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讓地方重振新活力【LaVie -封面故事】

在世界許多國家的角落,人們開始對回歸在地有更明確的藍圖。台灣也是如此。重回地方,不只是隱於林的私人清談,對這群入鄉的台灣年輕人來說,更是積極改變的契機。帶著動手實作的魄力和誠懇的態度,從自己、里民、到整座沒落許久的舊城鎮,美好未來就從踏實腳下的這一步開始。
找尋母土的文化根源,讓熱血與活力不僅迸發在大城市,也於鄉鎮翻耙出從未見過的豐碩成果,這就是這座島嶼的現在進行式。

入鄉,一條重振地域價值的奮鬥之路


年輕人離開都市,到發展相對不那麼蓬勃的鄉鎮地區工作和生活,已經成為一股強勁的逆向氣流,和以往躋身大城市的路徑相反,越在地就越國際,反倒是現在經常聽到的說法。

回家鄉打拼!全球工作的新趨勢

此股趨勢在先進國家特別明顯。包括本就擁有悠久工藝傳統的義大利,年輕人開始願意回鄉接釀酒家業和作手工藝。德國因堅實的中小企業緩衝了金融風暴的摧殘,地方企業和居民更緊牽雙手持續創造利潤。美國近年最讓人想移居的城市並非紐約或洛杉磯,而是有一群愛家鄉青年坐鎮,以多樣化的在地咖啡館和特色農夫市集為傲的波特蘭。就連亞洲,日本在311 大地震後快速強化環保意識,讓不少人遷移鄉下,從事友善環境的能源革命。韓國也出現青年逃離首爾移居南方濟州島的現象,甚至還有像網路公司Daum Communications 帶頭搬遷並和濟州島地方企業合作,員工也獲得更好生活品質的例子。

▲有田有米工作室斜對面的廟,也是地方活動的中心,生活一切都圍繞著它。這是深入當地之後才會逐漸明白的不成文規矩。(攝影◎婠玥)

這股風潮並非一朝一夕突然成形,而是經歷了多元社會因素所造就。2007年,當時牛津字典的年度風雲字是Localvore,這個由「在地」(Local)和「吃」(Vore,拉丁文)組成的新字,強調食物的地產地銷,不僅新鮮,減少碳足跡,還有助於強化地域經濟。這種態度不只出現在農業。事實上,07、08 年的金融風暴導致全球的慢性不景氣以來,人們已逐漸明白都市生活不是唯一,與其苦哈哈地坐困愁城,回到鄉鎮或許更有發展。

▲頭城老街都是老房,倘若逐戶拜訪,就會發現家家戶戶都有值得紀錄的故事。(攝影◎婠玥)

2007 年是全球經濟動盪的一年,也是iPhone 誕生,Twitter 成立平台,Google 推出Android 系統,和Amazon推出Kindle 電子閱讀器的一年。經過這十年的科技大爆炸,以往的工作型態大為鬆動,除了自由工作者和共同工作空間大量出現外,就算是回鄉投入初級產業,也能倚靠網路和世界連線並銷售。所以對年輕人而言,搬遷鄉下並非與世隔絕,反而更有另闢「戰場」的意味。加上為數眾多的新職業出現,從前被視為次等的勞力產業,因為專業性和附加價值再度獲得青睞,如英國火紅的管家工作等,也讓坐辦公室吹冷氣的白領生活不再是畢業生的唯一選擇。

▲頭城老街都是老房,倘若逐戶拜訪,就會發現家家戶戶都有值得紀錄的故事。(攝影◎婠玥)

島內吹起青年回鄉風

台灣近年也非常流行「青年回鄉」這個詞。對年輕一代而言,城市推力太大,普通的受薪階級無法負荷快速成長的物價,要在六都安身立業可能比以往都來得困難;而鄉鎮的拉力漸長,對健康慢活的需求,和家人團聚的渴望,都像一盞夜裡的暖燈把人指引回故鄉。

不過,正如同許多國際青年是為了另起爐灶才「打道回府」,在台灣,很多能力傑出、在城市也能獲得好工作的人們,卻依舊踏上入鄉之路。這群人把入鄉視為一件積極的事,比起流行於年輕人之間的小確幸,他們除了追求更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還心繫更廣大的人群。

這一批人的顯著增加,和近年國內、特別是年輕一代之間,對在地文化益趨重視的風氣相契合。這一點可以從快速萌芽的小雜誌看出,各種針對特定城鎮發行的小刊物,著重該區的人文特色和歷史脈絡,背後往往是新世代擔綱編輯手。

當然,政府為了平衡城鄉發展的差距,從中央到地方推出各種召喚青年返鄉的政策,是一股強大的支援。但走進鄉鎮,如何避免成為只是一時之間熱血迸發、實際上卻近似「長期觀光」的行動,其實得格外嚴謹。辦雜誌往往是第一步,也就是從調查入手。例如這次專題中採訪的苑裡掀海風團隊,籌辦針對苑裡在地事為主的《掀海風》刊物,主編鄭治明即提到,刊物像各種計劃的前置作業,讓團員透過採訪,先發現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另外兩個受訪團隊:金魚。厝邊和里山生態有限公司,因為研究型計畫而進入地方,也是類似的意義。長期的田野調查讓他們熟悉當地情況。金魚。厝邊創辦人彭仁鴻不諱言,因為經濟部研發型替代役回宜蘭的經歷,讓他了解公部門和地方城鄉規劃運作的方式,對之後申請補助,舉辦創意論壇、甚或引入Glocal 全球在地創業學院、還有連結各方人脈,都很有幫助。

就算不是透過學術管道進入地方,像有田有米工作室的吳佳玲,參加賴青松「宜蘭小田田」計畫實際操作一輪春耕秋收,也能因懷抱理念而長久安頓下來,默默從事友善農業的推行。

▲福壽螺在秧苗生長初期很有害,但水稻長大後,會反過來啃食雜草。一樣東西有利有弊,有時很難一言蔽之。就像青年入鄉能否真正助益在地,必須要嚴謹地反思。(攝影◎婠玥)

深入蹲點,發揮優勢創造改變

如何決定作文化還是作買賣,三星四季青花瓷創辦人李哲榮說,差異在動機。原初的動力來自讓地方共榮共好,才不會因追求利益偏離了方向。使地方變好不能一廂情願,得先知道居民要什麼。因此很多團隊都和里民有密切互動。像基隆青年陣線透過打掃老宅,掃去當地人的疑慮;鹿港囝仔從巡溪水、撿垃圾等環境清潔著手,慢慢建立在地人對他們的信心。然後舉辦藝術季、小旅行、講座等各種活動,活絡原本沉寂的鄉間生活,也讓外界看見這裡的特色。

▲三星四季青花瓷的門簾圖案是他們的招牌塗鴉。這種把生活景物帶入作品之中的方式,是作品牌也是作在地文化。(攝影◎張藝霖)

這一批入鄉青年和古早少年人留在故鄉工作還有一個重大差異:前者不僅是網路世代的子民,而且大多受過良好教育。這些優勢,讓他們能成為一個中介者,把原本空缺的環節補上。像復興苑裡藺編產業的廖怡雅,重點不是在自己跳下去幫忙編織,而是成為消費者和職人媽媽們的溝通橋樑,還製作教學手冊把編法傳下去。成功旅社農用書店的成員,用保價收購的方式吸引農民改行友善耕作,同時挑起行銷重責。立基台中的奏出福爾摩沙音樂協會,看見新世代樂手空有高超能力卻苦無舞台的窘境,不替自己爭取鎂光燈,反而走到後台募款籌備演奏會,替樂手創造更多曝光機會。此外,包括果物配、直接跟農夫買等線上平台的興起,亦是利用雲端之便,幫友善耕作的農友走完最後一哩行銷路,創造雙贏局面的好例子。年輕世代運用創意和自身的專業,把理念化為實際行動,在鄉鎮創造出改變的可能。

▲回家是一條漫長的路。有時候你到了,卻不一定能立刻找回故鄉的節奏。戴曉君學母語,用吉他自彈自唱,要把老的東西繼續傳下去。(攝影◎張藝霖)

不過故事要細水長流,還是必須建立穩定的收益方式。一如文化銀行發起人邵璦婷主張文化不只要紀錄,還要「提取」媒合發展成新品牌,才會有營收。目前很多青年團隊都仰賴政府「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等計畫的補助,每年必須重新爭取,或轉而向企業募款。能支付團員薪水已經不容易,要賺取更多利潤籌備更大規格的運動,還是有一定難度,而這也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但起碼現在已經有好的開始。就像歌手戴曉君說的,「真正的成功是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生活,知道自己是誰,這就是成功。」有形的經濟效益不能忽略,但無形的催化同樣重要。在年輕團隊們努力追求永續經營方法的同時,有些看不見的事情已經默默發酵。讓人們能重新省思,更重視與愛護腳下踩的地方,或許比什麼都來得珍貴。

▲老舊的成功旅社如今被年輕人活化為書店和農產銷售平台,繼續陪著地方走過歲月。(攝影◎王士豪)

▲這次其中一組受訪的藝文空間「老家」。是另一個活化老厝成為活動空間的例子。(攝影◎婠玥)

▲基隆古老的許梓桑古厝對望著遠方的大廈,像一場舊與新的對話。(攝影◎張藝霖)

國際青年入鄉案例


案例1 好想作手工藝!受年輕世代歡迎的義大利皮革工藝學院

義大利近年景氣非常低迷,但佛羅倫斯卻似乎不受大環境影響。在地的皮革工藝學院每年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工匠,讓地方的皮革事業蒸蒸日上。這座學校位在聖十字教堂中,施行師徒教育,學生必須經過多年學習,才有辦法出師,但畢業後可直接獲得錄用,替學校附設的工作坊製作商品,或校方也會積極協助就業。義大利原本就擁有傲人的手工藝歷史,這種需要慢工細活的勞動,吸引許多年輕人前來求經,一邊沉澱心思,一邊培養充滿尊嚴的技藝;近年亞洲的學生也大為增加。此外,該區地方政府為了留住人才,實施「喬瓦尼青年支援計畫」,協助青年進企業實習,提供各種創業優惠,也是吸引青年留在當地的重要關鍵。

案例2 就是不要星巴克!波特蘭自主營運的咖啡烘焙者聯盟

到底為什麼波特蘭在這幾年會迅速竄紅?答案是它秉持「stay local」的態度,成為優質生活的模範城市。雖然這裡不免還是會看到如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商店,但波特蘭的年輕人很愛家,為了要作出足以和大企業抗衡的超強店面,他們自力發起咖啡烘焙者聯盟,透過統一購買的方式,解決原先小店無法一次購入大量生豆的難題,然後各自烘焙出獨具特色的咖啡豆,必要時彼此也會相互支援,創造出只有中小企業才有的高彈性和橫向連結的優勢。另外,當地的向心力也表現在農夫市集上。即便有其它銷售通路,很多農民還是相當捧場地定期出席每週六的市集,甚至發展出市集專用貨幣,原因都是大家有志一同,想幫助地方經濟的發展…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La Vie 05月號/2017 第157期 精華版

本文摘錄自‎

用創意,讓地方重振新活力

La Vie

2017/5月 第1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