒有實現,但是我們學會了品味其中細微美好的時光,在那些無法圓滿的關係裡,我們可以溫柔地透見彼此所有的難與不容易,並同時明白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那怕是人生依舊有難以跨越的痛苦,或是沒有機會原諒的傷害,我們都能在偶爾有力氣的時候,讓自己繼續學習對愛與生活持有敬意,珍惜著還未成為過去的當下。

願所有荒蕪的過去,都能換得更好的明天,願繁星閃閃的夜晚,愛,沒有留在昨天。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第521期

本文摘錄自‎

原來在愛裡,我們互不相欠

張老師月刊

2021/第5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