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短不看長,是台灣醫療致命傷?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台灣健保似乎習慣用資通訊產業的「C/P值」概念來看醫療,希望錢花得少、治療做得多。

但是價值醫療強調,把一個人「治好」才是黃金標準,而這個黃金標準是不能打折扣的。譬如今天給醫院一筆總額,醫院為了賺錢,可以少做非必要檢查和治療(也可能偷偷減掉該做的治療),因此必須框住最上頭的照護品質,如何在維持品質的前提下整合服務,獲得最好成效,是醫院要努力的目標。

在論量計酬制度下,醫師在醫院裡待久了,難免覺得把病人照顧得比較好也不會增加給付,可能會變得無法好好思考「如何讓病人得到更好的健康」這個根本問題。弔詭的是,從醫院營收來看,有時照顧不好反而收入較多,因為病人會回來接受後續治療。

台灣醫療除了「多做就是好」,還有一個壞習慣是「看近不看遠」,慣把單一疾病的短期治療成果當作整體成效。多數醫師一向認為只要把病人的疾病治療好,病人就會康復,可是現實狀況下的高齡病患經常是病好了卻可能逐漸失能。拿髖關節骨折當例子,台灣手術有世界級水準,但追蹤卻發現,患者跌倒骨折後,術後3個月只有15.7%接受復健,1年內只有不到兩成服用骨質疏鬆藥物,但容易提高跌倒風險的精神鎮定藥物用量卻增加1.4倍,導致1年內有5.2%病人再度髖關節骨折,手術再高明也保障不了病人長期的健康。因此,價值醫療強調的是看長不看短,以1年、3年、甚至5年後病人整體健康狀況,來給醫療機構的照護品質打分數。

只看單項個別醫療處置是否成功,結果就是導致長期被詬病的醫療片段化,所謂「看病不看人」;相反的,如果是從長期成果來論斷,只要最後成效是好的,那過程中所做每件事大概錯不到哪裡去。

 

患者觀點是醫療困境一劑解方

打破傳統醫療模式,變成以「長期治療成效」為衡量標準的價值醫療,對醫生而言是個大突破:原來品質好不好的答案是要問病人。傳統對醫療品質的定義,是醫界按照教科書、生物學和醫學上認為重要的項目來評判,但如果借用市場法則與使用者觀點的眼光來看,提供醫療照護,必須詢問病人與家屬於整體治療期間的整體觀感,是否滿足健康需求、解決問題,病人才會獲得真正的長期健康。

並不是說醫療要變成服務業,而是醫療可以思考導入服務業思維的使用者觀點,否則所照顧的病人,出了醫院就進長照,若長照沒照顧好又再進醫院,醫療支出與照顧費用就會無止境的上漲。

而在醫療系統中,能帶來較好醫療成果的,往往會降低整個治療過程的開銷,例如:早期良好地控制慢性病,能減少長期不斷處理併發症的昂貴成本,這也是為病人創造價值。

回到實務層面,能創造價值的應該是以照護週期(cycle of care,指從發病、急性期照護、治療到完全康復的整個過程)為軸心來組織醫療照護,而不是分段讓各專科醫生自己做自己的。這種架構必須整合不同的科別乃至於不同的醫事專業,根據病人疾病照護的所有需求,把相關人力和資源跨單位整合在一起。

現在台灣醫院在健保環境下衝量,營收也造成血汗工作環境,沒有鼓勵醫療團隊真正追求長期的健康,花了大把錢,可是會發現三輸:醫護很血汗、病人東奔西跑很辛苦、健保也快倒。導入新思維,讓醫院重新追求對的架構,整個醫療體系才是有價值。

如果從更高的角度看「價值」,現在台灣有非常多體系,醫療、急性後期照護、機構長照、社區與居家長照體系,大家各自使用自己的經費,做自己的事,建立自己的指標,若未來能走向高度整合,搭配民眾的需求,調整一些內容,應該可以發揮更好的效能,達到更高的價值…閱讀完整內容

(採訪整理:楊雅馨、陳俊辰)

康健雜誌第232期

本文摘錄自‎

看短不看長,是台灣醫療致命傷

康健雜誌

2018/3月號第2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