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預防 「動動腦」是最強保健術

台灣失智症族群超過二十八萬人,年齡愈大罹病機率愈高,糖尿病、三高患者更是高危險群。這種「無法痊癒」的疾病,如何預防與照護,將會是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的問題。

撰文.楊雅馨

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截至二○一九年,台灣有超過二十八萬名失智人口,而衛福部資料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約每十二人有一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每五人有一位失智者。


徐文俊醫師表示,失智症的腦部變化極為重要,除了認知功能評估與抽血外,影像檢查也扮演關鍵角色。攝影·劉咸昌

年齡愈大,罹病機率相對愈高。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徐文俊說,雖然是這樣,但透過一些方法,不僅能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也能減緩惡化。

避免危險因子——許多研究都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血壓收縮壓大於一六○mmHg且未治療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五倍。

「請確認是否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如果有,請好好治療控制!」徐文俊提醒,不論是對於血管型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預防或避免惡化,都有助益。另外,避免頭部外傷,因為腦部曾受過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以上。

病情不可逆 動腦即保命

增加保護因子——多動腦、多運動、多互動。動腦的最大用意是「動腦筋」,如唱歌、看書、煮飯、逛街、打麻將等,讓大腦持續運轉,什麼活動都可以。但重要原則是「多樣性」,「一周七天不要都是打麻將。」徐文俊說。

研究顯示,每周規律運動兩次,不拘限種類,都可降低罹病風險,多參與社交活動也是預防之道。

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認知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一般來說,從輕度到中度的病程大概是兩、三年,從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的病程則要三至五年。

「如何將時間拉得更長,取決於有無早期發現。」徐文俊提醒,當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務必要了解背後的原因,若沒有明顯的理由,一定要帶長輩去門診做評估,釐清狀況。
以下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列出的十大常見失智警訊。

一、記憶減退,影響工作。一般人偶爾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且可能完全忘記該事件。

二、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工程師不懂上網;計程車司機找不到油門開關;廚師不知如何炒菜等。

三、言語表達出現問題。一般人會想不起某個詞彙,患者遺忘的頻率更高,甚至會以替代方式說明,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

四、喪失時間、地點概念。失智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五、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開車常撞車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一次吃下一周藥量。

六、抽象思考出現困難。交談中,對抽象意涵無法理解而有錯誤反應。日常生活操作電器如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的操作,對指示說明的意思無法理解。
七、東西擺放錯亂。患者會將物品放在非習慣性或不恰當的位置,如水果放在衣櫥裡、到處塞衛生紙等。

八、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或生氣罵人,情緒改變不一定有可理解的原因;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衣衫不整等。

九、個性改變。一般人隨著年紀,性格也多少會有改變,但失智患者可能會更明顯,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

十、活動力喪失。失智患者變得被動,需要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或是放棄原本的興趣與嗜好。

家屬勿心急 從健檢出發

如何帶長輩去做失智症評估?「記住一個重點,不要直接說你是失智,得去醫院檢查。」徐文俊說,話可以好好說,站在一個預防的概念,「現在有一個免費的失智症預防健康檢查,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若健康檢查,長輩也不願意去,不妨針對神經科相關症狀,如頭痛、手麻、頭暈、失眠等,建議至醫院檢查,與醫療人員溝通說明,醫師都會願意配合。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07期

本文摘錄自‎

失智症預防 「動動腦」是最強保健術

今周刊

2020/第12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