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病後復健,還穿回20年前的褲子

身體真的可以修復,復健是失能和筋骨的守護神


蔣勳病後復健,還穿回20年前的褲子

復健科醫師可說是身體的算命師,筋骨痠麻痛、中風、癌症、心臟病,甚至脊髓受傷,都有可能藉由復健修復身心功能,回歸家庭與社會,重新找回生命的主導權。


2010年底,作家蔣勳因為心臟病發作,進台大急診接受心臟導管安置支架手術,被綁著送進加護病房4天。住院期間,看到「家屬大哭,就知道有人有送出去了,一天好幾次,」他低聲誦持佛經,感受到生離死別是艱難的生命功課。

復健像健保付錢上健身房還有儀器和專人監控

出院後,蔣勳開始近半年的復健。貼著心電圖貼片走跑步機、踩單車,做重量訓練。當別的病人怨嘆:「我為什麼這麼倒楣得這種病?復健到底有什麼用?」他卻很開心:「做復健等於健保付錢讓我上健身房,有專屬的運動器材、有治療師在旁指導,盯住心跳、血壓,還做各種檢查。我好幸運、好感謝!」

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指出,運動治療是復健醫師最重要的處方之一。

「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已經成為全球醫界的熱議題。許多研究已證實,運動能夠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癌症,甚且能改善失智症病人的認知功能。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與美國醫學會(AMA)因此共同呼籲:運動是21世紀多數疾病的良方,應該積極推廣;建立醫療和運動專業人員的訓練及認證;把病人的運動表現記錄在病歷上,視為和脈搏、呼吸、心跳、血壓等生命徵象一樣重要。

運動處方有4大核心內容:頻率、強度、時間、種類。由醫師針對病人的狀態開立適合的建議。

好比蔣勳經過心臟內科治療後,由復健部醫師陳思遠針對他在治療後的冠狀動脈負荷和體能,開立復健療程,從自行如廁、穿衣、進食等基本生活自理,逐步進階到去門診復健,在專業物理治療師和儀器監測下,鍛練身體、恢復心臟功能。

身體會說話,復健期滿的「畢業考」,蔣勳考了高分,表示體能狀況比生病前更好。「復健明顯有效,身體真的可以修復,」他說。

結束醫院的復健治療,蔣勳天天清晨在八里住家的水岸,戴著紀政送的計步器健走萬步,用手搓洗衣物、勤做家事,外出大多走路,喝咖啡不加奶油球,少吃糕點甜食,減少攝取傷害心血管的反式脂肪,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4個多月,不但腰圍變細、身體線條也跟著改變,讓他十分驚喜。

「竟然又能穿回20年前的褲子!」鬼門關前走一遭,蔣勳說:「生病後才知道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不要那麼快走向衰敗,而是走向健康。每個人都該管理健康,而不是不負責任地丟給醫生、復健師。」
復健是恢復病人原有身心功能找回自主的過程

要活就要動,體衰生病更要動,為的是擺脫病痛綁架,拿回身心自在的人生主導權。

復健醫學,就是「恢復病患原來的功能或防止失能」。台灣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在《復健和物理醫學》一書中指出,復健是「治療或幫助因為疾病或意外傷害造成身體結構損害或功能障礙,盡可能恢復正常的過程」。

現代復健醫學源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1943年美國紐約大學魯斯克醫師向軍方展示,相較於單純療養的士兵,重傷後有積極復健的士兵復原比較好,更快重新上戰場;1947年美國醫學會確立復健專科醫師訓練制度。

1950∼1960年代,全球小兒麻痺大流行,1964年總統夫人蔣宋美齡有感於成千上萬名因為感染小兒麻痺,造成雙腳殘障後遺症的孩子需要照顧,邀請魯斯克到台灣籌設振興復健中心,並由榮總和三總骨科醫師為病童施行矯治手術。

振興復健中心除了有義肢工廠、物理治療師和職能治療師,更提供學校和職能訓練班給病童接受教育和謀生技能,是當時東南亞最具規模的復健醫療機構。接著,各大醫院如北榮、台大相繼成立復健物理治療科,1987年衛生署核定復健醫學專科制度。
現任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記得連倚南曾提及,早期當他碰到初診主動掛復健科的病人,都會特別站起來向病人握手致意,因為有這種觀念的病人實在不多。李紹誠自己初為復健醫師時,醫院的復健科還是「理療科」,幾乎沒有病人,後來他請院方在門診表上註明理療科「專治肌肉關節疼痛」後,掛號人數才漸漸成長。

1995年開放復健科醫師可設立診所,李紹誠是台灣第1個復健專科診所的開業醫生,開始時,因無健保,自然也沒有什麼病人。於是他想到一個奇特的宣傳方式:租一台小發財車,大街小巷穿梭,呼籲鄉親父老可以到他的診所做中風復健、處理肌肉痠疼痛、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等,才逐漸打破門可羅雀的局面。
阻斷王建民大聯盟之路真兇可能是腳傷

棒球投手王建民,是台灣首位登上美國職棒、年薪破億、在2007、2008年連續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位影響人物」的台灣之光,他最風光的時候,勝投與否甚至影響台灣股市的漲跌。

然而2008年中,王建民跑壘時不慎扭傷腳踝,自此,大腿拉傷、腰痛、肩關節囊韌帶撕裂,新舊傷接踵而至,關節鏡手術和復健都沒能讓他恢復從前伸卡球的威力,洋基隊的官網直接推測是他腳傷引起的連鎖效應。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人體構造精密、環環相扣,以王建民的投球動作來說,從準備動作先穩定下盤,接著腳部開始出力,經過大腿,到達腰背部核心肌群,再傳遞到肩膀、手肘、手腕,最後從手指投出去,一連串動作必須在1、2秒內流暢傳遞,才能把球投到設定的位置。

受傷沒痊癒,硬要用原本的方式投球,王建民就必須用身體其他部位去做代償動作,使得這些部位的負擔加劇,增加再度受傷的風險。

林頌凱從多年照護運動選手的經驗發現,運動傷害的時間點與動作密切相關,病症經常是一個接一個出現,在身體上沿著動作的路徑慢慢發生,因此復健必須提供整體而不是個別部位的治療。

一般人的身體痠痛也一樣。

常有病人說自己因為五十肩,脖子和頭也跟著痠痛、僵硬,甚至失眠。身體的疼痛好像會跑來跑去, 怎麼醫都醫不好。林頌凱說:「『牽一髮動全身』用在肌肉痠痛和運動傷害是有道理的,出問題沒有及時治療,會像星星之火,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

實康復健科診所主治醫師毛琪瑛指出,復健科專長是找出身體結構的問題,或是肌肉、力學上不平衡的部位,對治改善。

一個好的復健科醫師從仔細問診、身體檢查,確診開立適合病人的處方,到檢視復健進度,就可以預估未來身體功能可以進步、恢復到什麼狀況,可說是身體的算命師。

復健終極目標:給病人身心獨立的能力

「復健科醫師是身體失能和骨骼肌肉疼痛病人的守護神,」李紹誠說,當民眾懂得主動找復健科醫師時,就代表這個國家經濟生活和知識水平已經到達一定程度。

台大物理治療系主任曹昭懿指出,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中風、心臟病、癌症帶病存活的人莫不希望能早日復原。復健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讓病人身體和心理有獨立能力,最終能回到家庭和社會,保有熱情地去生活、去追夢。

國際甲狀腺和內分泌疾病權威張天鈞幾年前從台大醫院退休後,仍持續在多家醫院看診,工作繁忙。去年底,因為吃安眠藥半夜起床絆到門檻跌倒,導致髖部骨折開刀,在骨科病房住院4週,再轉復健科住院治療。剛開完刀,連坐沙發屁股都會痛。他還檢查出攝護腺癌,加上多位名人驟逝的新聞,張天鈞體會人生無常,決定積極復健。

復健讓很多人苦不堪言,但看在張天鈞眼裡卻很有趣。每天上午物理治療,以腿部綁帶踢腿,訓練肌肉力量;下午職能治療,教導如廁、手捧大球等,做平衡訓練;晚上有卡拉OK,鼓勵唱歌訓練肺活量,他最拿手的歌是〈雪中紅〉,還曾獲得獎狀,「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70歲的張天鈞自嘲自己以前是個「急驚風」,生病復健,總算讓他學會放慢步調,他也決定復原後要減少排診,給自己更多空間,開啟新的人生。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第246期

本文摘錄自‎

身體真的可以修復 復健是失能和筋骨的守護神

康健雜誌

2019/第2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