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緊張 表現更好

容易緊張,是正常的;懂得緊張,其實是一種優勢。「容易緊張的人」也是「容易成功的人」。只要學會掌握,恰到好處的緊張,讓你表現得更傑出。

圖片:123RF 設計:田慧盈 編輯:顏翊晴
我經常到高中和大學的校園主持活動,常有表演者在上台之前,在幕後告訴我說:「我好緊張!」一般的輔導老師,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安撫同學的情緒,要他「不要緊張!」「你別緊張!」

但我的方法有點不同。我都會告訴同學,請你在心中默念:「我好緊張!」「會緊張,是好事!」我的用意,是要引導即將要上台的表演者,接受並且覺察自己緊張的狀況,以及緊張的程度,接下來才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來處理自己緊張的情緒。

即便我所參加過的大型表演或演講,已經超過三千場次,其實每次我上台之前,也是會緊張。只不過累積的經驗多了以後,我比較知道如何去處理緊張,甚至把緊張的阻力,化成動力。

最近看完商周出版的《適度緊張,能力倍出》這本書,發現:原來全世界有八二%的人都是屬於容易緊張型的,而且「容易緊張」,居然是一種具有優勢的潛力與能量。

「容易緊張的人」也是「容易成功的人」。跟「完全不緊張」比較起來,「適度緊張」反而更能讓自己表現得更好。如果你能夠意識到這點,必定可以掌控緊張,進而提升自己的表現。
以下為你摘要整理,書中三個我認為很重要的重點。如果你經常被緊張困擾,無論是面試、開會、上台演講、參加考試、和主管說話,都讓你感到緊張,我相信這次分享給你的內容,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一、澄清你對緊張的誤解

早在一九○八年,葉克斯博士及杜德遜博士的心理學實驗,就得到證明:比起完全不緊張,適度緊張反而可以幫助我們發揮潛能,表現更好。

有個實驗是利用老鼠區分黑色箭頭及白色箭頭。如果老鼠區分錯誤,便會釋放出電流,來督促老鼠學習。這個實驗結果顯示:電流強度越強,正確率也會跟著提高;可是一旦電流超過適當強度之後,正確率也會跟著下降。

這個被稱為「葉杜二氏法則」的原理,指出: 懲罰、壓力或緊張,這類看起來好像是會讓一般人感覺不舒服的因素,但其實在適度施加的情況下, 卻是有助於提升表現。可是,如果是過於強烈、或是過於微弱的情況,表現的成果反而會減弱。

唯有在「過度緊張」的狀態下,緊張才會是我們的敵人。如果是「適度緊張」的狀態,緊張將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至於如何適度控制緊張呢?來看看我要分享給你的下一個重點:

二、讓副交感神經來主導

處在「適度緊張」的狀態下,可以讓表現做最大程度的發揮。如果可以理解這點,在心情上會變得輕鬆許多。

從科學角度來分析,「交感神經主導」是造成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當「交感神經主導」時,只要讓扮演煞車角色的副交感神經,可以反過來處於主導的位置就可以了。

所謂的交感神經,又稱為「日間神經」,是指在白天活躍的神經。副交感神經則被稱為「夜間神經」,是指在晚上休息或睡覺時發揮主導的神經。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合稱為「自律神經」。自律神經掌控著人體各部位臟器的運作。

當交感神經處於主導時,除了「緊張」變得強烈之外, 也會提高全身的活動性。當副交感神經處於主導時,則是處於「放鬆」的狀態。這時,全身都是處於「休息」的模式。

了解這個運作原理之後,接著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副交感神經主導的實際做法!

三、要練習正確的深呼吸

從交感神經切換到副交感神經,讓副交感神經處於主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深呼吸」。雖然心跳和體溫,無法靠意志控制,但唯有「呼吸」是可以靠意志去控制的。當副交感神經處於主導時,呼吸會變得平緩。因此,如果想讓副交感神經處於主導,只要放慢呼吸就可以了。

建議你好好練習,因為只要進行一分鐘三次的深呼吸,就能從過度緊張調整到適度緊張。

一、用五秒從鼻子吸氣;

二、用十秒將氣從嘴巴吐出;

三、再用五秒將肺部裡的殘留空氣全部吐出。

以上共計二十秒,一分鐘做三次喔。

這是最正確的深呼吸方法,用比較短的時間吸氣,用比較長的時間呼氣,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二倍以上,而且要將氣全部吐出,才能瞬間切換為副交感神經來主導。

這是有關於呼吸的重要法則,也就是「副交感神經,會在吐氣時變得活躍;交感神經,會在吸氣時變得活躍」。

如果將呼吸過度集中在「吸氣」上,會讓交感神經變得活躍,進而處於主導。因此,進行深呼吸時,比起「吸氣」這件事,確實做到將肺部的空氣吐出,會更重要!你要讓空氣很自然地流進肺部, 並不是有意識地「吸氣」,而是把氣全部吐盡之後,空氣就會自然地進肺部。這樣確實做好呼氣, 才能讓副交感神經處於主導狀態,有效掌控緊張, 讓你的表現更好。

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商周出版的《適度緊張,能力倍出》這本書,我特別為你所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對於如何控制緊張,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或是你還有其他哪些祕訣,都歡迎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

閱讀完整內容
時報周刊No.2233

本文摘錄自‎

適度緊張 表現更好

時報周刊

2020/第2233期