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資訊浪潮中的「航海王」

小船即是我們,大海就像是這大環境,而那些海浪就是不斷出現的訊息與刺激。在這多變的大環境中,我們總是習慣用腦袋想出很多策略讓自己存活下來;然而卻時常忘記最重要的船錨。船錨就是我們的內心定位與需求。

撰文/蘇品嘉 圖片/ Freepik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人們透過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可以即時接收來自不同領域的消息,甚至是針對同一消息的不同觀點。比起過往,現代社會資訊量雖然多元,卻也相對零散。「哪一個比較合理呢⋯⋯」、「該怎麼選⋯⋯」、「會不會選錯了後悔呢? 」這些想法和擔憂是否也讓你覺得熟悉?現在的我們可以選擇的選項與看事情的角度也跟著變多了;然而在享受選擇自由的同時,卻逐漸感受到面對選擇變多時出現的困擾,也就是人們所謂的「選擇困難」或是「選擇焦慮」。

選擇困難或選擇焦慮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當人們在面對需要選擇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猶豫、困難、擔心、緊張、不知所措或是害怕。面臨選擇時,我們時常會感受到令自己不舒服或是覺得負擔的感覺,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般來說,當訊息或選項進入到我們的視野時,腦袋便開始快速運轉:掃描眼前的訊息,理解內容並分析其中的利弊,再進入到思考取捨之後的得失,腦袋在接觸到刺激時就自動地轉動起來,步調迅速的處理眼前的訊息,做出判斷,一切進行得很自然,但是當我們越想越多、越想越遠的時候,卻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而漸漸感覺到徬徨不安,焦慮的感覺慢慢地湧現⋯⋯。

拋錨定泊,安定心靈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艘小船行駛在大海上,時而碎浪來襲,時而大浪掀起,有時甚至夾雜著狂風暴雨,小船在這海象中隨波逐流,有時甚至就這樣迷航了;這是否是一幅似曾相似的畫面呢?小船即是我們,大海就像是這大環境,而那些海浪就是不斷出現的訊息與刺激。在這多變的大環境中,我們總是習慣用腦袋想出很多策略讓自己存活下來;然而卻時常忘記最重要的船錨。船錨就是我們的內心定位與需求,而連接船錨與船身的鎖鏈就是使腦與心連結在一起而取得平衡的安定感。大多時間我們都讓腦袋的思考與判斷為基礎幫助生存,然而卻忘記需要先將船錨安置好,安定明確自身的需求與定位。

讀到這裡大家或許開始好奇該怎麼做才能好好的運用我們擁有的這個船錨了,下面的文章也將和大家繼續聊聊該如何簡單幫助自己在現代資訊混雜的狀況下,安定自己的心並且做出適合的選擇。

在前面的段落已經提到船錨的意義代表著我們的內在需求與價值觀;回歸到自己,開啟內觀審視自己,讓我們能有個基礎去選擇並探索這世界。資訊不斷地湧現,時常將我們的注意力拉到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事,我們的思緒隨著不同聲音波動,眼光也聚焦於客觀的利弊得失,然而當我們花這麼多心力在關注於外在世界時,卻似乎忽略了我們自己,遺忘了看看自己、瞭解自己的需要,因而常常出現「我想探索這世界卻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的狀況。

遠離刺激、聚焦自己

我鼓勵讀者們在面對多樣選擇而感受到自己的猶豫與不安時,第一步先將自己遠離所有的資訊刺激,關閉手機或離開資訊的來源,待自己感受到相對安靜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兩個問題,分別是:「為什麼我會覺得這麼難選?」與「我的擔心是什麼?」。一般來說面對多樣化的資源選擇或是日常生活的選擇困難時,即使感到緊張不安還是拼命的想著該怎麼辦、要趕快做決定才行等等,這時候的我們所關注的都是眼前的這些選項,因而將自己受困於「需要選擇」的處境。

當運用以自己為主詞的問句來思考時就是幫助聚焦於「自己」,將注意力回歸到自己身上,重新拉近與自己的距離,開始覺察自己狀態上的改變並且開始思考狀態改變的可能原因,當我們開始朝向這些步驟行動時,其實也代表著開啟了船錨的功能。
當專注力放回到自己身上時,部分人或許會感受到緊張不安的感覺稍微趨緩,這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已不放在感到壓力的那部分了。這樣的不安大多源自我們經常聚焦於「即將失去的部分」或是「每個選項帶來的潛在缺點」,專注於這些地方也更讓我們害怕承擔選擇之後將會失去的東西,因此我們總是會想要選到「最好的那個」,甚至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也逐漸出現因為害怕遺漏,而讓我們想要盡量獲取每一個出現的資訊來降低失去的部分。

主動選擇VS. 被動選擇

想要打破這樣的循環就需要再進入下一步驟來好好運用我們的船錨,問問自己「我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是我一定要有的?」「什麼是我不能捨棄的?」運用這樣的問句來提醒自己才是主角,開啟「主動選擇」而非「被強迫的被動選擇」。其實每一個選項與資訊都是同等重要也是一樣好的,每種從不同角度切入的觀點或資訊都各有不同切入點帶來的利弊,最重要的是從這些同等重要的資訊中獲取出對「你」重要的訊息,與其說是選擇「最好的」,其實思考成「選擇適合的」才更重要。運用你的船錨,將思緒回歸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此時此刻需要的是什麼,善用取與捨才能帶來想要的生活品質,問問自己目前的需要,眼前這個資訊是否符合需求。在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你的需求與目的創造出不同選項優先次序的重要性,從「需要」出發而非讓資訊來告訴你重要與否,以這樣的思考方式與問句為基礎,才能幫助我們創造出選項的重要次序,看見更多可以捨去的選擇。
舉例來說,在疫情環境中充斥著大量描述疫情病患數量、疫苗與篩檢量能、甚至是檢討疏失與破口等等的資訊,使得許多人於這段期間因頻繁接觸這類資訊而感到焦慮不安,此時可以試試上述提及之作法。當看見斗大的新聞標題或相關資訊時常讓我們覺得「需要去看」,這時可以先關掉電視、手機屏幕或是閉上眼睛,阻斷刺激來源,再來問問自己「沒有看的話,我擔心的是什麼?」是擔心自己遺漏了什麼重要的資訊嗎?然而對我們真正有用的重要資訊到底有多少呢?這時候再問問自己「我想知道的是什麼?」或是「我的需要是什麼?」再來篩選符合你需求的資訊。以筆者來說,每天的防疫記者會總會報告許多事項細節並有記者提問,然而我的需求是「理解目前疫情總確診數量、分布和重大措施」,因此只會專心聆聽記者會10-15 分鐘的內容,獲取需要的訊息量之後便將電腦關閉,回歸當下需要做的事,面對其餘相關性較低的訊息則是避免觀看,用這樣的方式幫助自己取捨。

以自己為主角

或許對讀者來說「回到自己身上」的概念並不熟悉,我也想請讀者們安心,一開始練習時覺得有些困難是正常的,因為這或許不是你習慣的方式,但若持續在每天的選擇中練習,持續以自己的需要為基礎來思考就能夠漸漸上手,並且讓它成為你的新習慣,以這樣的思維更靠近並了解自己。其實船錨就是你自己,以往的你總是追著訊息跑,讓訊息的標題來告訴你什麼才是重要的,然而卻並非符合你的需要;若重新轉換模式,以自己為主角,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重視什麼、在意什麼,那麼你的方向與定位會逐漸清晰,而當你越能理解自己的需求時,面對選擇也將會清楚看見你能夠割捨的選項。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第524期

本文摘錄自‎

成為資訊浪潮中的「航海王」

張老師月刊

2021/第5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