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發生不分季節 肺鏈疫苗打法很關鍵

蟬聯台灣第三大死因,教長輩遠離肺炎,飲食儀式很重要

口述●余忠仁 整理●洪婉恬
新冠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蔓延全球,但「肺炎」自二○一六年起已連續五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僅次惡性腫瘤和心臟疾病,且二○一九年肺炎死亡人數更是十大死因中增加比率最高的疾病。

胸腔科權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近期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的「COVID-19重症個案臨床處置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以下是本刊專訪他關於肺炎預防及疫苗接種的口述紀要:

肺炎最多來自細菌感染,不會有季節性問題,大部分和個人身體狀況比較有關,而且通常細菌性肺炎很少出現群聚感染,所以一般短時間大量出現的多屬於病毒性肺炎,像流感,還有新冠肺炎,散播速度快、對肺部的攻擊性也強。

肺炎的警訊有哪些?

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不一樣, 前者的病程發展比較按部就班;反之後者因病毒在宿主細胞才能生長、複製,且攻擊力道視其製造的抗原對宿主免疫系統引起的反應,一般而言發作速度比較快,尤其人體對新的病毒反應在半天到一天內就會發生變化,不過如果施打過像是流感疫苗並啟動治療,嚴重性會減輕很多。
以台灣而言,肺炎好發於五歲以下和六十五歲以上,還有像是接受免疫治療或慢性病、癌症患者等抵抗力較低、身體狀況較差的人。

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狀類似,通常比感冒更嚴重,除了咳嗽,還有發燒、胸悶、胸痛、氣喘等,大多數表現在肺部和呼吸道,要透過X光診斷。有些小孩子得到肺炎可能還會活蹦亂跳,但老年人會明顯精神變差,而某些長輩還會表現出失智、記憶力和注意力變差,甚至尿失禁等。

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排第三,主要是受人口老化影響, 另外醫療進步幫助控制疾病,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的人越來越多,而癌症化療和免疫藥物都會讓抵抗力變差;且東方人多牙周病,口腔衛生不佳的情況下再嗆到、咳嗽能力又差的話,細菌嗆入體內都會增加肺炎發生率,死亡機會也變高。


▲除了要防範新冠肺炎,老年人吃飯時也要小心嗆到導致肺炎。

一次搞懂肺炎鏈球菌疫苗

除了保持身體健康和良好口腔衛生習慣,疫苗也是預防肺炎的方法。研究顯示有些人被病毒感染後會產生次發性細菌感染,這當中三○%是肺炎鏈球菌引起,可藉由疫苗避免。

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種,二十三價多醣體疫苗只適用於成人,現在有十三價結合型疫苗給幼兒接種三劑(出生滿兩個月、四個月、十二至十五個月)。二十三價多醣體疫苗適用族群為六十五歲以上和慢性病、癌症患者等,每五至十年要補打一次。

雖然肺炎鏈球菌疫苗無法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但可降低被病毒及細菌雙重感染後併發重症的機率,所以這段時間很多人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相信這樣施打一段時間後台灣細菌性肺炎患者應該會少很多。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新冠疫苗沒有衝突,但還不清楚可能的副作用,所以建議兩者施打時間要有間隔。

疫苗的用意是短時間內在人體產生持久免疫力,所以會增加佐劑增強效用,有些人體可能對其產生反應,帶來副作用。不過現在疫情流行期間感染風險還是滿高的,解封後可能避不了小波的病毒流行,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去打新冠疫苗,打完後多喝水就好。

因為新冠疫苗都還很新,目前疫苗接種前的身體評估相對簡單、施打後的相關資訊也沒有那麼完整,台灣未來應該可以結合健保資料庫,了解哪些人可能會有致命的副作用,以後疫苗更多的時候可以讓大家有機會去選擇和評估。

長輩平時如何預防肺炎?

因為口腔肌肉隨著年紀變大會弱化,咳嗽力量也是隨著肺部機能變差,我會建議長輩進食不要講話、速度放慢,下巴內收,避免嗆到。有時候會請復健科協助做吞嚥攝影了解問題,而語言治療師也可以矯正口腔和吞嚥動作,尤其是中風過後或肌肉萎縮的年長病人。

肺部活動的問題在於呼吸能力變差,除了均衡飲食,運動內容也很關鍵。像是學習如何呼吸並有效咳嗽,也就是用腹腔,而不是用喉嚨去咳嗽。另外,四肢訓練也很重要,肌肉要強壯然後鬆開筋骨,這樣身體穩定性和反應性會比較好,萬一嗆到才能更有效的咳出來,當然建議是趁年輕就要維持和鍛鍊。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57期

本文摘錄自‎

肺炎發生不分季節 肺鏈疫苗打法很關鍵

商業周刊

2021/第17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